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围绕西方自然法思想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自然法本质、发展历程的介绍,运用逻辑论证的方法提出西方自然法思想的主要贡献,即以正义、自由为特征的法律价值以及三权分立学说的形成;旨在说明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法律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霍布斯的法律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霍布斯是古典自然法哲学派的代表。他从人性出发,以一个虚构的自然状态为起点,提出了自然法、自然权利的基本原理,系统地论述了以和平为目的自然法学说。进而,以社会契约为桥梁,证实了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必然,建立了他以国家主义为特 征的实在法理论。  相似文献   

3.
鉴于传统自然法学派与历史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之间的矛盾,新自然法理论家对古典自然法进行了适当的修正,企图搭建起不同法学学派与自然法学派之问的对话平台。新自然法学派的基本思想是:法律和道德是不可分的,正义或自然法是权威和法律的基础,法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道德价值,自然法或实践理性具有客观性。新自然法思想具有继承性、创新性、调和性、渗透性和现实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的西方法治不仅建立在西方悠久的自然法思想传统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古罗马人所创立的法学或法律科学的传统的基础之上。中国大陆学者往往只认识到前者而很少论述后者。但是,法治不仅仅意味法律是良法,而重要的是良法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实施。如果说自然法理论为良法确立了价值标准,那么建立在古罗马法学基础上的法学方法论是保障良法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实施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从法律的发展史上看,由直接运用抽象的原则向运用具体的规则是一个漫长而转折的过程,也是法治与法官判决进步的巨大飞跃。可见,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不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存在着诸多的区别,笔者在本文中就两者的区别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然法是西方政治文化中的核心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形态。托马斯·阿奎那对中世纪的自然法概念进行了梳理,结束了这一概念在使用过程中的混乱,并赋予了这一概念以典型的中世纪特色。在阐述其自然法思想的过程中,他强调了理性的作用,指出了自然法的可变性,并最终把私有制纳入了自然法的内涵。这对缓和教会与国家的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权利观念的成长和理性主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利坦的美学认为,美是匮乏不足中的闪现,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性直觉,直觉与灵魂相关,灵魂与上帝相关.从神学的观点看.西方艺术史和世界艺术史都会显出另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时下对于法律发现的理解基本上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律的适用过程。应该说,法律发现更早是从“立法”视角被阐述的,即法的产生角度。回溯历史法学到概念法学的流变,可以透视法律发现立场变迁的全过程,实现对法律发现理论的“全景式”理解。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时代,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已经令法学研究者目不暇接。对传统法学的超越需要依仗于新方法、新思路,方法的变革给包括法学在内的各门社会科学带来了新的理论成长点。法学研究方法的更新既是法律认识的结果,又是构建新法学理论的重要条件。不同的法律理论往往与其采用的不同方法密切相关,一种法律理论对另一种法律理论的批评也往往是以法学研究方法的评判为先导的。可见,方法是链接法律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法学方法论已经成为法学研究尤其是理论法学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法律诊所是上世纪兴起于美国的新的法学教育模式,在美国获得成功后被广泛地引入到世界其他国家。2000年我国一些大学也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教育方法,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于地处西部的大学法学专业而言,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要获得足够的重视和发展还有很多困难和不足。  相似文献   

11.
自由是<政府论>两篇的核心和主题.洛克认为,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但这种天赋的自由并不是放任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下它受到理性的指导,在政治社会中则受到法律的约束.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主体,但在政治社会中,自由的主体则是同意订立社会契约的大多数人.虽然生命、自由和财产都是洛克强调的自然权利,但自由显然具有最根本的价值,是其本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的唯物主义集大成者,然而,在社会历史观上,他没能跳出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传统,其社会历史现仍然是唯心的,并且显得混乱和充满矛盾。直观主义方法论和人本主义方法论是其哲学理论的两个根本方法,它们在费尔巴哈哲学体系中性质归属为形而上学,其导向是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见死不救的事件屡发,由此引发应否对见死不救进行立法惩罚的讨论。在现实困境上,见死不救惩罚法面临着立法上的共同价值观和守法上的实效性等缺失。从法社会学角度分析,法律信仰、法律情感的匾乏和强制性法律对社会原生秩序的破坏,都是该类事件的诱因。对此,应在立法之外寻找对策,以社会自身的控制力为主导,结合司法系统的自我纠错,才能使歪曲的社会道德观重回正轨。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诗人,其诗歌作品在世界文坛具有广泛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十年间我国学界在哈代诗歌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足。本文对此进行系统的梳理,以便为未来的哈代诗歌研究提供更为明晰的思路和有益的鉴借。  相似文献   

15.
针对信息问题,各个学科在各自层面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信息研究中法学的声音是微弱的,这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人们大量多样的信息行为显然不适应,也使大量信息方面的立法缺乏合理性论证和统一认识,难以实现立法的科学性和稳定性。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现象,法律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就是认定信息的法律意义,即论证将信息问题纳入法律视野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虽然在近百年的西方法学中,逻辑的功能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必须看到,法律与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看,逻辑规则在解释法律、论证法律的时候有固定法律意义的功能。所以,法律学人必须认真地对待逻辑尤其是形式逻辑。这对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令章 《科技资讯》2007,(20):157-157
法学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与观念更是一种培养目标与模式。法学素质教育基本内容的界定应以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作为基点,体现法学教育专业学术性以及法律职业实践性的特点,从价值标准层次、法律职业伦理层次和核心职业技能层次展开。  相似文献   

18.
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法律解释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论述了拉伦兹所认为的法律解释的目标以及其应发挥的实际作用,分析了法律解释在法律运行中产生的实际效果,强调把握法律解释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司法者在实践中也要合理的进行法律解释,防止滥用法律解释而产生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群众路线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体现。本文通过作者几年的人民陪审员实践,论述了设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好处,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以及组织学生旁听开庭审判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具体体会。  相似文献   

20.
每种道德理论都有其运用范围,大者遍及宇宙,小者仅涉及行动者自身。然而一种合理的道德理论的运用范围,一方面要具有理论的内部一致性;另一方面不能是反事实的。斯坎伦式道德契约主义立足于道德义务,通过委托关系,对道德契约主义的"反事实指控"做出了较为有力的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