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心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3):123-130,F0003
一、水浒传故事的来源《水浒传》的故事,并非全出虚构,在正史、野史以及宋人诗文集中,都有述及宋江等三十六人的事迹。《宋史》卷二十二《徽宗本纪》云: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又卷三百五十一《侯蒙传》云: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清豁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又卷三百五十三《张叔夜传》云:……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樱其锋,声言将至。叔衷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馀,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光斗志。伏兵幕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南宋人所撰野史中述及宋江等事迹的,如王偶《东都事略》卷十一《徽宗本纪》云:  相似文献   

2.
形声字声中有義略证(附论中国语源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清儒王怀祖郝兰 诸人盛倡声近则義近之说,於是近世黄承吉刘师培後先发挥形声字义实寓於声,其说亦既圆满不漏矣。盖文字根於言语,言语托於声音。言语在文字之先,文字第是语音之徽号。以中国文字言之,形声字居全字数十分之九;谓形声字羲但寓於形而不在声,是直谓中国文字离语言而独立也。其理论之不可通,固灼灼明矣。顾理论虽卓,而事实不足以明之,则无徵不信,谓始学何。然有难言者。 吾国文字之书,莫精於许氏之说文解字。许书说解中虽亦时时可窥见语言之根柢,然往往泛为训释,令人不知形声字声类意义之所存。举例言之:十篇下心部慈字第训爱,不…  相似文献   

3.
(一)释疫(十)释 (二)释已(十一)释 (三)释甲(十二)释用 (四)释晶(十三)释 (五)释匕(十四)释 尻 (六)释七(十五)释 肫 (七)释 (十六)释 (八)释桎 桔(十七)释 (九)释 (十八)释睹 释疫 说文七瑞下疒部云:疫,民皆疾也。从疒,役省声。释名释疾病云: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徐锴系传亦云:鬼神在共闲,若皆应役然也。按刘徐之说不经,不足辨矣。今谓:役之为言易也。古音役易同在锡部.易者.延也。诗大雅皇矣篇曰:施于孙子。郑笺云:施犹易也,延也。尔雅释诂曰:弛,易也。郭注云:相延易。书盘庚中篇曰:暂遇奸宄,我乃 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  相似文献   

4.
长沙方言考     
余往尝考长沙方言百馀事,已入余所著积微居 文录矣。後来绩有所得,藏之筐中,未及整理也。比 者老友曹君孟其见分文录,遥书商较,且有补述。余 触旧与,遂取曩记,略加排比。毒痰挨击二义,余所记 适同曹说,刊已存人,庶无攘善。曹君胜义,附见於篇。 凡所考核,通语颇多,不必局於长沙云。二十四年 十一月十五日记於北平清华园 乡先辈周自 先生思益堂日札卷八云。杨子方言:吴俗谓赤子曰 。 音牙, 音鸦。集韵类篇并同。今楚俗尚如此称。管子海王篇: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注:吾子谓小男小女也。此吾子正音作牙。汉书地理志:金城允吾县。注 勉曰:音铅…  相似文献   

5.
《传》云,“二子,伋,寿也。宣公为伋取(娶)于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及朔。朔与其母愬(诉)伋于公。公令伋之齐,使贼失待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贼又杀之。国人伤其涉危遂往,如乘舟而无所薄,泛泛然迅疾而不碍也。”《序》  相似文献   

6.
[乾屎橛 ] 即厕筹 ,拭粪的山竹木片。佛家比喻至秽至贱之物。《景德传灯录·义玄禅师》 :“时有僧问 :‘如何是无位真人 ?’僧便打 ,云 :‘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 !’”《朱子语类》卷七 :“今之禅家多是‘麻三斤’‘乾屎橛’之说 ,谓不落窠臼 ,不堕理路。”以上是《汉语大词典》(第一卷 )对“乾屎橛”一词的诠释。乾 ,已简化为“干”。“干屎橛”一词 ,并非只见于《景德传灯录》 ,其他佛教著作 ,亦有用者。下即两例 :临济曰 :“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未证据者看看。有僧出问。济曰 :“是干屎橛。”又问惟一如何是道中人 ?曰 :“干屎橛。…  相似文献   

7.
设为不宦     
“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徒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矣。’田子辞。” (《战国策·齐策》)[译文]齐国有个人见到处士田骈,说:“久闻先生的高谓品德,主张不做官,而愿为人们服务”。田骈问道:“你这是从那里听来的?”这个人回答说:“我是从邻居的女儿那里听说的”。田骈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人回答说:“我邻居家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一 在儒家所主之礼乐说中,礼乐二者,合为一体;不偏不倚,相反相成。论语学而云: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邢疏云: “此章言礼乐为用相须乃美。……和谓乐也”。‘礼之用,和为贵’者,谓礼必资乎乐;‘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者;谓乐必资乎礼也。礼记仲尼燕居云: “达於礼而不达於乐,谓之素;达於乐而不远於礼,谓之偏”。素乃重礼之过,‘偏’乃重乐之过;是皆不远礼乐为用相须,不可偏废之情耳。漠书礼乐志云: “六经之道同龄,而礼乐之用为急。………二者并行,合…  相似文献   

9.
文献类 (一)温州经籍志三十三卷,外编二卷,辨误一卷民国十年浙江省图书馆刊本、子延钊有《续志稿》未刊。《叙例》云:“温州自唐以来,魁儒玮学纂述斐然,而图经所载,仅具书名,不详崖略,疏漏踳谬,研讨靡资。今特为补辑。以成斯编,确存辜较;兼于阙遗,匪敢谓梓桑文籍,尽备于斯,然唐宋以后,嘉道以前耳目所及者,亦略具矣。“此书之作,意存赅备,故辄选轨鄱阳,近宗秀水,庶广甄录,用备考稽。“故此编分类,一遵四部。至于子目分合,古录多殊。惟乾隆《四库总目》辨析最精,配隶尤当。今之编纂,实奉为圭臬焉。  相似文献   

10.
《隋书·高颍传》云:“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际,乃云于颍处得之”,“高颍竟坐免,以公就第”,不久,高颍部属告发高颍,隋文帝曰:“去年杀虞庆则,今兹斩王世积,如更诛颍,天下其谓我何?”于是高颍被除名为民。据此,高颍坐免应与王世积被诛相隔不久,《隋书·高祖纪下》载高颍坐免在开皇十九年八月,而虞庆则却在十七年十二月壬子(初十)被杀,那么王世积究竟诛于  相似文献   

11.
同门友霍松林教授,老犹好学,有袁伯业之风。凡所造述,胥著令闻于文苑,世人既得而读之矣。近岁复病清编《全唐文》之未尽善,遂与友生考校增补,为新书曰《全唐五代文》,都若干卷,而以序命余。余不敢辞,谨援笔题其端曰:《全唐文》成于清嘉庆间,迄今将二百载。虽其书发凡谓于应收之作,甄录无遗,然又斥传奇之猥琐而屏之弗录,固已自乱其例。至以限于时日闻见而失收者,亦往往而  相似文献   

12.
地震知多少     
静君 《青年科学》2008,(Z2):50-50
古人说:地上与地下的交换形成地震《史记》卷四有一段关于地震的议论:"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突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这个说法和亚里士多德地震  相似文献   

13.
《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赞》引贾谊《过秦》云:“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军,仰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遁巡而不敢进”.颜师古注:“遁巡,谓疑惧而却退也.遁音千旬反.流俗书本巡字误作逃,读者因之而为遁巡之义.潘岳《西征赋》云:‘逃遁以奔窜’,斯亦误矣”.其中“遁巡”二字,不论其正文还是释义,早在晋代就多有不同.但自《集韵》把“遁巡”列为“逡巡”的一种词形后,人们遂以此解为常.①黄季刚先生笺识,黄焯先生编次的《尔雅音训》即谓“逡巡”“字又作逡遁、遵遁、巡遁、这循、蹲循、遁巡”.②符定一《联绵字典》亦把“遁巡”列为“逡巡”的词形之一.③《辞源》于“遁巡”条下释曰:“迟疑徘徊、欲行又止”与“逡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对元代戏曲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以“自然”来概括。他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王氏评元代杂剧、南戏之自然特色,是避开剧本的思想内容而专指其曲词、宾白而言的。元代戏曲的“自然”何诠?王氏“亦一言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宋元戏曲考》)王氏举例以证:“添酒力,晚风凉,助杀气,秋云暮,尚兀自脚趔趄,醉眼模糊。他化的我一方之地都食素,单则俺杀生的无缘度。”(马致远《任凤子》第二折《正宫端正好》)他评之为:“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  相似文献   

15.
让清乾嘉以还,言汉学者众。大率诵说师法,纷纭今古,循其末流,昧其本真;诵览所及,颇有然疑,最括鄙旨,条以三事:一曰:“汉学经师多出荀子,而汉学垂绝之微言,有不与荀子同者”。 二曰:“师法之云,出于末师,匪其本然”。三曰:“今古学之分,起于东汉,先汉有今古文而无今古学”。辨章学术,古不可诬;三者若明,斯足以显汉儒之真,而稍解学者之惑矣!试更端而竟吾说: 一曰:“汉学经师多出荀子,而汉学垂绝之微言,有不与荀子同者”,昔汪中作荀卿子通论,历举诸家经师以为出荀卿子之慨国也。独左旦查亘及至发,台数座铁襞压径量重革木虫鱼疏不引,而引陆德朋…  相似文献   

16.
在古汉语中,常有这样一种前置宾语的句式:(1)“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腾文公上》)(2)“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3)“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左传·隐公三年》)(4)“寡君其及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相似文献   

17.
《庄子·养生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刀刃”句,传统的解释是“刀刃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谢质彬先生《“新发於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认为这个解释不妥,理由是“‘发’字并无‘磨好’之训,也不能解为‘拿起来’或‘磨出来’。”谢文引用有关材料论证“硎”当  相似文献   

18.
余于本卷第二期形声字声中有义略证一文中 痛论语源研究之重要矣。近日读书有得,先后草文 十二首,关于名物者六篇,训诂者六篇,皆讨论语源者 也。 一释施 说文七篇上 部云:施,龟蛇四游以象营室,攸攸而长也。从 ,兆磬。引周礼曰:县鄙建施。按许君释旌旗之名率据周礼,施下龟蛇四游语本考工记,殆非制字之本义也。攸攸而长,以攸释施,明其语柢,亦嫌附合。愚按:旗下云:士卒以为期。旌下云:所以精进士卒也。旃下云:所以旃表士众。 下云:所以进士众。与与,众也。然则旌旗之用在于进士,许君固明知之。由此推之,施之言召,盖谓所以召士众也。昭二十年…  相似文献   

19.
唐初田制为均田,税制为租庸调,租庸调基于均田制而二者皆袭自北朝,此向来学者之所习知。中唐以降,田制大坏,兼并盛行,租庸调一变而为两税。两税之前身,乃出于先是已有之户税地税与青苗钱,此晚近学者之所昌言。然窃意研讨唐后半期之税制,不宜专重两税本身。盖兹法虽云两税之外不取一钱,实只为人丁田亩赋税之简单化。唐之财政,殊非专此所能维持,是以杂征众敛,旋即繁兴。并合观之,仍是复杂税制。今所欲说明者,此复杂税制,与南朝税制颇多相似之点。归纳言之,大端凡二:一曰多以资产定税,二曰多取诸农业以外之工商诸业。 南朝税制,史无专篇。近人…  相似文献   

20.
反切之起源,上不出於丰镐之间,下不迟於当涂之世。前人谓魏孙叔然始作反音者,非也。余於数年前,作反切不始於孙叔海辨一文,论之审矣,(载清华研究院实学月刊第六期)然於所以名为反名为切者,则从无人加意及此。今故详辑此种资料,而曲为检讨。使反切得名之来,源,借以大白於世。或亦小学元士之所闻而■■者欤。 [反][切]二字之使用,不知始自何时何人。然六朝以来相承以[反][切]并用。周■著四声切韵见南史■本传陆法言著切韵五卷,皆即反语为言。明切之使用,非自唐开元始。唐玄度顾炎武王念孙诸说殆皆失之。 度室产并鏖主尽屋曰:声韵该依开元文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