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同法》中关于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的价值;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构成要件以及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效力的确定,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建设中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今后建筑业的发展、合同当事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合同法>中关于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的价值;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构成要件以及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效力的确定,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建设中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对今后建筑业的发展、合同当事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具有法定性,不以当事人之间事先存在特别约定为必要。在同一建设工程上存在建设工程承包人的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与其他债权人的抵押权竞合时,根据法定优于约定,即有法定从法定,无法定按约定的一般原则,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效力优于抵押权,也就是说,建设工程承包人的工程款受偿顺序位于抵押权人之前。  相似文献   

4.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法律赋予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现有的法律对该权利的具体规定很少,导致很多争论,对该权利的行使产生不利影响。该文通过分析和探讨相关学说和法律规定,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法律性质、受偿范围,与相关权利的竞合问题,以及存在实际施工人时权利行使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现有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法律赋予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现有的法律对该权利的具体规定很少,导致很多争论,对该权利的行使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可通过分析和探讨相关学说和法律规定,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法律性质、行使,与工程垫资的关系,与抵押权、消费者权利的竟合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开发商拖欠建设工程价款问题,我国合同法确立了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但是,该制度规定的过于简单笼统,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民事执行案件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实体上主要体现在与其他权利相冲突时的受偿顺位问题、权利标的范畴不清引起的执行分配问题以及"垫资款"能否纳入优先受偿范围问题。上述问题影响了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效用的发挥,同时也损害了司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理清上述问题有助于从理论上还原该权利的应然内容,在实践中实现该权利对承包人合法权益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7.
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长期处于买方市场,建设工程款拖欠现象层出不穷,承包人处于劣势地位。本文提出了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几点思考,旨在为承包人充分行使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提供一些启示.以期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推动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际施工人属于建筑行业中的多数群体,对其权利的保护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需加强。构建实际施工人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制度应合理划定实际施工人优先受偿权的范围,有效保障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理论界对优先权性质的理解存在差异,实践中对如何执行也存在认识的偏差,文章在确定优先权的实现条件、范围、权利主体、行使期限,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受理和执行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施工的合同管理中,变更与索赔之关系、合同价格的清晰界定及如何优先受偿权等问题,对工程结算均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这些问题的关系并对如何避免结算纠纷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看来,将优先权等同于优先受偿权是不合理的,其内涵必须得到体系化的扩张。建构优先权体系有利于完善优先权制度,发挥习惯法的积极作用,修正传统的平等原则。优先权体系的建构应发挥理论研究的基础作用,同时将民法总则和分则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纷繁复杂。特别是经济交往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处理往往直接关系经济活动的成败。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所持有的债权顺利实现,往往要求债务一方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担保的主要方式包括抵押、保证、留置、质押和定金等等。在借贷合同中,采取抵押担保方式的最为普遍。在经济活动的实践中,尽管借贷双方签订了借贷合同,也相应签订了担保合同,但借贷合同期满后,如债务人无法还贷,抵押权人却无法通过变卖抵押人抵押的财产清偿债权。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债权债务双方在签订抵押合同时未按法律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B 厂为什么不能通过行使受偿权实现债权?某企业在谈成一笔原料生意后,由于本企业资金不足,遂向 B 厂借款100万元。借期二年,商定,如借方到期不能偿还,B 厂将以其两台机器设备作为抵押,双方就此签订了抵押合同。两年期满后,借方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100万元债务。B 厂遂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借方用已抵押给 B 厂的两台设备清偿借款本息,要求行使优先受偿权。经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 B 厂要求行使优先受偿权没有法律依据,驳回了 B 厂上诉请求。B 厂原以为债权在握,又为保险起见签订了抵押合同,可以理直气壮地通过行使受偿权实现债权,但事情并未像他们主观想象的那样发展,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合同法第286条的争论颇多,为更好实现法律制度的目的。从法律体系的完整性、稳定出发,将其认定为优先权更为合适。由于优先权的秘密性,法律对其行使应作适当的限制;在工程承包人对于不动产的特别优先权同一般优先权发生竞合时,一般优先权优先受偿;在工程承包人的特别优先权与一般抵押权产生竞合时,工程承包人的优先权优先受偿。  相似文献   

14.
以房产作为抵押物的抵押合同在经济交往中极为常见,这里以此为例对抵押登记的内容和程序作一具体介绍。所谓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用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履行担保的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而要在出现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获得这一“优先受偿”的权利,抵押权人除要确认抵押人对抵押物必须享有处分权,即使用权和经营权以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民福祉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以武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CVM方法建立居民对城市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受偿意愿模型,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有序Ordinal模型及实际调查数据,分析居民对武昌区城市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的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并测算其休闲娱乐服务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65.06%的受访居民有受偿意愿,平均受偿金额为554.01元·人-1·a-1.2)受访者的学历对受偿意愿(P<0.1)有显著正影响,居住地对受偿金额(P<0.1)有显著负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损失对受访者的影响程度对受偿金额(P<0.01)有显著正影响,表明受偿行为不仅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与受访者的受教育水平、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程度等非经济因素密切相关.3)2019年武昌区城市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的经济价值为39.82亿元,是武昌区当年地区产总值的2.6%,表明城市生态系统非使用价值有巨大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16.
马俊 《科技咨询导报》2010,(32):200-201
随着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对象的逐渐增多,贷款风险也进一步加大。一旦贷款职工到期不能偿还债务,就可能涉及到抵押贷款住房的变现问题。本文主要从住房公积金借款人的资格审查、抵押贷款文书资料的审查方面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分析了住房的变现能力和变现的优先受偿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以福州市第二饮用水源——敖江为例,采用同一样本的支付卡式和分离样本的双边二分式两种模式分析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意愿,并从维持现状偏差分析视角出发分析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不对称机制.结果显示:从人口学特征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影响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不对称的主要因素是职业和自发捐款经历;从维持现状偏差分析结果来看,随着受访者对敖江的损失权衡程度增大以及后悔情感程度增大,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的比值也逐渐增大,是影响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不对称性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权抵押成为最受欢迎的抵押货款担保方式已是大势所趋.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合法的土地使用权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源地建设保护对于维系城市水资源可持续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水源地建设保护同时又对当地居民施加了一系列负面外部影响,削弱了城市水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以首都水源地为例。利用条件价值评价法(CVM)衡量水源地建设保护对水库周边农户的负的外部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水源地调查者受偿意愿的因素,据此得到受偿意愿函数的各项参数,进而计算水源地居民受偿意愿数量,经计算当前该值约为94050128.16元。以此作为对水源地建设保护过程中外部成本的度量。  相似文献   

20.
新破产法否定了以往我国破产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将破产国有企业劳动债权优先于担保债权清偿的政策性做法,而规定劳动债权作为一般债权受偿。此一规定的改变,理顺了一般劳动债权与担保债权的关系,符合一般法治理念,但也给政府的破产企业职工劳动者权益保护政策带来挑战。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保护企业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