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宪法解释程序中的宪法专家参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宪法解释工作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展.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来决定的.在这些原因当中.没有重视和健全的宪法专家参与宪法解释的制度应当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就对此问题作了探讨.提出要健全我国的宪法专家参与制度.要求宪法解释机关每次在进行宪法解释之前.都必须先设立一个临时委员会…宪法专家委员会先对需要进行解释的宪法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同时要求建立在宪法解释机关作出宪法解释之后.还要向公众提交一份做出最终决定的报告和宪法专家作出的报告,一并向公众公示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障宪法各项规定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对宪法进行解释是完全必要的。本文基于宪法解释者的角度,阐述了释宪者在宪法解释中应当遵守的情理性原则、情势变迁原则、系统性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等宪法解释的基本原则。在解释宪法的实践中,这四个原则只有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相互结合,释宪者宪法解释的结果才会符合社会的现实情况,才会得到人们的信仰和遵守。  相似文献   

3.
宪法解释对宪法的良性运转和国家的法治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如宪法解释程序欠缺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必须进一步明确宪法解释的具体程序、明确宪法解释的范围、研究制定我国的《宪法解释程序法》。  相似文献   

4.
未列举权利的证成是一个司法实践的过程,也是一场制度正当性的博弈。格里斯沃尔德诉康涅狄格州案中法官通过援引第九修正案和第十四修正案,发展伴影理论和实质性正当程序理论,运用类推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并诉诸历史和传统、自然权利学说和人权保障基础原理,确证了婚姻领域的隐私权——一项宪法未列举的权利。宪法未列举基本权利之中纠结着解释主义与非解释主义的分野,蕴含着解读宪法乃至司法的不同理念。究其根本,未列举宪法权利证成过程中包含的两难选择是司法审查与民主原则紧张关系的呈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宪法中把宪法解释权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笔直认为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既作为立法机关又作为对自己立法进行解释的宪法解释机关,是有悖于"任何人不能充当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一法理的。宪法应当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法律性。因此,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笔者认为重构我国宪法解释主体可以从二方面着手,一是改进立法机关的解释;二是完善人民法院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6.
刑法学的本体应是解释论,对刑法规范的具体适用有赖于对刑法规范进行恰当、合理的解释并使其符合宪法的原则和精神。随着近年来学界逐渐兴起对合宪性解释的关注以及对宪法司法化运动的期待,宪法学者与其他部门法学者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这一期待成为可能。不同于德国宪法法院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我国刑法规范的合宪性解释应充分发挥宪法对刑法解释的限制和检验功能,使刑法规范在个案的定罪量刑上具有可操作性。让刑法规范在字面涵义可能的范围内做出与宪法规范保护目的一致的解释,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以合宪性为解释标准,使刑法规范在具体适用时能够充分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在违宪审查中能否对文本做出突破立宪者原意的解释是至今仍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以两个同样都涉及隐私权、关乎自由和权利保障、影响巨大的案子为文本,以质疑的态度分析了宪法解释机制里的前提因素,最后探讨法官在扮演宪法的解释者、人民权利的保护者时必须回应的深层次因素,即联邦最高法院在探寻新的宪法立场时对深层潜流的社会改革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美国进步主义学派史学泰斗查尔斯·比尔德的《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一书于1913年出版后,在 美国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所提出的“阶级冲突论”的宪法解释在美国盛极一时,甚至教科书中也以 他的观点为依据。但是,二战后,比尔德的观点受到了挑战,“新保守派”、“新思想史学派、“新进步主义 学派”对比尔德的宪法解释,或提出质疑,或加以修正和发展,不过,他们都认为比尔德并没有给宪法提 供一个令人十分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即将公布,全国人民将展开热烈的讨论。这无疑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个极其重大的事件。为了帮助读者学习和讨论宪草起见,兹将人民出版社已经出版的几本较好的有关宪法的读物,分别介绍如下:「宪法的概念与本质」——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法教研室苏联专家科托夫的报告。全书篇幅不多,但却简洁有力地阐明了宪法的概念,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宪法的阶级本质、内容和形式等理论问题,说明了苏联宪法(即斯大林宪法)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其优越性,并对资产阶级宪法及其宪法「理论」的反动本质,作了深刻的批判。本书提供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宪法学说的基本认识,是一本关于宪法的基本读物。  相似文献   

10.
李云 《科技信息》2007,(1):209-209,187
“良性违宪”问题已经过多次探讨,其关键环节在于立法阶段。惟有完善的宪法,及相应的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和违宪审查制度,对权力机关的权力进行有效的规制,才能真正避免“良性违完”的出现。本文试图结合近日来产生的对于物权法草案的争议,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宪法中的未列举基本权利的非真正未列举基本权利、半真正未列举基本权利、真正未列举基本权利,认为前者可通过现有宪法条文的解释而予以保护,而后两者之保护必须动用概括性基本权利条款。该种条款许多国家宪法均有所规定。未列举基本权利的认定与推导需要有一定的标准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长期的法制建设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立法解释与具体应用解释并存的法律解释体制,但因其区分标准的模糊等原因导致具体应用解释长期变相"承担"了立法解释功能,从根本上违反了我国《宪法》与《立法法》所确立的法律解释权限,应从本质属性、适用范围、解释方法与解释的规则等方面确立立法解释与具体应用解释的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的"禁穆令"在全美引起极大争议,被联邦法院判定"冻结",此种举措迥异于我国的宪政生态。相较于美国成熟的违宪审查程序,虽然我国宪法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对宪法的解释权,但并没有规定解释宪法的具体程序。我国虽然在《立法法》中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向人大常委会提请审查法律、法规、规章是否违宪,但具体的提请程序和情形尚未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制定了《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毛泽东是《1954年宪法》的总设计师",这部宪法是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制定的,他对《1954年宪法》的论述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宪政思想,标志着毛泽东的宪政思想达到了最高峰。这其中既有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也有教训需要我们去反思。  相似文献   

15.
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来解释建立宪法文化的艰巨性已难圆其说,而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答案、从外来文化中探索结果,是当今许多学者的研究思路。文章也试图以此方式来探讨我国宪法文化建构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是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制定和顽布的。“五四宪法”的命运始终与毛泽东本人密切相关。一方面,他对“五四宪法”的文本以及最初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科学立宪态度对“五四宪法”影响深远;而另一方面,毛泽东宪法观的固有局限及其蜕变又导致了“五四宪法”文本上的缺陷与实施中的困境,造成了它在当时的悲剧性命运。探究毛泽东对于“五四宪法”的影响.反思其成败得失,对于现时代中国的行宪与守宪,对于“宪政中国”这样一个国人期盼已久的百年夙愿的实现无疑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的立国文献中,除了《合众国宪法》外,《联邦党人文集》无疑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从它1788年结集成书以来,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美国最高法院仍把它作为对宪法的权威解释加以引证。人们一般认为,《联邦党人文集》是对一直沿用到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的精辟说明。《联邦党人文集》的文章全都署名PUBLIUS(意为公众),实际上这本书是三个美  相似文献   

18.
宪法程序是法律程序的核心和关键。这是由宪法地位和效力的最高性及宪法内容的根本性决定的,同时,这也是宪法程序对其他法律实体及程序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但是,我国在这方面是严重不足的,其主要表现为我国的宪法制定程序,宪法修改程序,宪法解释程序,违宪审查程序的各种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它。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的综合国力被中国超越,并且差距越来越大。这对日本来说,正是"百余年未有之大变局"。日本为此全面调整对内政策与对外战略。构想与推动日本版"印太战略"就是其中的一环。在内政方面,日本采取的措施有:在政治与军事上,成为"正常国家",例如把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通过宪法解释实现海外派兵、致力于修改宪法第九条;在经济上  相似文献   

20.
宪法学是一门法律科学,这是由宪法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所决定的。宪法学应然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宪法思想(宪法哲学)、宪法规范与制度及宪政运动规律。相应地,宪法学的研究范围也应该包括宪法原理论、宪法制度论、宪法保障论和宪法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