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象学是理解涉身认知交互本质以及建构相应交互哲学的重要进路。当代美国哲学家肖恩.加拉格尔通过建设性地解读和利用现象学为我们探索交互认知和建构交互哲学提供了重要启示。加拉格尔从方法上廓清了一种建设性现象学的存在,建构了一种基于现象学的整体涉身性理论框架,尝试通过整体涉身性框架对认知科学研究进行了科学解释,并且透过交互主体性互动理论展示了一种可能的交互哲学。他的探索既具价值又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2.
实现真实现实与虚拟现实交互穿越临界点是元宇宙领域构建的第一个入口平台,因此,穿越临界点意味着真实现实与虚拟现实交互以及元宇宙自身系统等所有事情之间都互相连接,达到现实本身的“奇点”。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理论,以点性现在揭示内时间意识既构成原感觉单独的个体,又使个体在整体连续中受到内在秩序统一。而时间位置此时的“现在”作为时间意识的唯一性,成为视觉感觉领域一种内在秩序的先天朝向。受此启发得出,穿越奇点的根本在于真实现实与虚拟现实相融合于内在统一秩序中。而其中人尽管受控于数字化技术,但其自身意识无论如何都不会如斯蒂格勒所说因受数字化化技术影响而被改变,永远都是以其自身系统与客观对象建立联系,构建自身统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3):10-10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音、视频资料越来越多,因此能够面向多媒体数据,更为智能的基于内容的搜索引擎技术非常必要,其产业前景也将远远超过当前基于关键字的文本搜索技术。语音搜索技术是当前人机智能交互领域的重要方向,利用智能音频检索技术,用户就可以根据音频内容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搜索和定位,大大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善的哲学     
《科学大观园》2014,(13):60-60
<正>一日,弟子问大师:"何为善?"大师将弟子带到寺中的放生池边,指着放生的善男信女,问道:"这些放生者,善否?"弟子双手合十:"善哉!"大师摇摇头:"非也!"弟子疑惑地望着大师。"放生,伪善耳;不取亦不放,方为真善矣!"  相似文献   

5.
"能高度逻辑地思维"是智慧与非智慧的唯一区别与分水岭,而人类能逻辑地思维是长期进化自然形成的。人类一旦学会逻辑地思维,其认知的获取与传承也根据逻辑而进行,人类认知的逻辑传承就成为自然而必然。由此,不仅存在人类认识自然的相同逻辑范式,而且一切自然皆逻辑,自然是逻辑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有这么一个名词称“自然家庭计划”,也就是自然计划生育。即根据女性生殖生理特点,避免在生育受孕时间同房,自然达到避孕的目的。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在采取这种自然计划生育的办法来控制生育,至少有七十多个国家成立这类协会和训练中心。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与以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代表的近现代自然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研究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亚里士多德是按研究"是"的方式即本体的方式为指导来研究他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其中的关键是确立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类事物的本体并将本体与他所要寻求的原理"对接"起来,构成学科意义上的知识原理。对《物理学》来说,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立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存在的原理(本原),这就是《物理学》第一章的内容;二是确立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本体是"自然",这就是《物理学》第二章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运动问题,形成学科的理论知识。运动问题是《物理学》研究的主体,运动与本原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自然是运动的本原(原理)。《物理学》最后两章关于第一推动者的论证是其自然科学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10):111-115
以"自然"拒斥"自由",是"自然中心主义"生态思潮的一个偏颇,这种观点否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根据与人学意义。"自然中心主义"以"自然"拒斥"自由",是对现代性文明所内蕴的"自由"殖民"自然"特性的一种激进批判和矫枉过正;科技、工业、资本、市场等,是现代性文明"殖民"自然的最主要的引擎和推进器。古典思想会通"自由"与"自然",蕴含丰富的生态智慧,是生态文明建设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追求和实现"自然自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愿景;这种"自然自由"体现为自然的自由性与自由的自然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自然伦理不是把自然物作为"伦理主体"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而是把自然物作为"伦理对象"而实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自然伦理最终要落实在人对自然物的审美活动之中.自然伦理的本质决定了自然伦理的辩证法:人与伦理法则的契合是这一辩证法的逻辑开端,它必然扬弃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伦理,从而实现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各自在对方中完成自身.  相似文献   

10.
价值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是对人和自然界价值论地位的三种确立方式。人类中心主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否定性的关系;自然中心主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肯定性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则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界之间只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对立统一之合理的“度”或“点”在于发展的可持续性,它是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自然是近代大工业和科学技术产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既是一种自然物又是一种社会物.社会自然并非总是宜人的,其发展过程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进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2.
从中世纪隐秘的自然观向现代科学的自然观的转变是时代的进步,但是现代科学把自然描绘成由因果律支配的领域,由此造成了人的机体和心灵、理性和自然的分裂.麦克道威尔的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试图通过对感受性的概念性和自发性的自然性的论证,来说明由于自发性的卷入,我们的自然和动物单凭本能获得的自然相比是独特的,但是自发性是通过教育进入我们的生活的,是和感受性一样自然的潜能.第二自然是人类唯一拥有的自然,我们拥有理性但仍在自然之中.  相似文献   

13.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12):40-43
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京城的人们议论纷纷。只知道皇帝和太后都死了,而且濒死时遵循了几千年前的礼仪,即在满朝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孤独地死去。没有人伸出手来安慰他们,因为没有一双手可以触摸一位濒死皇帝或太后的圣体。毕竟紫禁城的高墙是如此的坚固,而神秘外人永远无从知晓。  相似文献   

14.
工程活动的自然伦理诉求与工程师的自然伦理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5):123-127
工程具有自然属性,自然是工程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工程活动基本的自然伦理诉求。工程师因其特殊的角色和地位,在工程活动中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自然伦理责任,这种自然伦理责任贯彻在工程师工程决策、实施及管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的目的性与自然的随机耦合性形成一时矛盾.自然灾变消解异己的人工技术、取消人类目的性的倾向,这种骤然爆发的自然力用强大的耦合作用来重组人工自然,迫使其重归天然自然,从而导致技术风险.人工自然的特异性越强,技术文明越先进,蕴舍的技术风险就越大,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变的损毁也越大.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人类只有顺其自然、权衡利弊,通过改变人工自然创建模式来减少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16.
论数字存在的现象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字存在不是物质事物,不具有客观的时空,但它具有物的实在性、广延性和事物总体性等基本特征;数字存在缺乏物质基础,但它们能提供给我们可感知性或普遍事先给定性。利用数字存在,我们能够建立交互关系。网络为此在的“能够相互共在”展现了新的可能性,为“和他人共在”展现了新的模式。通过探讨数字存在的存在论特征,本文认为数字存在是介于精神存在和自然存在之间的第三存在实体。  相似文献   

17.
福特的伦理自然主义主张把道德的基础最终建立在人类生命的自然-历史判断或自然善之上。然而,福特的生物世界图景与进化生物学南辕北辙,引来了各方尖锐批评。汤普森-赖特方案试图通过强调规范性来避免这些经验性批评,却没有提供一种足以容纳这种规范性的自然概念。麦克道威尔通过把自然区分为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更好地调和了现代科学与伦理自然主义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社会建构论认为,科学实验室中不存在天然自然,都是主体介入后的人工自然,所以由此形成的科学理论也具有主观性,从而表明科学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分析人工自然的哲学内涵,可以表明主体对于天然自然的干预只是对其运行规律的选择性重组,而不是创造关于天然自然的规律;量子测量也是通过主体干预后使得天然自然的隐性属性转化为显性属性,并且通过研究显性属性来把握隐性属性。这表明,对人工自然的研究只是认识天然自然的中介和手段,而非目的。  相似文献   

19.
Ecology源自18世纪的oeconorny,在其萌芽期就具有两种不同的向度.其一,自然是一个各种事物相互充足利用、高效的经济共同体--自然公司,林奈的"自然的经济体系"为代表.其二,自然是众生平等、互爱相处的家,怀特的阿卡迪亚主义为代表.两者相互影响又彼此对立.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技术文明的兴盛,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和机械论自然现基础上的公司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家团论受到排挤.合理、有效的生态学应把家目论和公司论相关思想有机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土壤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自然环境,总结生产经验,从而搞清土壤生产性能,设计改良方法,提出点和面的丰产措施。在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今天,农民人数多,热情高,干劲大,又都具有长期劳动生产和向自然斗争的经验。如果他们能掌握调查技术,各自引用一些科学的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