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叶波  李富祥  李欢建 《甘肃科技》2023,(11):23-26+30
正确认识灌注桩的承载力特性是建筑桩基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某项目为例,通过现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对软硬互层地层条件下灌注桩承载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软硬互层地层条件下灌注桩入岩深度在0~4.5 m范围内时,在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灌注桩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侧阻力次之,单桩承载力极限值随着灌注桩入岩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可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某钻孔灌注桩基静载荷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钻孔灌注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钻孔挤压分支桩竖向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17组桩的原型荷载试验及计算,对钻孔挤压分支桩的竖向承载力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场地、相同桩长、相同桩径的钻孔挤压分支桩与钻孔灌注桩相比,仅增加6%~15%的混凝土用量,而单桩竖向承载力却提高一倍以上。因此,钻孔挤压分支桩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针对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单桩承载力问题,采用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对近10年来所完成的数百项工程,将其打桩原始记录、地质勘察报告与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得出的承载力相对比而得出了一种小误差的夯扩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与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吻合很好,对夯扩灌注桩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介绍了夯扩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钻孔灌注桩应用压浆工法的工艺及其机理,并根据工程检测成果,分析了该工法对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改善桩基承载工作性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大直径桩基础工程为例,进行了5根φ1 500 mm试桩的竖向与水平静载荷试验,实测得到了桩的荷载-沉降曲线、不同桩身截面的轴力、水平力-位移-时程曲线、水平力位移梯度关系、临界承载力以及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探讨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竖向荷载传递机理和水平荷载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由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表现出很强的摩擦桩特征,这与桩长过长、桩底岩层较软以及成桩方法有关;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侧阻力由上至下逐步发挥,并逐步达到相应的极限状态;单桩水平最大位移可以取10 mm,水平承载力可取900 kN.建议采用位移控制设计此类桩基.  相似文献   

7.
王宾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5):218-219,224
介绍了冲孔灌注桩的设计思路.指出了冲孔灌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认为,冲孔灌注桩特别适宜在建筑物密集的场地使用,可在不同深度一次完成冲孔灌注,冲孔灌注桩桩径大、刚度好,承载力高,传力直接,建筑物的沉降也较小.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某石油仓储工程为依托,通过8 MN·m能级强夯处理陆域回填区和海域回填区,对陆域试夯区和海域试夯区分别进行3根超长冲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大吨位载荷试验及桩身力学测试。根据超长冲孔灌注桩实测数据探讨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试桩荷载-沉降(Q-s)曲线为缓变型,桩顶残余沉降量均在49%以上,桩顶回弹率介于20.4%~50.6%之间;极限荷载作用下,6根试桩表现出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端承载力只占总荷载很小一部分,陆域3根试桩为6%~34%,海域3根试桩为16%~35%;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具有异步性,荷载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承担。经过强夯处理浅层地基,桩侧摩阻力峰值发生在桩体中上部或浅部土层,即距桩顶(0.14~0.47)倍桩长的位置;部分土层的极限侧摩阻力较现行规范提供的设计侧阻力偏大;海域试桩比陆域试桩桩端阻力发挥更充分。  相似文献   

9.
张玉石 《广东科技》2006,(11):79-80
冲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因此在各类房屋及民用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冲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成桩后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必须防治在冲孔过程中及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保质、保量地完成桩基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类桩基础在本区建设工程领域应用越来越多,的确解决不少工程问题,例如:钻孔灌注桩、CFG桩、振冲碎石柱、旋喷搅拌桩、人工成孔灌注桩(扩底墩)等.在具体工程中,优化桩基方案与合理选用设计参数,尤其是各类岩土层极限摩阻力及端阻力的确定,就很有必要根据场地地层条件结合工程特点进行试桩,以期达到采用桩基础的形式的最佳效果.乌鲁木齐地区采用人工成孔扩底墩基础形式的工程较多,因其桩的长径比小,承载力以端阻力为主,常常不考虑侧摩阻力.本文针对乌鲁木齐市政府某住宅补偿楼工程,为充分发挥相应岩土极限端阻力的作用,进行了现场大型单桩竖向静压试验,本文就工程过程作简要介绍. 决不少工程问题,例如:钻孔灌注桩、CFG桩、振冲碎石柱、旋喷搅拌桩、人工成孔灌注桩(扩底墩)等.在具体工程中,优化桩基方案与合理选用设计参数,尤其是各类岩土层极限摩阻力及端阻力的确定,就很有必要根据场地地层条件结合工程特点进行试桩,以期达到采用桩基础的形式的最佳效果.乌鲁木齐地区采用人工成孔扩底墩基础形式的工程较多,因其桩的长径比小,承载力以端阻力为主,常常不考虑侧摩阻力.本文针对鸟鲁木齐市政府某住宅补偿楼工程,为充分发挥相应岩土极限端阻力的作用,进行 现场大型单桩竖向静压试验,本文就工程过程作简要介绍. 决不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试验和实体模型试验的方法,了不同水泥掺和百分比αw时水泥土,桩土界面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及桩侧摩阻变化规律,总结出水泥土 c,ψ值增率ECi和Ei与aw的关系式,桩土界面抗剪强度增率  相似文献   

12.
基坑开挖中软土侧移形成的曲桩的竖向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侧移土中桩的Poulos理论编制电算程序,用以求得澳门南方大厦基坑开挖中软土流动形成的曲桩侧向位移与弯矩分布。将最大计算弯矩与分析现场曲桩载荷试验以及实验室测定的桩段破坏弯矩所得的极限弯矩相比较,从而作出曲桩折断判据。  相似文献   

13.
柔性高桩承台与桩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柔性高桩承台与桩基计算的一种有限单元法,其计算模型不仅将承台和桩基作为刚性联结的整体结构来分析,且考虑桩土间相互作用,可用于任意动、静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与内力计算.  相似文献   

14.
PHC管桩基础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PHC管桩的特点,设计概念、原则及方法进行了介绍。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PHC管桩在高层建筑复杂地基中的设计与施工、沉降监测、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管桩施工对地质勘探的特殊要求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并对PHC管桩基础应用进行可行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水泥土粉喷桩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筑工程中,粉喷桩可用于加固深层地基。研究了桩土置换率、水泥土龄期、加固材料,搅拌时间,天然土的含水量以及掺和料对粉喷桩强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粉喷桩和桩间土的力学性能。粉喷桩成功地应用于东营地区,具有施工简单,承载能力相对较高的特点,适合于粘土、粉土及淤泥土等  相似文献   

16.
厚桩承台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厚桩承台的合理设计计算方法,本文完成了75个厚桩承台试件的模型试验,包括两桩台、三桩台、四桩台及六桩台试件,所有三、四、六桩厚承台试件破坏属于冲剪破坏,两桩台试件中,部分发生剪切破坏,部分发生弯曲破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个考虑上部结构,桩基础和土相互作用下的整体空间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模型,文中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并与不考虑相互作用情况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昆明银杏金川花园基坑周边条件较复杂,开挖深度在12.9~14.6 m,需支护长度496.5 m。施工中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支护方案,以土钉支护、冠梁、腰梁、钻孔桩加锚索支护及锚喷网和深层搅拌桩、旋喷桩、及摆喷桩等形成止水帷幕进行综合支护。监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最大实测值为24.67 mm,桩顶及土体水平位移15 mm,均小于允许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泥搅拌桩具有桩体强度较低和桩中心空洞的特点,应用基桩的低应变动测技术,通过水泥土取芯强度与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对应关系,传感器与激振点的相对位置变化对测试参数影响情况的研究,探索了低应变动测方法新的应用领域,为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检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小超空间近似下建立Brans—Dicke引力论的Wheeler—Deoill方程。借助Vilenkin的边界条件,得到了宇宙波函数的WKB近似解,它代表一个始于经典——量子分界面的膨胀宇宙,并发现宇宙波函数出现峰值处有效宇宙学常数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