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奉雷 《凉山大学学报》2003,5(4):169-170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爱国词人,其诗词根植于金人入侵的国难时期和自己坎坷困顿的人生之中,成为我国诗歌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词中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那种深邃的爱国主义思想,让我们仍能感觉到一颗灼热的爱国之心在顽强地跳动。  相似文献   

2.
作为广义的悲剧来说,它蕴涵了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基础、哲学观念,造就了不同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文章分析和比较中西方悲剧意识、悲剧精神之大不同及其原因。认为中国悲剧意识内在于儒家的“入世”思想中,佛家和道家的“出世”思想消解了悲剧意识,导致了悲剧精神的缺乏。西方悲剧意识的哲学基础源于主客二分的柏拉图“理念说”,因此在与世界的抗争中表现出崇高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3.
南宋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掀起的爱国诗潮极具特色,树立了中华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本文首先分析了唐宋时期不同的文人气质,并对社会转型理论的南宋爱国诗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较为深入的剖析了社会转型理论的爱国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刘过年表     
刘过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其词受辛弃疾影响颇深,善于表现辛派词豪放恣肆的特色。其生活漂泊,终无所定。其思想坚决主战,所结交人物,大多为当时抗战派。勾勒其生平事迹,对进一步研究刘过诗文及其思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学者对悲剧都有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中庸,反悲剧意识根深蒂固。中国古代悲剧是在悲剧意识与反悲剧意识的夹缝中艰难成长起来的。“先否后喜”的悲剧结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崇尚,应予以尊重。  相似文献   

6.
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在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家庭的背景所带来的悲剧因素基础上,接受了古希腊神话的悲剧意识,受到尼采和弗洛伊德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他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7.
论霁山诗     
在南宋爱国诗人中,林景熙是末期最后的一批灿烂的明星之一。林景熙著的诗文总编《霁山集》中的诗歌创作《白石樵唱》,闪耀着熠熠的爱国主义精神光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曾指出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林景熙之所以能写出大量的爱国诗篇,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南宋王朝民族矛盾愈趋尖锐,元蒙封建贵族统治集团发动的侵夺政权的斗争,给国家带来苦难、民族带来危机、人民带来祸灾,临安小朝廷的最终灭亡,更使爱国的臣民备  相似文献   

8.
南宋光宗绍熙二年至五年,辛弃疾在福建任职近三年,先福建刑狱后知福州兼福建安抗使。在闽期间,尽管心情复杂,阻力重重,但在为政、为文方面都表现了其一贯的爱国情怀。当然,其爱国情怀也带着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杰出的词人。他的词是南宋时代爱国志士高尚情操的历史记录 ,辛词所启动的时代主题及其思维指向 ,均与宋代的国运与中国文人的精神形态息息相关。辛词意境的创造 ,意象的造用和独特的抒情 ,不仅是辛弃疾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也是对当时及后代文学影响最深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正> 屈原自沉汨罗,以自杀表示自己执着的追求。这是一个悲剧。《离骚》所体现的悲剧意识是现实中屈原悲剧性格和悲剧境遇的反映,是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在中国文学史上,“惊采绝艳”的《离骚》所体现的悲剧意识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年代川康边地的野蛮、黑暗与苦难如梦魇般留存在周文的记忆之中,并与他个人坎坷经历所形成的悲剧情愫相契合,从而构成了周文小说特有的悲剧思维倾向。而周文对鲁迅科学民主观念的继承又进一步张扬起他的悲剧主体意识,从而在他的小说中便形成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的价值关注的两个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12.
刘过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过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其词受辛弃疾影响颇深,善于表现辛派词豪放恣肆的特色。其生活漂泊,终无所定。其思想坚决主战,所结交人物,大多为当时抗战派。勾勒其生平事迹,对进一步研究刘过诗文及其思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熙凤与曹七巧都是悲剧性人物,她们的悲剧是在尴尬的双重地位所导致的双重人格的意义上发生的,其悲剧动因就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主体地位及意识的丧失所造成的依附性存在。  相似文献   

14.
宋元悲剧小说的形式和内容皆显示出自己独立的品格,在社会教化意识加强的基础上,更向书写真实的悲剧人生贴近,标志着悲剧小说的进一步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15.
格非的长篇小说《人面桃花》悲剧意识浓厚,主人公陆秀米的悲剧肇始于荒诞的桃源梦幻,最终不可避免。本质上悲剧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他一些加速悲剧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学者对悲剧都有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中庸,反悲剧意识根深蒂固。中国古代悲剧是在悲剧意识与反悲剧意识的夹缝中艰难成长起来的。"先否后喜"的悲剧结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崇尚,应予以尊重。  相似文献   

17.
陆游的《入蜀记》叙其入蜀途中的地理风光、人文历史,在奇山丽水的游览之中,抒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并借古讽今,抨击时政,充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主战精神,从而树立了南宋一代昂扬刚健的美学典范。  相似文献   

18.
王熙凤与曹七巧都是悲剧性人物,她们的悲剧是在尴尬的双重地位所导致的双重人格的意义上发生的,其悲剧动因就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主体地位及意识的丧失所造成的依附性存在.  相似文献   

19.
刘蓉  谢雪松 《科技信息》2010,(8):142-142
悲剧意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认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一种清醒的把握。余华的小说中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对余华小说的悲剧意识解读,追溯余华小说创作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20.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亮点之一,而南宋词人的爱国悲歌又是宋词的一个闪光点。当时,有近百位词人创作出四百六、七十首作品。这些作品描述了金兵元军南侵造成的巨大破坏,并谴责其野蛮罪行;同时又写出南宋人民抗敌北伐,收复中原的报国壮志,并呼唤再造中兴大业。这些作品还叙写了南宋人民怀念“中州盛日”,系心神州大地,抒发报国无路的悲愤,并且反对和议,斥责奸佞,鼓吹重用有真才实学的各类人材。他们忧国忧民,丹心不改。并试图探讨南宋衰亡的历史教训。它们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内容广泛,思想深刻,为唐五代、北宋词所罕见。对后世爱国者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