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浙江西部传统民居的生物气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西部传统民居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一系列应对气候条件的建筑形态特征.从生物气候的设计角度分析了浙西传统民居的形态、组合、色彩、材质等,并以诸葛村为例,通过实地社会调查和在夏季极端气候条件下实际测量室内外的物理环境,对民居的室内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因民居的天井与一层堂屋连通成为耦合空间,且天井的高度与面积较小,致使风压和风速不大,导致通风效果不佳.但民居室内环境仅在13:00~14:00间有持续1 h温度偏高外,其他时间段内室内环境还较为舒适.浙西传统民居的设计者在采用某些气候设计措施后,延长了室内的舒适时间,提高了室内的舒适程度,表明传统的气候设计措施在现代民居的设计中有必要传承与拓展.  相似文献   

2.
降低建筑能耗是当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是必须要遵循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的认识,从建筑的外部自然条件论述夏热冬冷地区小城镇住宅区规划与气候适应性设计,总结出该地区住宅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简要地分析了我国东南沿海高温地区建筑发展的状况,阐述了气候、人和建筑三者的关系,在剖析由于不同气候条件的作用而具有鲜明建筑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候分析与建筑形态设计的途径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建筑气候缓冲空间的基本概念及其基于太阳能的气候缓冲空间和基于自然通风的气候缓冲空间的技术基础,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多层住宅建筑的封闭阳台、坡屋顶和竖向管井作为气候缓冲空间的基本设计方法,提出两种住宅建筑气候缓冲空间体系:串联式气候缓冲空间体系和并联式气候缓冲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5.
韶关旅游气候环境及其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环境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文章利用韶关多年的气象统计资料,通过对各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和对有效温度的计算,定量分析了韶关市旅游气候环境,得出该市旅游气候条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近55年旅游气候环境变化及其成因,为全面合理地开发利用韶关旅游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慧影 《科技信息》2007,(6):119-119,124
论文从4个方面论述了建筑空间环境与人类生活的主题:1.平面-空间-环境设计的关系;2.环境具有社会性;3.气候环境与人类生活;4.高科技推动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李勇 《科技资讯》2012,(16):87-87
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建筑采购节能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我国疆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环境状况相差悬殊,因此以地域气候和环境为基础的建筑采光节能设计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从建筑设计策略的角度,研究不同的区域性气候特征,探讨适合地区的节能气候设计策略,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退化对兰州城市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有效地利用兰州地区的气候资源,减少因生态环境退化而对兰州地区气候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兰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方法查阅历史文献和实际考察,将兰州地区气候现状与历史时期的变化加以对比,剖析其发生变迁的原因.结果由于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对草原的不合理开垦以及透支使用,使兰州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气候干旱化加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结论结合兰州地区的实际,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对尚未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对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依靠自然力量或采取人工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夏热冬暖地区夏季建筑的能耗问题比较突出,然而在该地区,建筑节能的问题还没得到充分的认识,现有建筑与新建建筑的运行能耗过大的问题依然存在。通风与隔热设计是该地区节能设计的重要关节。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夏热冬暖地区夏季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构建建筑与生态共生的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及设计参数的多样性使购物中心的冷热负荷具有多重不确定性。通过3种典型购物中心在2种城市环境下的敏感性分析,旨在确定寒冷气候下的关键设计参数。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获得200种设计组合方式,通过不确定性及敏感性分析,得到购物中心冷热负荷的波动情况及16个设计参数的敏感性排序。不确定性分析表明,设计参数引起全年HVAC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负荷高达62.3%的变化,热负荷的变化幅度是冷负荷的5倍;敏感性分析表明,入口风速、天窗屋顶面积比和屋面传热系数是影响寒冷地区购物中心的建筑全年HVAC负荷的3个重要设计参数;城市环境影响表明,建筑密集地区对冷负荷的需求低于空旷地区,同时,外窗太阳得热系数的敏感性在空旷地区明显高于建筑密集地区。  相似文献   

11.
唐丽 《河南科学》2005,23(5):716-719
郑州地处寒冷地区,本文通过探讨郑州地区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措施,以及在节能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热工计算等问题,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研究的不足,以曲靖师范学院一自然通风房间为对象,对其室内温湿度、风速、墙面温度、地板温度、天花板温度、室外环境温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地测试.对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平均辐射温度、PMV(predicted mean vote)值进行了计算.为便于快捷预测和调控云贵高原湿季室内热环境,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PMV与平均辐射温度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获得了一些相关性较好的回归方程,在相似气候下对热环境预测和设计时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舒适性与节能性成为室内环境调控的重要目标。以北京市某大学办公区域为研究对象,以舒适性和节能性为室内环境调控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室内环境联控策略。该策略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环境特点,设置室内外环境交换的条件,基于热舒适度对室内环境进行调。通过实测环境数据以及EnergyPlus的能耗模拟对该策略进行了验证,同时针对不同的室内环境控制模式下北京地区夏秋两季办公室室内环境进行了舒适性与节能性的分析。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室内联控策略在改善室内热环境与节能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不仅满足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需求,而且较普通温控策略累计节省约68%能耗,该策略为室内办公环境的舒适性和节能性协调控制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节能办公楼项目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新建节能办公建筑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及采用的建筑设计手段来满足被动式建筑节能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室外建筑效果图的灯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DS MAX是功能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建筑装潢设计以及室内外效果图等领域.根据这个软件灯光的特性,针对室外建筑图日景、夜景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套灯光布局的设置原则及具体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寒冷地区太原市某大学供暖季教室为研究对象,对教室室内外热环境进行现场实测,同时对室内人体热舒适情况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室内实测热中性温度为25.21 ℃,80%满意度热舒适温度范围为19.64~30.78 ℃,而根据PMV(predicted mean vote)计算得到的室内热中性温度为21.07 ℃,80%满意度热舒适温度范围为16.61~25.53 ℃.说明PMV模型预测的热感觉与实测热感觉之间存在一定偏差,而验证Griffiths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该地区教室内热舒适温度,预测值为24.69 ℃.利用最小二乘法优化PMV-PPD(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模型,建立适应性PMV修正方程,最终提出适用于寒冷地区高校教室冬季热环境评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就个性化室内温度控制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FUZZY控制规则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和研究 它考虑到室外温度、房间结构、湿度、室内家具摆设等因素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通过自组织、自学习、自进化营造一种舒适的“个性化”生活空间 该系统可作为一般空调或中央空调设备的个性化附件 ,其作用是以个体的感受为目标的智能模糊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泉州某洋楼民居在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的热环境进行测试,分析洋楼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参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计算热舒适度PMV(预测平均投票数)指标值.结果表明:洋楼外廊有明显的气候缓冲作用;夏季白天洋楼室内的热舒适性不佳,但各用房存在相对舒适的时段;灰空间在居民的迁徙型居住模式中有重要作用,增加开敞度、屋顶隔热、房门对位等是改善洋楼热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The main features of top-floor rooms with natural ventilation are identified by investigating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in summer season. One is high indoor air temperature, for this reason the indoor climate is far beyond the thermal comfort standard; the other is the inhomogeneou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inner wall surfaces, and high temperature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roof causes much scorching to the head of occupant. This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uch rooms.Both features mentioned above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of the top-floor rooms with asymmetric radiantfiel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indoor thermalenvironment of the rooms, the heat stress index, HSI and radiant heat flux reaching human head, QR should beintroduced simultaneously as thermal indexes for the indoor climate evalu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dexes to a top-floor room is vresent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