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化,从狭义上说,就是指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的过程;从广义上讲,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国的城市化大概自1950年开始,其过程曲折而漫长,但随着改革开发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城市化进入高速平稳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在促进城市发展、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日益恶化、生态逐渐脆弱和农村空巢化等问题,所以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对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一、"伪逆城市化"的影响"逆城市化"是美国地理学家波恩在1976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于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可以看出,"逆城市化"的概念是指城市化后期,"城市病"下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市近16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适用于城市化后终期阶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广州市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变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城市化进入后终期阶段,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成为广州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其次是人口城市化,最后是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明城市化质量逐步提升.广州限制与压缩城市人口规模是引起人口城市化呈现平缓增长趋势的主要因素;(2)工业化已不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直接动力,交通外延成为推动空间城市化的主要因素.第一产业对经济城市化无推动作用,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城市化的贡献更为显著,且已成为经济城市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外商投资对经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已逐步衰弱,而内生性作用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因素;(3)城市建成区的外延拓展趋于放缓,土地城镇化由粗放式的农业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向城市内部地域土地集约化转变.本文认为,对于进入城市化后终期阶段的城市,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减缓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注重城市内部地域土地集约化,优化城市内部功能分区,提升城市化质量.  相似文献   

4.
徐喆 《松辽学刊》2006,27(2):89-90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对城市环境产生压力的同时,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城市环境影响城市人口的健康水平,城市环境建设要以适应人的需要为原则,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台州统计年鉴2012》中的数据为依据,对台州市区、四县、两市各县(市)城市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探寻各县(市)城市发展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不协调问题作出分析,提出合理发展对策,旨在为提高台州市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水平的协调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常所说的"城中村",指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原来处于城市边缘的村落因周边土地用于城市建设而逐步被城市包围,但剩余土地性质、建筑格局、社会管理和居民生活方式等仍保留传统农村特征的区域.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城市病,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质量,对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在不断地成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城市也将改变,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当人们享受城市生活时,因城市化发展而受到影响的生态环境,是目前很多研究学者所重视的一个问题。所以,要想城市长期发展过程顺利,那么城市生态环境所出现的问题是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本文浅析城市化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人口分布成为当前对城市人口分布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城市人口分布入手,研究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人口分布模型,为我国城市的建设和人口分布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峡西岸城市化现状,选取5大类动力因素建立快速城市化动力机制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各动力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模型.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探寻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及作用机理,指出海峡西岸城市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子,对海峡西岸未来城市化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和产业结构转换力是海西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其中农村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化是沿海县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源,科技和教育推动力对沿海县市城市化的作用比内陆县市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村镇建设,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的《农村中心规划指南》中指出:“要重视农村建设”,“农村建设应集中在农村中心地”。在发达国家中,城市发展的总趋势也是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这些年来,美国城市人口一直外流,出现明显流向小城市的趋势。使小城市人口增长超过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长。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化、都市化过程中许多问题难以解决,不得  相似文献   

11.
胡俊 《河南科技》2013,(10):51+73
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化,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市政给排水设施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总结了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对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针对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城市化的解读 城市化是指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利用洛伦兹曲线、人口集中化指数、人口重心等人口分布指标对黑龙江省六次人口普查各市县朝鲜族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近六十年人口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轨迹,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近六十年来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南部,形成"两片三点"聚集区,人口呈现高度集中于朝鲜族乡、朝鲜族村和各区域中心城市的不均衡态势,人口分布重心也出现明显移动,人口跨省跨国迁移、城市化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是导致其人口分布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数占到中国总人口数四分之一以上.我国已经进入"大流动时代",适应流动社会的治理尤显重要.流动社会产生了新的不均衡,矛盾更加复杂,对社会融合的治理要求更高,也亟需面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治理需求.流动社会的形成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现在实现现代化都市圈重点战略还要进一步促进流动,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建设提出了全新的高标准要求。为有效扩大城市建设规模,促使城市建设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当前有必要提升城市治安管理水平。由于犯罪手段不断更新换代,因此单纯依靠传统人工治理来维护城市安全,已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需要。新时代,城市必须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应用视频监控系统,主动防范和规避危险,从而确保城市安全和谐。本文以数字城市建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发展现状,分析其具体的功能效用,总结城市安全监控系统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优势,以便稳步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对海口市城市空间扩张的时间演变、空间扩张、结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城市空间扩张主要受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交通设施、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海口市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为带状组团式,体现突出沿海、开发沿江、提升中心、拓展两翼、带动腹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HJ-1卫星数据在上海城市扩张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扩张的动态监测,是区域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利用2009年的我国HJ-1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获得了上海市(市区及下属各区县)1∶10万土地利用分类现状;结合已有的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对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照统计数据和资料,探讨了城市扩张的现状、过程、趋势和驱动力.研究表明,HJ-1A/B卫星具有30 m的空间分辨率和2 d的重访周期,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态监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型,城市用地结构也发生着剧烈变化,由此引发城市功能的演变.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选取2004—2013年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及相关人口、经济等指标,基于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等模型对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剖析山东省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驱动力.研究表明: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熵、优势度呈波动下降态势,而均衡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重较高,城市绿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显著增加,山东省城市用地结构持续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发展、城市交通建设和人口增长,其中前两者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规模以空前扩展,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作为城市生态主要因素的城市园林绿化,却运运落后于城市建设的发展.为此,有关专家一再呼吁: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步伐,实现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走一条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能源消费问题备受世界关注.我国能源消费变动除了受宏观经济总量、人口因素、收入因素和产业结构等众多因素影响外,城市化也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