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小城畸人>是美国现代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作品描绘了伴随现代文明的人类的高度异化给人类本身带来的痛苦,这种心灵的隔离和异化使得他们成为众多的"畸人"形象.凯特·斯威夫特就是舍伍德·安德森笔下的众多畸人之一.她对生活的洞见,对爱与理解的追求使得她在小镇上苦苦的寻觅知音.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与异化使得她满腔的悲哀,失望和情欲无处诉说,成为寂寞无人识的现代社会荒原上的孤草.  相似文献   

2.
《小城畸人》是美国现代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作品描绘了伴随现代文明的人类的高度异化给人类本身带来的痛苦,这种心灵的隔离和异化使得他们成为众多的"畸人"形象。凯特.斯威夫特就是舍伍德.安德森笔下的众多畸人之一。她对生活的洞见,对爱与理解的追求使得她在小镇上苦苦的寻觅知音。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与异化使得她满腔的悲哀,失望和情欲无处诉说,成为寂寞无人识的现代社会荒原上的孤草。  相似文献   

3.
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极为日常化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大多在之前的"文革"题材作品中是不曾有过的,他们甚至触及到了被我们忽略的命运的沉重与压抑.较突出是其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类人,一类是被新的阶级划分出的命运与传统文化积淀相结合而产生的"权利异化"的人.一类是在这种艰难环境中,孜孜追求健康生存的基本人权的"追求本真"的人.这些作品传达了作者对"文革"那段历史的独特的个人反思,也向人们传递了逼视灵魂与命运的悲剧深度.  相似文献   

4.
汪淏的小说里,差不多都有一个与作家本人经历极其相似或在性格上极其相近的主人公形象,这些人物的共同的性格全都是与世俗格格不入.他们虽然极力想为社会做些事情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所遵循的精神是与现实完全不能相容的.汪淏小说中的所有矛盾冲突都基本上是围绕着一个具有着共同身份的知识者和广大的市民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关系而展开的.而且其中的对立主要在于他们各自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世界的互不相容.小说主人公们大都以精神上的追求高于一切,甚至可以为了精神的高尚而不顾一切,不惜一切.汪淏理想的小说就是所谓诗意的小说,而他所追求的诗意的小说,又是以"语言"为根本要素,以"叙述"为根本技巧,以"故事性"为核心构成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5.
徐小斌的作品中,"面具"是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对"面具"意象从人性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可以揭示徐小斌对当下人性的思考。徐小斌执著地追求人性本真的理想,但现实社会让她的梦想破碎,因此她选择了写作这种逃离现实的方式。徐小斌的创作在当代文坛体现出深刻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用嘲弄和批判的笔法,书写她作品中包括父亲在内的男性形象,他们由表及里的残缺情形,表达了她对男性世界的无情贬抑和彻底颠覆.被张爱玲放大了的男性的人性弱点与阴暗面书写,是建立在人与时代的命定结构关系之上的.这别有意味的男性世界重设,消解张爱玲对现实与未来的荒凉感和悲剧感,是她荒原意识的另一种诉求.  相似文献   

7.
"启蒙"与"革命"可以说是丁玲作品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对她而言,"启蒙"所代表的个性解放和独立自主与"革命"所代表的社会参与和自我实践是她生命、思想中最重要、不可偏废的两个部分。建国之后,丁玲的作品大致可区分为"革命"系统、"个人自传"系统和旅外散文作品等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的作品中依然可看到"启蒙"与"革命"思想的多重变奏。  相似文献   

8.
陈染的作品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建构完成了对自我心路历程的找寻,同时也透露出她对他者(人类)和现实世界反抗中的复杂情绪。本文从陈染与其"父"的关系出发,通过对陈染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来体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的诗性本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诗性智慧"不仅表现于诗的现象世界中,而且还直接表现在中国哲学的源头和深层结构中。中国境界形而上学的最后完成,并不在哲学学说中,而是在艺术———审美学说中。大凡中国的伟大诗人、词人,在其诗词背后,均可发见深邃、厚重的哲学意识与形上的哲学境界。"中国哲学诗性本体论"是一种"象征性的思维方式(一种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女性文学史上,黑人作家爱丽斯·沃克创作的长篇小说<紫色>具有重要地位.沃克在作品中深刻揭露了黑人男性对黑人女性的歧视和迫害,并且着力表现和挖掘了其现实和历史根源,诠释了她对"妇女主义"的定义.本文通过解读小说中的部分人物形象和情节来浅析沃克妇女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清朝蒲松龄的《促织》和奥地利现代派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是两篇虽然在艺术手法上各有千秋,但却表达了共同的写异化,反现实主题的优秀作品。他们在各自国度开创了写异化的先声。本文围绕异化主题、异化本质、艺术手法三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和背景,是由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又看不到出路,暂时超然,写此作品。本文从时间、地点、作品内容和作者思想等方面论述这篇作品与"四.一二"政变没有关系,并驳斥了以往论证此作品与"四.一二"政变密切的文章,引用作者其他作品的话语,超出了此作品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时限。在极"左"思潮影响下给作品强加的政治斗争思想,是早都应当抛弃的错误思想和作风。并说明此作品不在于表达愤懑、苦闷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思想,而在于描绘优美的意境,表达美感享受。  相似文献   

13.
唐代杰出诗人画家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山水田园诗中蕴藏的绘画性以及王维在艺术语言上的独特性,揭示了诗人画家王维寓画于诗的人文理念和精神,体现出中国文人探索自然景观文化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4.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二战后知名的小说家和哲学家,她的作品常常表现为一种"哲学的诗化"模式,即以文学的形式探讨诸如人的存在、永恒价值等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类型"是她用于叙其"思"的重要修辞手段,同型异构的叙事模式使每一部小说都成了她向读者展示人与偶在世界相逢的一次境遇。  相似文献   

15.
黄圣 《海峡科学》2004,(3):13-16
21世纪,以高新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的高度出发,以现实的立场、前瞻的视角、科学的态度分析网络对大学生可能异化的发生,掌握网络的制动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正确、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本文主要针对网络的特点来探讨网络对大学生产生异化的可能性并分析其成因,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费希特的"自我"异化思想中,他从理性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及批判精神。他首先承认了人是理性的动物。在《论学者的使命》中他把人的最终目的看成是对非理性东西的自由驾驭。费希特的"理性"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看是与自由相联系的,方法论意义上的"理性"则是对普遍有效的规律的追求。但是费希特将对现实的理解变成了包含着对第一原理的追求与知识学的构建,从而来对现实社会进行哲学上的抽象批判。  相似文献   

17.
当代女作家毕淑敏以她独具的创作特色引人瞩目.毕淑敏作品的一大特点,便是用色彩来表征形象的社会意义,她笔下的白色意象尤其带给读者新鲜感觉和回味良久的艺术享受.本文对毕淑敏作品的白衣、白粉、白花、白雪、白发、白蘑菇等白色意象进行解读,这组白色意象群闪烁着作者对生命意识的思索,对生命价值的关爱.毕淑敏作品中的"白色"生活景观和文化气息,凸现出作者开阔的视野和非凡的气宇.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古代文论的现代建构一直困惑着中国学界.进入新世纪,对古代文论资源的历史反思与诗意阐释愈显迫切.基于这样的现代忧虑,<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学者的建设襟怀.该著认为,只有在诗性的建构中,人与自身、人与对象、人与世界才是整一而不是分裂的.正是古人那种近乎神秘的诗性思维,使世界、人生、文学相生互惠,人据此重返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并与"本源"同在.因此,唯有重建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才能有效复兴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李清熙的作品之中除了有符合她身份的女性话语特色之外,还有一部分被称为"倜傥"、"有丈夫气"的充满男性化特色的作品,而历来对李清照的作品研究之中对这一部分带有特殊风格的作品研究显然还留有空白.  相似文献   

20.
正她是备受争议的前卫艺术女王,10岁开始创作,28岁只身前往美国闯荡蜚声国际,92岁高龄仍活跃在世界艺坛。她笔下的波点和网纹既是最具辨识度的个人印记,也是时尚的符号……艺术家的每一次公开展览都是和另一个自我的偶遇,他们创作出的作品,与我们看到的世界相关但又是掺杂了自我投射,异于现实的存在。在"怪婆婆"草间弥生的奇幻世界里,就算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