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采区煤岩体中裂隙、断裂、破碎带等结构面的自动检测技术,解决现有人工智能技术中迭代次数大、检测框准确度低等问题,采用YOLOv5算法融合注意力机制、损失函数、多尺度检测的方法,对煤矿巷道上顶板5种不同地质钻孔进行裂隙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将注意力机制SENet引入YOLOv5模型框架,避免了图像背景区域与裂隙区域相似度较高问题;采用有效交并比损失函数代替完全交并比损失函数,使得预测框能够更加有效拟合真实目标框;对YOLOv5模型增添3种不同尺寸的锚定框并添加160×160特征层,实现检测更小的目标。该方法与SSD、YOLOv5等检测算法在同样条件下相比,其检测精度分别提升了18.9%,2.1%,召回率提升了39.5%,1.6%,平均精度提升了28.1%,1.0%。改进后的模型将三尺度检测变为四尺度检测,提升了算法的多尺度目标检测性能,能够对钻孔裂隙进行高精度检测,满足钻孔裂隙实时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2.
刘宗才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1)
声波在岩体中传播时,原岩岩性、原始状态和受力不同声波速度也不同。采煤过程中煤层底板由于受采动影响各点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岩层遭受破坏,因而声波速度也发生变化。利用采动前后多次重复观测声波速度,对比其速度变化规律,从而得到煤层采动以后底板的破坏深度。 相似文献
3.
刘宗才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1)
在奥陶系灰岩岩溶承压水体上带压开采时,采用放注水法在井陉一矿、三矿观测了三个采面,测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得到了各采面煤层采动以后底板的破坏深度及底板遭受采动破坏一般由上往下分为三带,即上部破坏带、中部未破坏带、下部导高发育带。是否突水决定于三个带的存在和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4.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煤层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底板岩层变形与破坏特征可利用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测试与判断。淮南潘北矿3煤层距底板灰岩层较近,现场利用底板巷道布置钻孔电法测试系统,根据煤层开采进度进行实时监测,获得了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岩层电阻率值变化过程参数,结合背景值对比分析获得了岩层破坏特征规律认识。结果表明,该工作面3煤层顶分层开采破坏深度为14.5 m左右,其结果动态、可靠。 相似文献
5.
解俊祥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9):173-175
以霍州煤电李雅庄煤矿226回采工作面为例,详细介绍了高位裂隙钻孔技术在采煤过程中的应用,指出高位裂隙钻孔技术能有效治理上隅角产生的瓦斯,保证了采面回采期间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文中针对轩岗矿区刘家梁煤矿受底板下伏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威胁的情况,指出当前底板突水防治成为矿井防治水的主要工作任务,需要探查回采工作对底板的破坏程度。通过采用应力应变法进行底板破坏深度测试,利用混凝土的破坏时产生的极限应变作为判断底板岩层破坏深度的依据,得到综放开采条件下采场底板破坏深度为13 m,为合理评价带压开采条件下8416工作面底板突水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了采用钻孔顸留法固定皮带机头的技术原理和施工地质条件,通过对3种施工方案的比较,采用了以钻孔预留法预留螺栓孔、安装设备后在螺栓孔内浇筑混凝土、固定煤矿井下胶带输送机机头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矿井水害是困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不仅造成大量煤炭资源无法正常开采,导致多种环境负效应,而且还威胁着人员伤亡和生产损失。本文通过介绍瞬变电磁法的概念及勘探原理,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观测系统应用研究技术,通过应用实例论述瞬变电磁法在煤矿井下探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探测底板含水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庄煤矿是1954年开采得老矿,随着矿井开采时间不断延长,资源枯竭成为制约煤矿发展得主要障碍,为了延长矿井的寿命,自2004年良庄煤矿开始回采十五层煤。十五层煤底板下距徐家庄灰岩深度平均23m,距奥陶系灰岩65m,根据邻近的水文观测孔资料分析,徐家庄灰岩水位在-300米、奥陶系灰岩水位在±0米,十五层煤得开采受徐、奥灰突水威胁。因此工作面开采前,必须对工作面底板主要含水岩层(徐灰、奥灰)的含水性进行探测,为工作面得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煤矿底板富水性探测的方法有很多种,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是将成熟的地面瞬变电磁法应用于煤矿井下,在良庄煤矿是一种尝试,2004年8月矿井瞬变电磁作为一种新技术,在良庄煤矿东21513工作面回风巷,首次使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工作面底板富水构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矿井瞬变电磁被广泛应用于后组煤工作面底板富水构造探测。 相似文献
11.
海孜煤矿1052工作面底板下伏太灰岩溶的富水性极不均一,岩溶发育地段灰岩的富含水性较强。为了搞清1052工作面10煤底板灰岩水的富存情况和在工作面内的发育趋势,便于矿方有的放矢地进行防治水工作,我们对1052工作面进行了井下电法探测,并对潜在含富水区段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用相转移法在金刚石表面沉积二氧化钛,探讨了沉积工艺条件.覆层在高温和真空条件下被还原为单质金属钛,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金刚石表面有钛和碳化钛生成.考察了金刚石复合体中金刚石与基体金属之间的结合状况,结果表明沉积了钛涂层的金刚石与胎体金属之间的粘结强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