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无疑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小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无论是社会、家长、还是老师对小学教育非常重视,但是,他们只是把学习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方面,而没有把学生的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多数家长只是盯着分数,孩子的好坏就在分数上。分数高的,自然就是好孩子:分数低的,就是坏孩子,这似乎是一个共识。如果我的孩子学了一大堆知识,但是却不能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运用到生活中,这些知识只是一些赚点门面的装饰品而已。我们的孩子只是一架会说话的机器而已。  相似文献   

2.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  相似文献   

3.
小学高年级时期是孩子一生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期之一,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高年级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家庭错误的养育方式有关.因此,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教育理论和教养方式,为创设和谐的、民主的家庭氛围作出努力,以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金楠 《科技知识动漫》2008,(3):17-17,55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我犯愁了:大部分家长仅仅要求自己的孩子把语、数、英三门主课学好就够了,其余的能丢就丢;大部分孩子平时接触的新事物甚少,知道的歌曲也只是从一个星期两堂音乐课上学到的……所以,只要遇到有创作内容的时候,音乐课堂就成了少数同学的展示课。  相似文献   

5.
王艺 《海峡科学》2005,(8):75-76
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家庭中成人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并拥有终身学习的心理习惯,更加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略述了当代我国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家长的责任以及成人教育对家长进行儿童心理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我校是一所乡镇初中,离城区较近,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长也希望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孩子读小学六年级时,成绩好的孩子家长就到城区进行考察,小学一毕业,就送到了城区,让孩子从小就沐浴城市生活气息,适应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张贵英 《科技信息》2008,(21):282-282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长辈的言行身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新《纲要》将幼儿同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提出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同时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也就是加强家长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意识,让幼儿在渗透教育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学习共同体。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教育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容忽视的特殊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虽然家长都有把子女培养成才的愿望,但往往因教育不得法或家长素质不高而事与愿违.举办家长学校,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优化家教水平,有利于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家庭大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不少家庭也添上二宝,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家长的自身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兴趣班雨点般的投向孩子,小小年龄的孩子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家长也乐此不疲的奉献上宝贵的时间、金钱。不少家长已经忘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长远的影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缺乏的并不是教育方法,而是自身的教育素养。家长自身素养的提升才是教育孩子最关键的部分。基于这些就需要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10.
家长的心理素质是指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状况。它是影响家庭教育实施及其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的学者甚至把它称为“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孩子心理品质的重要前题。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让孩子接触钱、了解钱并学会如何合理使用钱,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美国家长也因此有一套独具特色的金钱教育方法。从零花钱的使用开始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家长尽可能将孩子的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有些地方学前教育小学化、知识化日趋严重,严重违背了孩子成长规律,不利于幼儿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这与当前的教育体制、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家长的观念及社会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以儿童发展为本,关注儿童成长独特的生态特征,实施生命化和生态化的教育,是教育本质属性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课程体系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是其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我国教育把人格健全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心理健康课程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样的措施可以保证中小学有效、持续、规范的开展心理健康课程.除了对小学心理课程充分的重视,还要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理论研究和积累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经验,并且随时对课程进行创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学系统的一个主要环节,但课后辅导也非常重要,它也是教育教学阵地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后辅导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来对学生进行辅导。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位家长以及每位教师。很多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就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其中大多数家长都选择了课后作文教学辅导的途径。下面就是笔者结合对小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小学生目前作文写作的现状进行了简析,同时也提出了几点辅导对策。希望对孩子们提升作文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吴金霞 《科技信息》2011,(27):I0327-I0327
目前的教育现状,导致诸多家长偏向于重视培养孩子的知识、特长等。而忽视了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也忘了要成才、必须先成人这一重要的古训。有的孩子自私、不懂得关心他人等缺点表现得甚是突出,很是令人担忧。古人云:桑树从小扶,充分体现了幼儿期社会性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更应率先把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列为重点教育。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以前的孩子优越多了,不愁吃不愁穿,家长们最感头痛的则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儿童心理研究硕士张金萍最近将搜集到的许多真实例子加以整理,并从中举出几个典型的例子供家长参考。这几个例子表面上看只是日常的生活琐事,但其中揭示了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心理产生深远影响,每一位家长都应当引以为诫。  相似文献   

17.
安娜 《世界博览》2012,(3):76-77
正有太多比中国更极端的家长我见过有的家长在中文课上全程陪读,也听过有的父母连孩子午饭有没有吃饱都不关心。如果你和有了孩子的人谈起他们回国或留在国外的原因,十有八九会听到诸如:"我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回国的","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早就回国了"……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可以真正掌握中文,决定在国内待到孩子小学、甚至初中毕业。因为这个年龄出国,新的语言环境既不会影响他们的中文能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年龄都在6~9岁左右,他们在一起,常会因为各种小事而互相产生矛盾.要么痛哭流涕,要么争执,甚至会打架.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吃亏,教育孩子忍让、逃避或以牙还牙;有的老师会及时站出来,以公正的态度做出裁决.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上两种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9.
虽然家长们都知道孩子今后的独立生活不可缺少自理能力,但是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而不知该怎么对孩子好,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帮做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孩子的爱.因而忘记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事实上,让孩子从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不依赖他人,这既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民主、平等、和谐家庭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作者的亲身体会,分析了身为教师的家长应当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学生一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