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制备总RNA ,RT PCR克隆p16 INK4 cDNA ,测序验证 ,制备探针 .进行PCR产物Southern杂交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p16 INK4 基因第二外显子阴性杂交率为 12 .9% (4 / 31) .原位杂交显示p16 INK4 基因转录阴性率为2 2 .6 % (7/ 31) .结果说明克隆的p16 INK4 cDNA是正确的 ,可用于临床基因诊断 ,p16 INK4 基因变异及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mR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及相应的正常组织进行Rb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显示Rb基因转录的阴性率为16.1%(5/31),蛋白表达异常率为19.4%(6/31)。表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Rb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四种原发恶性肿瘤中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重PCR、PCR-SSCP和序列分析方法,对31例非小细胞肺癌、15例食管癌、12例胃癌、9例乳腺癌共68例原发肿瘤组织标p16进行在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的缺失率分别为16%(5/31)、,20-%(3/15),8%(1/13),0(0/9),2例突变:一例食管癌在第130位氨基酸密码由AGA变为ATA,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异亮氨酸,一例肺癌第140位氨基酸的CGG处的C缺失,导致移码突变,p16基因在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多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目的是构建HPV16 E6真核表达载体,为细胞转染研究E6蛋白和p53Arg或p53Pro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后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奠定基础。应用PCR技术从质粒pSP64-HPV16 E6上扩增出HPV16 E6片断。根据Kozak序列对真核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2条引物扩增出2个HPV16 E6目的片断均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中,构建pcDNA3.1/myc-His(-)A.HPV16 E6重组质粒。研究结果显示: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克隆的基因片段为HPV16 E6 cDNA;建立了pcDNA3.1/myc-His(-)A-HPV16 E6重组质粒。这表明,已成功构建HPV16 E6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HPV16 E6。  相似文献   

5.
毛冠鹿p16^INK4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扩增技术首次克隆毛冠鹿p16^INK4基因第二外显子,DNA杂交和序列分析发现,在307个碱基的第二外显子中仅有5个碱基的差异,同源性达98.4%,p16^INK4基因的第二外显子是高度保守的区域,在其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人胎脑文库中克隆到一条长为1219bp的cDNA,它编码23.4ku的肽链,该肽链与葡萄球菌组氨酰tRNA合成酶N端同源58%,利用human genomic blast可将其定位于20p11.Northern杂交显示胎脑中有一约1.5kb的单一条带,基因芯片杂交分析表明,其在肺癌和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较高,绿荧光蛋白亚细胞定位技术显示该蛋白存在于COS7细胞的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7.
HCV基因分型与血清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CV血清分型和基因分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HCV血清学分型应用ELISA法;HCV基因分型应用型特异性PCR法。结果 1.血清学分型率为52.38%(88/168),其中血清1型阳性率为48.86%(43/88),血清2型阳性率为34.09%(30/88),血清(1+2)混合型阳性率为17.04%(15/88)。基因分型率为54.17%(91/168),其中基因Ⅱ型阳性率51.64%(47/91),基因Ⅲ型阳性率为31.86%(29/91),基因(Ⅱ+Ⅲ)混合型阳性率为16.48%(15/91)。结论 兰州地区HCV以血清1型即基因Ⅱ型为主,其次是血清2型即基因Ⅲ型以及血清(1+2)型即基因(Ⅱ+Ⅲ)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分化与端粒酶激活及抑癌基因p16失活(缺失突变)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应用TRAP、多重PCR、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甲状腺癌与16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P16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端粒酶活性90.48%,高于癌旁组织(P〈0.01);甲状腺癌p16基因外显子2纯合缺失率28.57%,相应癌旁组未检出(P〈0.01);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40.48%,高于癌旁组(P〈0.05);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高于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率。结论端粒酶激活与p16基因失活以及P16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甲状腺癌变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甲状腺癌中p16基因失活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花蕙兰MADS-box基因ChMAD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MADS~box基因保守区结构,设计简并性引物,从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子房中分离和克隆到一个MADS—box基因全序列cDNA(ChMADS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长871bp,含一个编码228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读码框,具有典型的植物MADS—box蛋白结构,由MADS盒、I、K、C区四部分组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另两种兰花的AP3类MADS盒基因蛋白质PeAP3(89%/94%)和DcOAP3A(89%/95%)同源性较高,属于B组AP3基因家族中的paleoAP3基因.RT—PCR和反Northern杂交分析进一步证实其在子房以及花的各个器官中表达,是B组AP3基因家族中具特殊表达功能的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10.
以昆明白小鼠成纤维细胞和胚胎干(ES)细胞作为供核细胞,以昆明白小鼠和日本大耳白兔的MⅡ期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采用核移植方法,构楚了克隆胚胎.在同种克隆中,以ES细胞为供核细胞的克隆胚胎卵裂率明显低于以成纤维细胞为供核细胞的克隆胚胎卵裂率(24.4%相对于56.9%,P〈0.05),1.8%的ES细胞克隆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而成纤维细胞克隆胚胎没能发育到囊胚阶段;在异种克隆中,以ES细胞为供核细胞的克隆胚胎卵裂率(89.6%)和囊胚发育率(18.8%)明显高于以成纤维细胞为供核细胞的克隆胚胎卵裂率(54.2%)和囊胚发育率(4.2%).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有限群的Lagrange定理的逆不成立,因此,n较大时要确定n次交代群An的所有子群或对An阶数的每一个正因数,确定是否存在这个阶数的子群是较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对5-循环置换各次方幂的计算及其研究,构造出了A5的5个12阶子集,并证明了每一个子集都是A5的12阶子群,最后对A5的部分阶的子群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