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娜莎 《科技信息》2011,(31):396-396
元稹是一个很丰产的诗人,悼念怀念妻子的诗留下来的就有三十多首,大概是古人写给妻子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了,他的许多诗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元稹与妻子韦丛的爱情堪称楷模,史上写夫妻感情的诗人很多,但是很少能象元稹这样情深之至。本文从元稹的诗及文入手,探究他的内心世界,论述元稹与韦丛感人至深的爱情。  相似文献   

2.
莫渝的诗凝结着对土地、对家乡的爱,关注现实,贴近人生,他的诗作在海峡两岸传播,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作用;莫渝的诗朦胧而不晦涩,他力图贯穿中西诗歌艺术,取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3.
胡天风同志是位老诗人,他的诗轻浅、自然,平淡中见新奇,作品坚实有力度,富于哲思的张力。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感受生活的深切真实和生命切肤的疼痛。生活触发了作者的诗情,而诗又诱导他醉心于生活,他把浓缩化了的生活思考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传递给每一位读者,让读者感觉到渗透在诗行中诗人感情的潮流,他的诗如一把历经风雨的榔头,在山径野谷中不停敲打,锤炼友谊,善良和爱心,人生坎坷润于和缓的词句中,在这些词句背后  相似文献   

4.
杜甫一生借诗言志抒怀,创作了大量的诗篇。由于他突破一般封建士大夫思想,始终面对现实,讽谕时事,兼济天下,使他的诗具有深广的社会内容。杜诗被誉为"史诗"。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是,现实和理想是不能割裂也是不会割裂的。因此,在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杜诗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但必然闪耀着浪漫主义精神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田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际诗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走向世界的战斗鼓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他的诗篇便在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日本等国翻译出版,并且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评价。《给战斗者》被称为“一部抗战初期最优秀的诗作”,而长诗《赶车传》被赞誉是“一面诗的魔镜”。  相似文献   

6.
宋诗发展到南宋后期已渐趋不振,直到宋亡之际,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登上诗坛,才有一点活气。他们用血和泪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表现了民族的正气,在当时起了振聋发(目贵)的教育作用,也为宋以后的爱国诗开辟了新的领域,这是很可贵的。可是,我们对这一时期的爱国诗人诗作的研究还很不够,象汪元量这样一位较有影响的爱国诗人,人们对他却了解不多。本文试对汪元量的生平,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艺术特点作一粗略论述,以期引起对他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英廉不仅是乾隆朝的一位馆阁重臣,也是其时一位重要的诗人.英廉曾经数度为官天津,期间,登临和饱览了津门许多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创作了诸多风景吟咏、述征纪行的诗篇.这些诗歌抒发了他内心的淡泊情怀,也寄寓着他人生的高远志趣,与他一以贯之的出世精神和隐逸思想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仫佬族新生的鼓手包玉堂是我国第一个仫佬族诗人,也是一个以全部热情扑向生活的勤奋的诗人。他的诗,在仫佬族常青的生活之树上结出了丰满之果,使他成为我国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诗坛上一位有特色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吴彦 《科技资讯》2014,12(17):235-236
英年早逝的天才诗人李贺的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是诗歌苑囿中一朵奇葩。李贺的诗在语言、构思、主题的表现等方面都惊人耳目,外在的语言实际上折射的是他苦楚的心。当然出有诗篇以丰富的想象展示了他远大理想抱负的一面。多舛的命运与建功立业的欲望猛烈碰撞使他的诗具有了历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一王令是北宋诗坛上一位杰出而短命的青年诗人。他虽然只在人间匆匆度过了28个春秋,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王安石对王令的“文学、才智、行义”都推崇备至,寄给他和纪念他的诗文很多。他曾在诗文中一再赞叹:“忆见夫子真奇材”,“卓荦高材独见君”(《寄王逢原》、《哭逢原》)。王令的诗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识度高远”,而且以其雄奇的艺术风格在北宋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西点华人     
过关斩将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位华人,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燕赵大地———河北省的华人,他就是西点的1997届毕业生———郭宏斌。他是西点军校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毕业生。他英勇地过关斩将、顺利毕业。他曾迈着军人的稳健步伐,骄傲和兴奋地从校长克里斯特曼将军手中接过毕业文凭,他又无比荣耀地受到了当时的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三军统帅克林顿总统的亲切接见。在这位大陆华人五彩光环的背后,充满着荡气回肠的艰辛磨练、困顿忍辱和苦尽甘来的感人诗篇。郭宏斌13岁时和他哥哥一起从河北移民到美国。他的父母是1980年从大陆到美国自…  相似文献   

12.
清末忠州李芋仙是一流的诗人,他以其超凡脱俗的诗才纵横中国数十年,诗篇流传海内外。一代文宗曾国藩将其比之太白,上海《申报》谓其汪洋恣不减杜,以“小杜”目之,诗界革命领袖黄遵宪称“忠州李芋仙先生老名士也……虽素未谋面,而叹慕芋老已非一日。”遗憾的是100年来,很少有人研究李芋仙,李芋仙已渐渐被人遗忘,而他是不能被遗忘的。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独创的“无题”诗,旨意幽深,婉转动情,有如一颗颗蓝色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吸引着世世代代的读者。因为只署“无题”,没有点名写的是什么内容,不知其所指,这就  相似文献   

14.
清末忠州李芋仙是一流的诗人,他以其超凡脱俗的诗才纵横中国数十年,诗篇流传海内外。一代文宗曾国藩将其比之太白,上海《申报》谓其汪洋恣肆不减杜甫,以“小杜”目之,诗界革命领袖黄遵宪称"忠州李芋仙先生老名士也……虽素未谋面,而叹慕芋老已非一日。"遗憾的是100年来,很少有人研究李芋仙,李芋仙已渐渐被人遗忘,而他是不能被遗忘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革命史上,许多著名的革命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诗人。周恩来生前是不以诗名的。虽然他在1941年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罪行而写下的那首著名的《千古奇冤》以外,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写过诗。直到他逝世以后,人们才读到他早年的一些诗作。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原来也是一位诗人,一位无论从思想和艺术的高度都是可以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6.
深受西方文化,特别是“剑桥”文化影响的徐志摩无疑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人生信抑只有三个大字,那就是“爱、自由和美”。为了追求理想、欢乐的人生,诗人不惜“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因而,在他的诗中多借用类似于“雪花”的意象-美丽而短暂,仿佛向读者暗示,他的追求从产生之日起,就注定不能实现,那些激情、浪漫无不带有浓重的宿命色彩。  相似文献   

17.
在鲁迅整个创作生涯中,诗歌创作的时间最早,也最长。据现有材料看,他第一首诗写于一九○○年,最后一首作于一九三五年,共写了新旧体诗(主要是旧体诗)六十余题,七十余首。我们可以说,鲁迅不仅是伟大的小说家与杂文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虽然“无心作诗人” ,但“偶有所作,每臻绝唱。”(郭沫若《(鲁迅诗稿)序》)的确如此。鲁迅“高吟肺腑走风雷”的战斗诗篇,反映了时代的脉  相似文献   

18.
张九龄,唐代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是开元唐玄宗朝贤相,又是一位著名的盛唐诗人。《全唐诗》第二册四十七至四十九卷中收集了他的诗作将近二百首,《全唐诗补》也增收了他的几首诗,《文苑英华》除收集他一些诗外,还收集了他两首赋。他的诗作以《感遇十二首》、《杂诗五首》、咏史、咏怀诗等政治抒情诗为主,也写有许多山水纪行诗、送别诗、  相似文献   

19.
杜甫是一位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卓越才能的人,然不为世用,而终成为一代伟大诗人.他生平对于诸葛亮最为崇敬,咏其人、其事、其遗迹的诗篇独多.此篇是他在夔州瞻仰武侯庙时的作品,借物寄慨,自伤明志,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壮志未酬的心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相似文献   

20.
华兹华斯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谱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大多数诗歌都是英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名篇,《咏水仙》更是其诗歌中的精品。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节奏明快、韵律整齐,而且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本文试运用文体学知识来重新解读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