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位于辽东铁、硼成矿带内。以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最为发育,褶皱构造是直接控制本区变质层控铁硼矿的重要控矿条件,其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空间位置,并控制着区内铁矿体的展布特征。该区的铁矿属于火山沉积变质-超变质热液迭生层控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矿-透闪石型,局部有磁铁矿-蛇纹石型和磁铁矿-硼镁铁矿型。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是中国的铁矿资源大省,其中鲁西地区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铁矿类型有沉积变质型、接触交代型、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沉积型、岩浆型等多个成矿类型;其中尤以沉积变质型铁矿、接触交代型铁矿最为重要,是山东省的主要铁矿石来源。在梳理鲁西地区各种类型铁矿时空分布特点、分析典型铁矿床特征、控矿要素及矿床成因的基础上,以地质演化史为轴线,建立了鲁西地区各类型铁矿的成矿谱系。研究表明,在地质演化过程中,鲁西地区铁矿的形成是在海底火山喷发、地层沉积、岩浆侵入、区域变质、构造运动、风化淋滤等地质及成矿作用的高度耦合下形成的一系列地质产物;即在新太古代时期形成了沉积变质型铁矿(如韩旺式、苍峄式、杨庄式和济宁式铁矿)和岩浆型铁矿(如肖家沟式铁矿),在晚石炭世时期形成了沉积型铁矿(如山西式铁矿),在早白垩世时期形成了接触交代型铁矿(如莱芜式、莲子汪式铁矿)和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如朱崖式铁矿)。各种类型铁矿床具有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和多要素共同控矿的特点。在铁矿勘查过程中,应按其成因类型和控矿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查部署,以此促进鲁西地区的铁矿勘查及研究工作整体水平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3.
山东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省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是在综合研究该区航磁异常基础上勘查发现的,该区矿产勘查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对区内成果资料进行系统收集的基础上,对其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并对铁矿成矿过程及勘查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潘店地区航磁特征,该航磁异常可以分为李屯、潘店、大张和薛官屯共4个次级磁异常,其中李屯和大张次级磁异常的铁矿勘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勘查工作表明区内隐伏铁矿体形态较为复杂,可分为接触带赋存式、断裂充填式、层间充填式、裂隙贯入式、捕虏体构造式等。区内成矿地质体为中基性侵入体,与济南、淄博、莱芜地区的中基性岩体近于一致,同属中生代燕山晚期;该区铁矿成矿过程为中基性岩浆侵入到奥陶纪马家沟群碳酸盐岩地层中,在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并形成矽卡岩带,富矿热液在有利部位富集沉淀进而形成矽卡岩型铁矿床。在今后工作中要注重在潘店和薛官屯次级磁异常的勘查工作。区内铁矿勘查流程为系统收集资料→面积性物探测量→综合物探剖面测量→重点异常区查证→找矿预测评价及综合研究工作;找矿工作可采用"地质-磁法-重力-电法-钻探-测井"等综合找矿方法,该勘查流程和找矿方法组合为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提供了勘查经验。  相似文献   

4.
汤涛  张秀  袁士鹏 《科技资讯》2012,(23):143-144
辽宁省凤城市弟兄山镇大南沟位于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地段。以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最为发育,本区铁矿床即位于下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二段地层中。该区铁矿成因类型属于变质火山—沉积型铁矿床,本区矿石自然类型为角闪岩型磁铁矿矿石,矿石工业类型为需选磁性铁矿石。  相似文献   

5.
杨淑红 《科技信息》2009,(28):I0268-I0269
太古代的基性火山喷发形成了富含铁质的原始堆积,经过区域变质作用,成矿物质富集成矿.后期的混合岩化作用和构造活动对矿体进一步的改造最终形成了辽宁省清原县英额门镇转湘湖村铁矿。目前区内工程控制发现铁矿体12条,均呈北西一南东向展布产于斜长角闪片麻岩之中。本文概述转湘湖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并加以分析总结,从而确定该铁矿为沉积变质热液再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角闪石作为赞比亚西北省卢阿玛拉地区基性岩中的主要变质特征矿物,其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对解释该套岩体的变质变形特征和条件具有一定的意义。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角闪石温压计,对该区基性岩中角闪石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温压条件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基性岩中角闪石为铁韭闪石,大部分为变质作用成因,少部分为蚀变和交代成因。通过角闪石温压计计算得出其压力为600~900 MPa,变质温度大约为545~667℃。角闪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表明基性岩的变质程度为绿帘石-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卢菲里安造山运动,是与挤压推覆有关的中压高温型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一九七七年《海南岛西部海西地槽的发现及其对找铁矿的意义》一文的续篇。作者补充了一九七七年后海南岛区域地质调查及找矿工作所获得的最新资料以及闽、浙沿海、粤东、桂东南地区近年来工作的新成果。对华南东角沿海海西褶皱带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及区域变质作用等特征;海西褶皱带的空间展布以及地槽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初步总结。在归纳闽、粵一带上古生界主要沉积变质(或热液迭加)型铁矿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在华南寻找这一类型铁矿的重要性。此外,作者还对华南大陆地壳的演化、海西期花岗岩以及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新洲县东部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成因,阐述了该区土壤侵蚀形式、程度和分布的特点,并应用实地观测资料推导了土壤流失预测方程和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从而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这在鄂东大别山南麓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木盂子铁矿是一处赋存在太古界通什村组变质岩系中的铁矿。铁矿赋存在富含云母的变粒岩中,铁矿直接围岩为含闪石和石英的变粒岩、片岩。含铁层东西延长大于7km,宽700-1000m,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呈近东西向,沿铁矿层断续分布。产状稳定,严格受层位控制。因此分析矿区地质特征,是该区找矿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九星铁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和华南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带,赋矿地层为青白口纪下江群甲路组第二段a亚段。通过收集相关地质资料,以及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镜下观察,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九星铁矿床具有多期次成矿作用特点,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层、区域变质作用、岩性和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对五台山区的磁铁矿区域时空分布与成矿特征、铁矿沉积旋回与形成地质背景、铁矿成矿古地理环境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本区条带状磁铁矿的分布规律和成矿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五台群磁铁矿的形成受火山活动沉积旋回和区域构造控制,探讨了区域性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古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沟西—西官庄铁矿床位于苍山县沟西铁矿区,鲁西隆起区南缘尼山—白彦断块凸起与陶枣断陷盆地之间,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为全隐伏矿床。岩性主要为黑云变粒岩,局部夹磁铁石英角闪岩、磁铁角闪石英岩、黑云角闪片岩等。矿石为低品位的贫铁矿,是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鞍山式)铁矿。通过对苍山县沟西—西官庄铁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分析,总结其成矿规律,对进一步寻找沉积变质铁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庞尔成 《太原科技》2011,(2):102-104
通过对该区矿体赋存规律、矿体规模、厚度的变化及矿石物质组分、品位变化等的研究,初步确定宏山铁矿为一中型铁矿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今后该区铁矿石的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明甘肃边沟铁矿的成因,分析了研究区构造特征及赋矿地层特征,测试矿石的主要成分,了解了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Fe元素的来源,同时对铁矿岩类型做了研究。研究结论:边沟铁矿是原生沉积形成叠加后期的火山、岩浆、区域变质等作用进一步矿化而形成铁矿床。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多次开展的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蜀南地区煤炭以无烟煤为主,与沁水盆地类似,其煤层变质程度高,吸附能力强,含气量高,蕴藏了大量的煤层气资源。为了进一步查明蜀南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其资源潜力,根据该区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煤层气参数井资料,从煤层分布特征、煤质特征、孔-裂隙发育特征、含气性特征及等温吸附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煤储层特征,对储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蜀南地区龙潭组煤变质程度高,属于无烟煤;兰氏体积大,含气量高,气体质量好,含气饱和度高,兰氏压力小,临界解吸压力小、地解比偏低。综合评价显示该区煤层气储层质量较好,资源潜力大,但开发难度较大,尚需适宜的开采技术。建议选择长宁-叙永区块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探索煤层气勘探评价方法及有效的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16.
小清水铁矿赋存于长城系桦树沟组,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建造.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矿石品位较高,矿体规模较大,层位稳定为特征.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长城系桦树沟组地层为寻找该类型铁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7.
张密刚  王雅平 《科技信息》2009,(29):I0739-I0739,I0782
鸡南铁矿床产于深变质的太古界基性火山岩——沉积岩(鞍山群鸡南组)建造中,矿体与变质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类岩石关系密切共生。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铁矿类型,地层标志、地面磁异常标志及地表矿体原生露头与铁矿转石是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王多海 《甘肃科技》2013,(19):30-33,76
北大河铁矿位于北祁连西段,柳沟峡一小柳沟元古宙、加里东期铁铜钨铅锌钼金成矿带,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与区域内桦树沟组含铁建造形成的铁矿床在沉积环境、含矿岩系特征、铁矿石厚度变化规律、岩相变化规律及主要铁矿石特征方面对比,认为本矿床为北祁连西段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洪水河铁矿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进一步论述都兰县洪水河矿铁矿体在空间上为一个铁矿层,层位稳定,其延伸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莲山铁矿属沉积变质型“鞍山式”铁矿床,赋存于鞍山群城子坦组二段的片麻岩中。是经过漫长的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使原岩当中的铁质渐离,伴随着区域构造作用所形成的铁矿床。矿体规模属小型,个数较多,变化一般,品位及厚度较稳定。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黑云母、斜长石为主。矿体呈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产出,均为埋藏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