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隐睾继发睾丸癌患者资料,总结隐睾恶变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分析15例隐睾继发睾丸癌患者资料,年龄21~56岁,平均36.6岁.其中,腹股沟隐睾6例,腹腔隐睾9例;左侧5例,右侧7例,双侧3例.临床分期Ⅰa:4例、Ⅰb:5例、Ⅱb:3例、Ⅱc:2例,Ⅲb:1例.其中,5例已行隐睾牵引复位固定术(双侧1例),复位固定与发现睾丸癌间隔14~26 a,平均22.2 a.结果 6例腹股沟隐睾睾丸癌行根治性切除.9例腹腔隐睾肿瘤中,肿瘤根治性切除6例,根治性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2例,1例因肿瘤严重粘连行姑息切除.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13例,精原细胞瘤合并胚胎癌1例,胚胎癌1例.15例患者中1例行严密监测随访,未行进一步治疗,14例行术后放疗,其中合并胚胎癌者及姑息性肿瘤切除术者同时予以化疗.9例随访6个月~9 a,平均3.7 a,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征象.结论隐睾发生肿瘤的概率大于正常睾丸,隐睾应及时治疗并终生随访;隐睾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多为精原细胞瘤,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00年4月至2007年5月收治大理地区12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Nevin Ⅰ期1例,Ⅱ期2例,Ⅳ期2例,Ⅴ期7例.1例Ⅰ期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存活期超过三年;2例Ⅱ期行根治性切除术,存活期超过3年;2例Ⅳ期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1例存活期低于3年,1例正在随访(<1年).在7例Ⅴ期患者中,3例放弃治疗,1例仅行对症治疗,1例行胆囊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仅行探查 腹腔灌注化疗药(顺铂 5-FU),1例行胆囊、胆总管切除;其中5例存活期均未超过15个月,另外2例正在随访(<1年).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与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应有效提高其术前确诊率和根据病理分期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乳腺癌病人62例,年龄在21-72岁之间,平均年龄44±13.2岁.其中Ⅰ-Ⅱ期病人22例,Ⅲ-Ⅳ期病人40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另设40名健康妇女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0±12.5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以扁桃体及舌体大小为基础的临床分期及悬雍垂腭咽成形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2001~2004年在我院收治的33例资料完整、实施UPPP手术并有随访记录的OSAHS的病例资料,参考2002年Friedman分期标准,按扁桃体大小和舌体大小将其分为Ⅲ期,1期为舌体Ⅰ或Ⅱ,扁桃体Ⅱ或Ⅲ;2期为舌体Ⅲ或Ⅳ,扁桃体Ⅱ或Ⅲ;3期为舌体Ⅲ或Ⅳ,扁桃体0或Ⅰ.经UPPP手术治疗后疗效根据比较各组成功率.参考国外资料,根据AHI降低的程度将疗效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种结局,术后AHI较术前降低≥50%,且AHI<20次/h,症状明显减轻者为手术成功;余为失败.并就病情严重程度和体重指数对术后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及问卷调查结果示:1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1.8%,2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为41.2%,3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为0.1期患者UPPP术后AHI对比术前有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2期和3期患者术前术后AH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UPPP手术疗效与OSAHS患者术前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BMI<30 kg/m2的患者UPPP手术疗效较好.结论根据舌体大小和扁桃体大小的临床分期可决定UPPP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介入治疗是宫颈癌综合性治疗中有效辅助方法,介入灌注化疗 栓塞治疗中配合做好各项护理,不但可以保证各种治疗手段顺利进行,提高疗效,而且还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我院对2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前的介入灌注化疗 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3年4月-2006年4月,我院对22例经术前评估为宫颈癌手术切除难度较大及不宜手术切除的患者进行了介入灌注化疗 栓塞,年龄28~52岁,平均42·3岁。病理证实鳞癌18例、腺癌4例。其中Ⅰb期9例、Ⅱa期8例、Ⅱb期…  相似文献   

6.
自1990年1月至1998年1月,我院行心脏直机手术737例,其中二次开胸止血者8例。总结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5-58岁,平均23.2岁。先天性心脏病5例,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而缺损1例,法鲁氏四联症1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主动脉符替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双瓣管技术1例。心功能Ⅱ级3例,Ⅲ缓4例,Ⅳ经1例。出血部位:胸骨出血2例,钢丝孔出血2例,胸腺血管分支出血1例,右心房切口出血1例,无明显出血都位2例。二次开胸时间均在手术后12小时内。本组病例均在常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7.
淋巴转移是结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有资料证明,在手术切除的缩肠癌标本中约40-60%已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1]。96年开始,我院开展了给肠癌根治术中,浆膜下注射美蓝染色淋巴结染色技术,估计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结肠癌根治的范围。减少了手术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选用1996年9月至1997年9月间的9例结肠癌病人。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回盲部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2例。本组病例全部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均回报为结肠癌。其中管状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常温下部分脾脏切除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张家川县第一人民医院自1988年以来,外科尝试开展脾脏部分切除术81例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及病理性脾脏疾病,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1例患者,行脾上极切除25例,脾下极切除36例,半脾切除20例;术中出血量约150ml.手术后有2例因再次出血行残余脾脏切除,1例因发生脾坏死再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分析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8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发癌55例,含肿瘤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Ⅰ期和Ⅱ期37例,Ⅲ期和Ⅳ期18例,另复发癌26例.随访时间3~72个月,分析24项可能与术后生存期有关的因素,探讨与患者预后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
我所从1997年5月-1999年12月在纤维内窥镜导引下应用沙氏扩张器,对87例门诊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进行了扩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初步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87例均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8例,年龄38~72岁,平均56岁。出现狭窄时间3月至3年不等,平均14月。按照临床表现将吻合口狭窄程度分为:0级,能进各种饮食;Ⅰ级能进软食;Ⅱ级能进半流;Ⅲ级仅能进流汁;Ⅳ级不能进食。结合X线、内窥镜检查,本组病例Ⅱ级43例,Ⅲ级34例,Ⅳ级10例。1.2扩张…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84岁,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天,于2003年3月8日9Am入院,既往高血压史1年。查体:血压20/12KPa。神清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右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Ⅳ级,病理反射未引出,CT示:左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于当日3Pm输完第1组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分析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9年2月~2004年5月本人所在医院接收36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20例,患侧腺体部分切除术8例,患侧腺体次全切除术5例,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3例。首次手术后的病理类型:乳头状癌32例,滤泡状腺癌3例,髓样癌1例。根据外院手术治疗资料及我院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CT检查结果,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再次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者6例,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功能性颈清扫术27例,患侧复发病灶切除术2例,对侧甲状腺切除+对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例。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癌残留的18例(54.5%),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癌20例(71.4%)。随访至今均生存。结论甲状腺癌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残癌率高,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乳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乳癌根治术是目前对乳癌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乳房是女性标志之一,乳癌根治术对许多妇女来说被认为是对其女性气质的一大威胁。加之手术切除组织多,伤口创面大,所以高质量、有计划的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31例行乳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1临床资料2000年5月至2004年10月,本院普外科行乳腺癌根治术31例,均为女性,年龄22~56岁,平均39岁。Ⅰ期无腋淋巴结转移1例,Ⅱ期有腋淋巴结转移25例,Ⅲ期5例。术前主要临床…  相似文献   

14.
总结分析1980年1月至2001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角膜缘肿瘤25例,结果表明:良性肿瘤21例,其中20例为14岁以下儿童,分为角膜缘皮样瘤与角膜缘皮样囊肿2种;另1例为角膜缘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本组仅有的5例中老年患者中4例为恶性肿瘤,分别为恶性程度极高的角膜缘恶性黑色素瘤及角膜缘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Ⅳ型胶原与子宫颈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宫颈浸润癌进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Ⅱb-Ⅲa期子宫颈癌基底膜断裂或缺损明显多于Ⅰ-Ⅱa期(P<0.025)。早期子宫颈浸润爆发生淋巴结转移组其基底膜断裂或缺损程度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05)。结论:子宫颈癌浸润破坏基底膜程度与临床分期有关,Ⅳ型胶原表达越差分期越高。早期宫颈浸润癌Ⅳ型胶原表达差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由此可做为判断子宫颈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曹学文 《甘肃科技》2001,17(3):33-33
心包内处理肺动静脉及部分左房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目的就扩大肺癌手术的适应症,增加肿瘤的切除率,使某些病情重的病人获得手术机会,得以延长生存时间。自1990年6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共手术36例。全部病例经手术切除而临床治愈。1 临床资料男27例,女9例,年龄36-62岁。影像诊断学分类:肺癌均为中心型。左肺22例,右肺14例。鳞癌17例,腺癌12例,大细胞癌1例,小细胞癌4例,腺鳞癌2例。胸部X线片显示:肺门肿块均>3cm×3cm。纤维支气管镜析查:癌肿侵及主支气管,主支气管狭窄,部分堵塞12例,支气管腔被癌肿堵塞并肺叶不转9例,支…  相似文献   

17.
总结气管、支气管肿瘤的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75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36例气管、支气管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18例为气管袖状切除(气管节段性切除);气管侧壁大部分切除缝合术1例;上叶支气管袖式切除成形术13例,(其中1例左上叶切除同时行左肺动脉袖式切除);中间部支气管部分切开肿瘤摘除2例;肺叶切除术2例.结果:神经纤维瘤4例,腺瘤17例,脂肪瘤2例,类癌3例,鳞癌2例,腺癌1例.乳头状瘤5例,气管平滑肌瘤2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气管、支气管原发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乳腺纤维瘤属乳腺良性肿瘤,临床上一旦确诊往往在门诊手术室给予乳腺纤维瘤局部切除治疗。本院门诊手术室在2007年1月-12月共行该手术98例。现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8例均为女性,年龄15岁~45岁,平均年龄28岁。1.1手术方式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后行乳腺纤维瘤局部切除术,切除之标本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我院应用单切口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例患者4男2女,均为农民,年龄25~58岁,平均42岁,患者均因单侧或双侧腰部胀痛不适反复多年就诊,镜下均有血尿,行KUB IVP及双肾CT确诊。其中一侧双肾结石,另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结石2.5cm×1.8cm~1.2cm×0.8cm大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全身显像结果与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关系.方法对20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行常规全身骨显像.其结果与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对照.结果Ⅰ-Ⅱ期患者骨转移发生率0例(0%),Ⅲ期患者8例(9.5%),IV期患者105例(89.7%),总转移率为54.1%.其中鳞状细胞癌(34/92),腺癌(33/60),大细胞癌(26/33),小细胞癌(21/34);多发转移(3处以上)63例,少发转移(2-3处)37例,单发13例.结论Ⅲ-Ⅳ期肺癌患者应实施常规骨显像,以免漏诊骨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