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河流域地跨豫、皖、苏、鲁四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要地。2000年以来,淮河流域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三次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产业结构仍然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就需要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及时的分析,适时的调整.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内蒙古产业结构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调整内蒙古产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世莲  何容  胡向甫 《科技信息》2013,(18):107-107
<正>一、涪陵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主要特征(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明显,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直辖以来,涪陵区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区三次产业比由1996年的17.3:45.5:37.2调整为2011年的6.69:62.10:31.21,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小幅下降、"二、三、一"稳步发展的演变趋势。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已由1997年的5.5:58.9:35.6调整为2011年的2.3:73.6:24.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也相应地由0.8:8.8:5.3调整为0.5:15.1:4.9。(二)就业结构调整趋于合理,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功能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4.
宜宾市经济发展综合优势分析及战略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宾市地处川、滇、黔、渝4省市结合部,经济区位条件优越,是长江产业带西延的最优增长极。区内资源配套组合优势明显,开发利用潜力大,是宜宾市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宜宾市支柱产业迅速崛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未来宜宾市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以建设大基础为突破口,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开放型区域经济,实现经济总量超常规、跨越式增长,加强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协调。特别是西部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收益远低于东部地区。就东、西部地区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有关数据建立动态规划模型,并进行了分析,提出西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只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才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其中产业结构的变迁是衡量经济发展是否发生质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运用Shift-share方法对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竞争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保持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根据常州市三次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三次产业比重与城乡收入比的关系,用SPSS软件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三次产业比重与城乡收入比不具有偏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因素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结构与配置既是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关键指标,又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劳动力和产业结构现状及特点,从劳动力的结构效应和知识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劳动力因素对产业演进的影响,提出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对现阶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曦 《科技信息》2011,(17):I0148-I0148,I0110
本文以凉山州彝族自治州为例,以产业结构为切入点,根据其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建立起产业结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计量经济模型。根据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提出了在新的发展时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以做到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实现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 ,独特的区位和一定规模的经济技术积累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地区产业结构集中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是该地区经济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发展道路选择等重大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产业结构调整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1 1 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 从 80年代初以来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原因之一在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大理市产业结构调整及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喜洲以旅游业、建筑业等为龙头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镇特色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现状、发展模式及成果对大理白族地区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喜洲模式"证明,民族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坚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必须依靠特色取胜,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曲靖作为一个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经济大市,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为此,应通过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内部结构、节能减排、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城乡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优化经济发展动力等六项具体措施,积极有效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技》2020,(4):39-47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资源型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2008—2017年相关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SCM)关于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被设立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核心区设立在较短时期内促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长期的效果并不显著,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促进效果,因而需要采取更加合理的市场配套政策措施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经济实力;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增长.本论述在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基础上,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学》2016,(4):624-628
地区金融业对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基于1978—2014年数据,运用VAR模型,对辽宁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发展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业的发展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与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支持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积极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推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不同,会导致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式不尽相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合理快速发展.最后指出理论提炼不足、方法简单与资料来源单一、研究内容的层次和广度不够是目前产业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地区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析两个方面对安泽县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安泽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且三产结构内部也不合理,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孔祥林 《科技资讯》2009,(12):217-217
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领域实现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就是要改变传统经济发展的思维与模式。而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关系循环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立足于循环经济的理念,从三个方面对产业结构加以优化,以做到产业结构和布局同时兼顾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环境的生态安全、经济的绿色增长,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的升级调整。"十五"期间,恰逢西部大开发政策实行期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三次产业的划分,接下来从三次产业结构产值、三次产业产值在GDP所占比重以及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分布对"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随后,本文将"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进行了对比,找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宗鱼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5):64-65,13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所在,其对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棘手的“三农”问题,扩大内需,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完善机制,实现陕西城镇化建设在创新中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