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北极是一支易碎的“体温计”,时刻诠释着气候变化的现实。这种现实毁灭过她曾孕育的人类早期文明,如今又威胁着现代文明。北极见证过人类的信念和坚强,感动过人类的友爱和互助。时下在通向哥本哈根的道路上,北极正期盼着抛弃陈见和私利的人类去拯救自己。  相似文献   

2.
耿彦波 《太原科技》2007,163(8):1-2,5
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是新世纪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十分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明确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和文明发展的道路,明确了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征程的接续奋斗,成功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价值追求取代了西方以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价值理念,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突破了西方“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迫切需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工业化道路,是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基础文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是校园公德和文明礼仪等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和实现手段,并具有规范性与评价性;广泛性与持久性;实践性;自律性与他律性等特点。捂此,提出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儒家伦理是建立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基础上,其人伦关系表现为爱有差等的特殊主义;基于人性善,儒家把圣贤君子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可以说,重私德轻公德的儒家文化只适合于农业文明时代,而不利于只有普遍意义的、适合工业文明时代需要的社会公德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和”的理念与中华民族与生俱来,“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华夏文明的精髓。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和谐世界”的倡议,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徐青 《世界知识》2013,(20):45-47
2013年9月初,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为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的弊案,“关说”“法务部长”、“检查总长”的弊案彼媒体曝光,马英九在第一时间祭出开除其党籍、撤换“立法院长”的重手。这是马英九与王金平继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2008年“总统”选举党内提名竞逐之后,两人第三次开战。  相似文献   

9.
儒家伦理是建立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基础上,其人伦关系表现为爱有差等的特殊主义;基于人性善,儒家把圣贤君子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可以说,重私德轻公德的儒家文化只适合于农业文明时代,而不利于只有普遍意义的、适合工业文明时代需要的社会公德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陆波 《科技信息》2012,(32):243-243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不同的办学类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取得一线生产工作经历,提高职业素质与专业实践水平,走出产、学、教一体化的教学之路。使学生在某一方面拥有实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使他们迈出学校就可以进入岗位开展工作。实现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燕 《科技信息》2011,(36):409-410
“以人为本”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论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和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文学”绝非一个望文生义的时间概念,其文学史意义在于可以借助它从当代文学清晰地划分出“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和“新世纪文学”等三个不同历史时段。这对于我们理解和阐释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历史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历史起源来看,“新世纪文学”与“新时期”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一个“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命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道德道德理论中,义利关系问题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义利关系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层面。首先,指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或者说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其次,因为“义”本质上代表着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利”代表着个人利益的要求,所以义利关系是公利与私利的关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公利与私利的关系,仍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今天必须正确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是坚持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它是为了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究竟怎么走”的问题,是为了化解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与负面效应的矛盾,是为了抵御西方“西化”、“分化”的图谋。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财富公式非常著名,他解释了财富的来源:“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才能=财富”。其实,最初在西方经济学之中,并没有企业家才能这一条,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的三要素是资本、土地与劳动。微观经济学则认为,在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时,可以多用资本少用劳动,也可以多用劳动少用资本。  相似文献   

16.
孝道是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进程中一个共有的文化现象,由于中国私有制不发达,在进入文明社会时走的是“家”“国”合一的“维新道路”,逐步确立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奴隶制宗法等级制度,孝道就是基于此而得以发展,既要“事死”也要“事生”,并且服务于宗法等级社会的需要而逐步伦理政治化了。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的思想独树一帜,特别是其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当代教学影响较大。研究诠释了“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内涵,从三个方面结合幼儿园教学和儿童发展的实际与特点着重论述了“最近发展区”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一是把握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二是提供支架式教学;三是创设有利于儿童解决问题的情境。  相似文献   

18.
基础文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是校园公德和文明礼仪等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和实现手段,并具有规范性与评价性;广泛性与持久性;实践性;自律性与他律性等特点。据此,提出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闻禄 《小学科技》2009,(11):12-13
如果我问你:“每天放屁吗?”你可能会不好意思回答。其实,放屁是人人都有的生理现象,我们不必为此感到难为情。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泽列诺多利斯克市设计局在统一平台上打造的21632型“龙卷风”级沿岸隐形战舰家族,是俄海军舰艇制造业中的一朵奇葩。这个系列的战舰虽然尺寸、吨位、级别不大,但是它设计独特,性能优越,威力巨大,可与轻型护卫舰相提并论,能执行广泛多样的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