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5月19日至22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关帝庙建庙610周年庆典活动在东山县铜陵镇隆重举行。其间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东山县人民政府等主办,台湾宜兰礁溪协天庙等协办的海峡两岸关帝文化学术研讨会也适时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大、山西、湖北、台湾、福建等地专家学者65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并提交论文50余篇。本刊编委郑搞老师及我院邓文金、黄耀明老师应邀与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此次学术研讨会就关帝崇拜现象、关帝文化的内涵以及关帝庙的演变和特,权等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认为关公因他生前的神勇忠义备…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22,(1):36-45
闽南关帝信俗仪式包含着意蕴深厚的仪式内容,其中歌仔戏“三出头”仪式舞蹈融合了闽南传统傩仪、戏曲与现代元素,其音声舞律形态是儒家思想以“礼”为核心的舞蹈表达。漳州文衡殿“三出头”仪式舞蹈作为“人—神”时空场域的符号载体,将关帝“忠义仁勇”涵化在其表演程式、角色扮相、主题动作、舞蹈场图之中,通过舞蹈之“礼”的表达呈现出儒道之“礼”,二者相互辉映,共同呈现了闽南民众“以和为美”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圆融祥瑞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泛灵论”意识状态下的原始先民对以太阳为核心的天地、日月、山川、河流等崇拜构成了原始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太阳崇拜是原始人类自然崇拜的核心。屈原《天问》之“天式纵横,阳离爰死?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中的“阳离”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及的日中神鸟,其原型则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太阳黑子”这种自然界天文现象的幻想性解释。从人类文化学角度考察,“阳离爰死”神话反映了古代神话英雄的征日行为,寓含了南楚民族先民的太阳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颜色词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一样的。一、中西方对红黄二色在情感上的差异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帝王之色"。这体现了古代对地神的崇拜,渊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至今,黄色仍是古老中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甚为崇拜,视之为神灵,对他们进行祭把和祈祷,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天神、地抵和人鬼的神灵系统。传统文化中的两支主干儒家和道家虽说在鬼神观上存在差异,但对天──帝──玉皇的信仰上又有其共性。以玉皇信仰为楔入点,考察探求儒道的同异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一、儒教对“天”‘上帝”的信仰诚然孔子早就提出“近人事而轻鬼神”的看法,《论语·雍也》曰:“敬鬼神而远之”,但孔子也言天,《八》云:‘如在,祭神如神在”。“四书五经”是儒者们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不…  相似文献   

6.
诺亚的方舟     
1∶1起初,神创造天地. 1∶2奇点是空虚混沌,一切物理定律都还不适用. 1∶3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就把光速设定为299,792,458米/秒,并让之永远不变,不因参照系的改变而改变. 1∶4神称,波长范围在0.77~0.39微米之间的光为"可见",称这个区间以外的光为"不可见".  相似文献   

7.
《漳州师院学报》2021,(1):41-49
闽南和台湾关帝祭典仪礼承载着弥足珍贵的闽南传统舞蹈和中国古代乐舞文化遗产。立足田野调研,借鉴民俗学、音乐舞蹈学与人类学研究方法,阐释闽台关帝信俗仪式雅乐佾舞的本土化承继与多元一体的雅俗交融共生结构,解析仪俗舞蹈的闽海色彩与创新特质,诠释其蕴含"忠义"符号的儒学文化内核,以期为闽台传统乐舞的传承创新和两岸亟待复兴的祭关乐舞交流建构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8.
在林则徐的仕宦生涯中,敬天爱民是他始终奉行的处世理念.林则徐谨守官方祭祀礼规和传统习俗,祭祀是林则徐政治生涯及日常政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为百姓祈雨祈晴祭祀城隍神、纠察司隍神、观音菩萨、北方明神及西岳华山之神,为虎门硝烟祭祀海神妈祖,为教化民众祭祀各路先贤.作为封建社会的名吏,林则徐更多的是借助祭祀替百姓祈福,为民请...  相似文献   

9.
汉语数同通常表示数目、序数、分数、倍数、概数,然而“说一不二”、“挑三窝四”、“五鸡子六兽”、“乱七八糟”中的数词传递的却不仅仅为数概念,而是另有蕴意,且因意义较虚而被称为“虚数”。漳州方言语汇里也有这样的虚数和数词词语,统考之,其“数”义或淡化,或虚化,或转移而它指,被看作玄奥,深邃、晦涩的等义词。由于数词是多种“致密”因素凝结成的密码集成块,要破译它,就必须找到相应的“密钥”和线路。目前已知的“密钥”有“数崇拜”和传统文化诸现象*,它们蚕儿吐丝般将一个个数词词语裹入了“密码茧”,让人化解不开…  相似文献   

10.
阮大铖是明末学养深厚,才华出众的诗人、戏曲家。虽人品不端,气节有亏,但创作成就颇高。在其留存的两千首左右的诗歌作品中,除写山水田园、志时咏物题材外,怀古也是其中具有创作特征的内容之一。他对帝王将相成败得失的回顾和审视,表现了一种厚重的历史反思意识;对陶渊明、李白等诗坛巨星的崇拜与仰慕,体现了自己希图以诗名世的人生价值观,反映出作在人生逆境中处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矛盾徘徊的特殊心态。  相似文献   

11.
福田雷沃谷神D200系列履带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是在福田雷沃谷神D180基础上通过加大发动机功率、加宽割台、增大粮箱,以及采用鱼鳞振动筛清选装置、新型永康加强型驱动桥和临工大扭矩驱动桥开发的新产品,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清选性能、实用性能和使用可靠性,降低了劳动强度。该产品定位于中高档次产品,目标市场为稻麦轮作区,用户群体为广大农户和农机专业户的当地作业。  相似文献   

12.
如学术界所公认,盛唐诗与中唐诗有很大差别,而大历诗风,正是盛唐到中唐的过渡。大历诗风的代表是“大历十才子”,十才子的颌衔人物是钱起。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个诗人,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研究;其诗集,千百年间竟无一个为之作注。终于,我们看到王定津先生的《钱起诗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在近年来出版的大量古籍整理中,这部书是有它的特色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是融研究、考证、校注为一炉。先说研究。对钱起诗向未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贬的说他“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离。风调相高,稍趋浮响。”①褒的说…  相似文献   

13.
绘画作品中,形与神何为重?这是历代画论十分关注的问题。从创作角度看,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形神兼备的绘画作品。形神兼备、形神统一是中国绘画的审关理想追求。形与神之间的相互统一,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回顾了中国高教史,论述了中国文化变迁,归结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若干特征,据此分析了专制社会中人治文化、崇拜权力权威的文化的制度根源,以及科举制度对民族创造灵性的扼杀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音乐开始之初,音乐就有两类娱乐功能:娱神和娱人。两汉时代乐府诗的主体是雅乐作品,这是娱神功能在后代的体现;魏晋乐府诗从表演体制上来分析,有明显的世俗享乐主义特点,这一时期乐府诗的功能指向是娱人。  相似文献   

16.
降糖口服液     
降糖口服液糖尿病是世界三大疑难病症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很大负担。我国采用中西药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对病人来说很水方便。由河南省神箭保健品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神箭牌降糖口服液,利用优质苦乔麦...  相似文献   

17.
吾国思想变动剧烈之时代,厥惟先秦与近百年,而最应辨析者莫过“科学主义”、“民粹主义”二端。曰科学主义者,持狭隘之工具理性为准衡,然则正心诚意之说,慎独中行之诫,一弃之通衢,人心危亡,系于一线。曰民粹主义,则以平等哲学抗论孔子等差之义。则必舍贤而从众,初则为价值堕落,文化衰亡,继则为泰半之横暴。而笼统言之,其能匡圣学未逮之擅场处,一曰现代启蒙精神,二曰自由民主意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还,西潮渐退,儒学复兴,反思五四,重省传统文化之举,蔚为风尚。至公元二〇〇四年甲申,《甲申文化宣言》指出“捍卫世界文明之多样性”、“保护各国、各民族之文化传统”、“实现多种文化形态之公平表达与传播”等,言二十世纪之诗,亦当至此而作一结束也。  相似文献   

18.
词之兴于唐,盛于两家,体现了其由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曲折历程。其间,存在一种普遍且颇有意味的现象,即“娱宾而遣兴”(宋陈世修语)。它表明了词体独特的娱乐功能,也传达出时人对词之普遍观念。若对此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当不无裨益。一、娱宾遣兴──宋人普遍的词体观念词源于民间,《云语集杂曲子》可以为证。观其所写,可知词仍具“饥者取其食,劳者歌其事”之精神。及文人染指,遂由民间而宴席,其娱宾造兴之用因之显现出来。后蜀欧阳切《花间集序》云:“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增.不无清绝之辞,以…  相似文献   

19.
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高等教育体制也是经过不断变革与创新而形成的。由于不同的国情和化传统,这种变革又具有各国不同的特色,对之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能够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由漳州市历史学会和我院闽南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玉皇崇拜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元月8日在我院举行。漳州市政协主席林碧华、副主席张国举及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郭俊次博士、台湾宜兰县草湖玉尊宫管委会李炳南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我院副院长罗萤致开幕词,会议由漳州市历史学会会长、本刊编委郑睛主持。此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2篇,从各个方面论及了玉皇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的论及玉是文化的源起及渊源,其角度分别有考古发掘、史籍记载、民间崇拜和心理思维等;有的论及了玉皇文化与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