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道残余结石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1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道残余结石发病的原因较多:术前检查不完善,胆道结石部位不明确;缺乏完善的术中检查设备;探查取石不细致;术后胆汁淤滞再次形成结石.结论 充分的术前检查、先进的检查设备、细致的术中处理可减少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道残余结石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1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道残余结石发病的原因较多术前检查不完善,胆道结石部位不明确;缺乏完善的术中检查设备;探查取石不细致;术后胆汁淤滞再次形成结石.结论 充分的术前检查、先进的检查设备、细致的术中处理可减少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探讨胆道结石手术中常规使用胆道镜检查在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率的作用。使用了胆道镜检查,并结合运用常规胆道取石方法,通过比较病人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得出病人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为8.7%,与传统的胆道探查取石方法相比明显降低了胆道残余结石率(P<0.01),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术中纤微胆道镜对降低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现将我院1999年-2004年收治的术前B超未提示有胆总管结石和扩张的胆囊结石病人1452例,其中70例作术中经胆囊管纤微胆道镜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86例检查完善、诊断明确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规则性肝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86例患者根据术前检查确定的结石部位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肝切除术式,术中均使用了胆道镜.本组患者死亡率为0,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15.12%,主要为胆瘘5例(5.81%)、膈下脓肿3例(3.49%)、切口感染5例(5.81%).术后残石8例,残石率为9.30%.术后追踪5年,结石复发15例,复发率为17.44%.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减低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胆道术后遗漏或再生结石的发生率,据Burhenne报告在3.1~28%之间,国内刘国礼等报告,经取石后残余结石发生率为30.7%,我院普外科统计,该发病率亦为32.9%,它是胆道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我科1975—1985年间,对21例胆道残余结石患者施行了胆道再次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胆道结石再手术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胆道结石取石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总结了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52例胆道结石术后症状复发再手术患者的既往手术史及随访情况.结果52例再手术患者中既往手术史包括单纯胆囊切除20例,胆囊部分切除5例,胆囊切开取石1例,胆囊切除 胆道探查、T管引流20例,胆肠Roux-en-Y吻合3例,肝左叶部分切除2例,EST 1例,结论胆道结石的术后复发,与结石的部位、胆道的病理改变、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的合理操作、术者的经验、探查指征的掌握、病人的全身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及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5年间我院1 200例行胆囊切除术后再出现临床症状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症状复发的原因有Vater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水肿、狭窄、硬化者46例(37.1%);胆囊窝积液、胆囊管过长或胆囊床瘢痕28例(22.6%),胆总管结石12例(9.7%),肝内胆管结石9例(7.3%),两处同时有结石6例(4.8%);胆总管狭窄8例(6.5%),其中胆总管上段狭窄6例,胆总管下段狭窄2例,狭窄段长0.6~2.7 cm;残留胆囊管过长9例(7.6%),平均长度为1.0~4.8 cm;胆管炎、胆管扩张及并发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及壶腹部肿瘤6例(9.7%)。结论: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复发原因以胆道结石残留为主,降低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复发应完善术前检查,术中细致探查,减少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肝胆管结石疗效。方法:对我院1995年10月至2001年10月间术后用纤维胆道统治疗肝胆管残余结石65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取尽结石60例(92.2%),5例残石未取尽(7.8%)。结论:在肝胆管结石症的外科治疗中,纤维胆道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术后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术后难取性胆总管结石14例,在术后3个月及以上,采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明确结石,并使用钬激光碎石,使用网囊和注水冲洗清除结石。结果:14例均取石成功,术后无胆道壁损伤及穿孔、出血。结论:使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具有经济、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为难取性胆总管结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急性胆囊炎胆道扩张行单纯胆囊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来急性胆囊炎伴胆道扩张43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均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无一例行胆道探查术,其中31例,术后B超随访6—12月,未发现胆总管异常;结论:急性胆囊炎伴胆道扩张应慎行胆道探查术。对术前B超检查胆总管无结石,术中胆总管未扪及异常,术中胆道造影阴性者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镜微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双镜微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30例,开腹手术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双镜微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手术,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的手术时机,抗生素治疗和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5月至2008年7月二院收治的142例ACST患者的手术,经十二指肠鼻胆管引流术(ENBD),抗生素治疗和术中胆汁细菌学培养术治疗等情况.结果死亡4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1例.手术治疗137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10例,术后40例次出现并发症.ENBD治疗18例均治愈.术中胆汁细菌学培养123例,108例培养阳性,培养出细菌98株.结论ACST病人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手术.ENBD创伤小,胆道减压效果确实,亦为择期手术创造了条件,术中胆道镜对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十分重要,而细菌学培养对指导抗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予以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计算机表法对将我院2010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将实行传统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各项数据差异予以对比.结果:实验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T管拔管时间以及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对比分析显示意义(P0.05).结论:将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应用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均存在一定疗效,但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效果更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取石的疗效.方法:对30例胆总管结石行EST及气囊取石,直径<1.0cm结石用网篮或气囊取石,直径>1.2cm结石用机械网篮碎石,再用网篮或气囊取石.结果:取石成功28例,成功率933%,一次性清除结石率86.7%,2例术后并发胰腺炎,2例残留结石,并发症占6.7%,结论:EST和气囊治疗胆总管结石,可使病人免于剖腹手术或胆道结石术后的再次手术,并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多次进行,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较理想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小强  李锐  石磊 《甘肃科技》2016,(11):141-143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回顾观察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3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除术后切口感染6例、残余结石4例、术后出血2例、胆漏合并感染5例、胸腔积液2例、肺部感染2例、肝功能衰竭1例、膈下积液3例外,其余78例均无异常;全组1例因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对肝内胆管结石,完整切除病变的胆管及解剖意义上的引流区域,是防止结石复发更为彻底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及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胆道镜直视胆道内部,取石、组织活检.结果:257例患者在肝胆管手术中应用胆道镜,明显减少了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发生率,同时对胆道恶性肿瘤配合手术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术中及术后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依据、病理分型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 1987~ 2 0 0 3收治的 17例Mi 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17例均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逆行胆囊切除胆道镜检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肝总管瘘口修补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 :17例术后均获满意效果 ,其中 8例在术前已有明确诊断 ;15例随访 3个月至 6年 ,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术前胆道B超检查和术中探查是主要的诊断依据 ,根据病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可以尽量避免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病因、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6例手术前经肝胆胰CT扫描、ERCP或MRCP检查得到确诊。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5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Y吻合;1例胆管、胰管空肠共肠瓣Roux-Y吻合。结果术后随访1~3年,6例均无临床症状复发。结论胰管空肠吻合术是治疗胰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病因、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6例手术前经肝胆胰CT扫描、ERCP或MRCP检查得到确诊.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5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Y吻合;1例胆管、胰管空肠共肠瓣Roux-Y吻合.结果 术后随访1~3年,6例均无临床症状复发.结论 胰管空肠吻合术是治疗胰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