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通过大气能量锋带与地震能量锋带的分析、类比,揭示出了地震活动可能的发生机制,并阐明地震预报须跟踪监测地热变化和地热释放,方能达到预报目地.  相似文献   

2.
地热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清洁取暖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之一。开发利用地热能源对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近20年来,我国地热取暖规模增速显著,地热直接利用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目前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清洁取暖不断增长的需求,未来地热取暖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在地热清洁取暖推进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管理政策不完善、发展方向不明确、人才储备不足等。本文在分析我国地热资源特征和地热取暖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政策,坚持“热电并举、西电东热;深浅结合,由浅及深;干湿有度,先湿后干;天地合一,动静结合”的开发方向,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南阳市地热资源丰富,目前正处于积极开发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近年来陆续实施的地热资源勘查效果都不理想.在汇总整理本地有关地热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热源、热储等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利用现状及地热地质条件,提出了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康发勇 《科技信息》2010,(22):I0319-I0319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性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在以往的地热勘探中,大多以电法勘探为主。而地震方法在地热勘探中尚属实验阶段,需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2018年地热领域研究热点纷呈:世界各国在地热发电领域发展迅猛,中国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地热勘查逐步走向精细化,地热开发逐步走向集约化,地热利用逐步走向综合化。地热成为地质界真正的热点,封闭式井下换热技术、采灌均衡地热评价技术、地热-太阳能等混合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相关技术和规范不断完善,在理论方面,地热开发过程与微地震的发生之间的机制认识更进一步,干热岩开发理论更加深入,此外,围绕地热流体的生态环境、微生物以及油田地热开发方面也呈现出创新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张杰  程鑫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4):36-36,38
随着对地热水利用范围和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利用过程中和利用后产生了地面沉降、地震、热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分析并提出了防治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薛晨光  杨李东 《科技信息》2013,(25):188-188
本文通过分析早期地热地震方面的研究、地热与地震孕育之间的联系以及近期的相关研究,结合已有理论对地热监测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地热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地面沉降、地温变化、热污染等,分析了这些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机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热与石油是共生于沉积盆地的2种资源。地热能开发利用与油气相关技术高度融合。中国油区地热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废弃钻井、地热利用市场空间巨大。梳理了中国油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技术现状,包括地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热地质评价技术、地热开发技术和地热利用方式等,指出其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条件限制决策者、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激励政策不够完善等挑战。提出可采用深井直接换热技术、多分支径向水平井取热技术、热电发电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加快油田地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地热资源较丰富.介绍了山东省地热资源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热储特征划分了全省地热资源的类型,进而进行了地热分区,并分别对各分区地热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山东省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工作,避免盲目开发造成浪费;为保护环境和地热资源,应加强地热尾水处理及回灌技术的研究,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