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华人姓名外语译法应规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文字改革 ,对汉语“书同文、语同音”起了积极作用 ,但对华人姓名的外文译法却带来了不良影响。下面仅就汉语拼写华人姓名对国际交流带来的不良影响 ,和对华人姓名译为外文的建议发表点个人管见 ,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汉语拼音拼写华人姓名给国际交流带来的不良影响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规定 :“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 ,姓氏和名字分写。名字如为双音 ,应连写”。按此规定 ,国际著名菌物 [真菌 ]学家 ,我国菌物学奠基人戴芳澜应拼写为 :DaiFanglan ,简写为DaiF .或F .Dai(以下均以此名为例进行讨论 )。…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交往也越来越多。但华人姓名的外译(主要是英、法、西等文种的翻译)非常混乱,同一个名字可以出现多种译法。有的采用威妥玛式(Wade system)拼法;有的采用广东或福建等地方言的拼法;有的采用现代汉语拼音系统;有的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姓在前,名在后;有的按照西方国家的习惯,名在前,姓在后(如边彦耀为Yanyao Bian)。关于姓的译法,为了避免姓和名混淆,特别是在单名情况下,有的在姓后面加一个逗号,然后才是名(如Bian,Yanyao;边远译为Bian,Yuan);有的把姓的每个字母都大写(如BIAN Yanyao; BIAN,Yanyao或Yanyao BIAN和BIAN Yuan; BIAN,Yuan或Yuan BIAN)。关于名的译法,一般情况下和姓分开,名字连写,第一个字母大写(如Bian Yanyao)。其他译法中有的在名字中间加一个“-”(如Bian Yan-yao);有的分开写,每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如Bian Yan Yao);有的中间加一个“-”,每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如Bian Yan-Yao);姓名的缩写(文件索引和运动员服装等)也是五花八门。这种混乱的情况常常造成很多误解和查阅上的困难,有时甚至使当事人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因此,华人姓名的翻译规范化势在必行。中央文献(主要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讲话以及人代会、党代会的文件等)的翻译也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华人姓名翻译的问题。下面谈谈我们在翻译中对华人姓名翻译的处理情况,以及对华人姓名翻译规范化的几点意见。从时间上讲,我们对华人姓名翻译的处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以前(包括1978年)为第一阶段,1978年以后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中使用威妥玛式,主要的文件有《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党代会和人代会文件以及中央其他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华人姓名的翻译按威妥玛式拼写,姓和名分开,第一个字母大写(如朱德为Chu Te、高岗为Kao Kang)。复名则中间加“-”,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周恩来为Chou En-lai、邓小平为Teng Siao-ping、张学良为Chang Süe-liang、蒋介石为Jiang Kai-shek)。需要指出的是,这期间毛泽东的译法有变化:《毛泽东选集》五卷以前均译为Mao Tse-tung,自五卷开始译为Mao Tsetung,去掉了中间的“-”。有些知名人士姓名的译法按其习惯译法,名字分开来写,第一个字母大写(如宋庆龄为Soong Ching Ling)。一些人姓名威妥玛式的拼写和现代汉语拼音的拼写是一样的,如陈云为Chen Yun、王恩茂为Wang En-mao。少数民族人士的姓名基本上按照其发音或习惯用法来拼写,如才旦卓玛(藏族)为Tsaidan Choma、赛福鼎(维吾尔族)为Saifudin、乌兰夫(蒙族)为Ulanfu、阿沛·阿旺晋美(藏族)为Ngapo Ngawang-Jigme、朴春子(朝鲜族)为Pak Chun Za、克尤木·买提尼牙孜(维吾尔族)为Keyum Matniyaz等。在第二阶段,也就是从1979年至今,基本上废弃了威妥玛式,而采用现代汉语拼音系统。实际翻译中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分开,第一个字母均大写(如朱德译为Zhu De)。如果为复名,则连写,第一个字母大写(如毛泽东为Mao Zedong、邓小平为Deng Xiaoping、张学良为Zhang Xueliang、蒋介石为Jiang Jieshi)。但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姓名,仍按过去的译法,译为Sun Yat-sen和Soong Ching Ling。少数民族人士的姓名仍按照其习惯用法拼写。但有一些少数民族人的姓名按现代汉语拼音来拼写,如回族(白寿彝为Bai Shouyi)、壮族(韦国清为Wei Guoqing)、彝族(李桂兰为Li Guilan)、侗族(杨初桂为Yang Chugui)、白族(张子斋为Zhang Zizhai)等。港、澳、台人士以及外籍华人姓名的译法,按照其习惯用法拼写(有的为威妥玛式,有的则还带有外国名字),如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姓名为Tung Kee-hwa、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的姓名为Edmund Ho Haw Wah、美籍华人陈香梅的姓名为Anna Chennault、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的姓名为Dhanin Chearavanont、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的姓名为Tsung-Dao Lee、马来西亚郭氏兄弟集团董事长郭鹤年的姓名为Kuok Hock Nien等。如果没有特殊的拼写或者在无法查询其姓名拼写的情况下,则采用现代汉语拼音,如台湾教授陈鼓应的姓名就译为Chen Guying。鉴于华人姓名翻译的混乱状况,规范华人姓名的翻译势在必行。就此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采用现代汉语拼音系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最易懂也最容易被接受的方法。威妥玛式在大陆基本上已经被废弃了,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会拼写。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对华人姓名的拼写也采用现代汉语拼音系统。这些年来,中央文献翻译中采用这一系统,效果很好。一是翻译再也用不着为翻译人名东查西找(当然,一些少数民族人士以及港、澳、台人士和外籍华人的姓名除外)。二是自从我们采用此种办法以来,也没有听到外国读者和国内读者有什么不好的反应。二、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姓在前,名在后。在这方面不必迁就外国人的习惯。最初接触中国的外国读者可能会把姓和名弄颠倒,但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明白,而且他们还可借此机会了解中国人的风俗习惯。有的同志认为,既然译成外文,应该照顾外国人的习惯,其实这大可不必。从外文翻译成中文的时候,译者们也没有照顾中国人的习惯,把外国人的姓名颠倒过来,把姓置前,名置后,我们在中译外时又何必多此一举呢?三、关于姓的译法,我们认为只第一个字母大写,不必所有字母都大写,也不必在姓的后面加逗号。关于复名的译法,连起来写,中间不用“-”,第一个字母大写。这是很好的方法,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采用。但此种办法不足之处是缩写时不好办,会损失信息。如Bian Yanyao缩写时只能写成B.Y.或Bian Y.。如果复名恢复过去的做法,中间用“-”,缩写时就不至于失去信息,如Bian Yan-yao缩写可为B.Y-y或Bian Y-y。这一点还需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讨论。四、少数知名人士、少数民族人士、港澳台人士和外籍华人姓名的译法,可考虑仍按其习惯译法。五、希望有关权威部门召集各方人士商讨此事,制定出华人姓名外译规范化的规定,并加以大力宣传,在国内外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再谈汉语姓名外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术语研究》2 0 0 0年第 1期发表了笔者等人吁请解决中文姓名外译混乱的 4篇文章之后 ,在 2 0 0 2年第 2期又集中发表了 10多篇有关论文 ,反映了不同领域的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使中文姓名外译问题得到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讨论。看了这些文章之后 ,笔者受到很大启发 ,而感受最深 ,或者说认为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一、汉语拼音是规范中国人姓名外译的基础许多文章的作者都认为 1974年 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法”(以下简称“拼音法”)基本上是科学、合理和容易接受的。它在规范中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文字改革,对汉语“书同文、语同音”起了积极作用,但对华人姓名的外文译法却带来了不良影响。下面仅就汉语拼写华人姓名对国际交流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对华人姓名译为外文的建议发表点个人管见,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汉语拼音拼写华人姓名给国际交流带来的不良影响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规定:“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姓氏和名字分写。名字如为双音,应连写”。按此规定,国际著名菌物[真菌]学家,我国菌物学奠基人戴芳澜应拼写为:Dai Fanglan,简写为Dai F.或F.Dai(以下均以此名为例进行讨论)。但是,在1949年以前,戴教授在国内外用英文发表的许多学术论文,其署名都用的是英语拼法:Fan-Lan Tai,或F.L.Tai(或Tai,F.L.)。如此一来,汉语拼音给汉名英译(其他外语也类同)造成了一些混乱,大大影响了国际交流。经常出现的问题举例如下:(1)Dai Fanglan(汉语拼音)与Tai,Fan-Lan或Fan-Lan Tai(英语拼音)可能被认为是两个人,造成同人异名现象。(2)姓与名颠倒使用:汉语姓名习惯用法是姓在前名在后(Dai Fanglan),而英语则恰相反,是名在前姓在后(Fan-Lan Tai),因此说英语时,常会将Fanglan误认为是姓,从而造成了姓名颠倒的混乱现象(同人异姓)。(3)缩写时造成的混乱:Dai Fanglan缩写为Dai F.;Fan-Lan Tai(=Tai,Fan-Lan)则缩写为F.L.Tai(=Tai,F.L.)。前者减少了一个汉字信息,造成了大量的重名现象。如按这种汉语拼音姓名的缩写办法,不管是单名或双名,都只缩成一个拼音字母,总共也只能有26个名字(从A-Z),全国戴姓何止26人。已知全国李姓人口逾亿,也只能缩写成26个名字,岂不是大笑话吗?!1982年,我们创办中国《真菌学报》(Acta Mycologica Sinica)(此刊可用汉语和英语两种文字发表论文)时,便意识到汉语拼音将对其汉名英译拼写带来麻烦,当时便采取了下列措施:①姓的字母全大写,②双名两音之间加一短横,如戴芳澜拼写为TAI Fan-lan。后来有人嫌姓氏字母全部大写在文中太突出、欠美观,又改为两种不同的大写:。1994年,科学出版社整顿期刊、统一规格,强制执行汉语拼音原则,将双名两音之间的“短横”去掉,姓也不大写,戴芳澜被拼写为Dai Fanglan。1997年后,《菌物系统》上华人作者的署名曾出现了下列多种情况:TAI Fanlan,TAI Fan-Lan,TAI Fan-lan,Tai Fan-Lan,Tai Fan-lan和Tai Fanlan等;造成这种杂乱无章、令人头疼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华人姓名汉语拼音的缺陷所致。大家虽已感到这种拼写法不合理或有缺点,但又无所适从或统一规范,只好按自己的认识、想法和经验来拼写,因而出现了上述那种繁杂局面,大大影响了作者和论著的分类、引证检索和统计问题等。所以,华人姓名的英译问题是当今亟待统一和规范化的重要问题。特此再次呼吁,请有关管理部门切实在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可行的、较科学的、规范化的意见,不要再让这种杂乱状态继续下去了。二、对华人姓名译为外文的建议1.制定《姓名法》:(1)中国的《姓名法》应包括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姓名,都必须规范化。(2)汉族的姓氏有单姓和复姓(如司马、欧阳、诸葛)之分,其名字也有单名和双名之别,有的双名的第一个字(少数为第二个字)是代表该族的“行派”。所以用双名,不仅可减少“异人同名”问题,还可以获悉该人在其族氏中“辈份”的信息。如汉族中的孔、孟两姓,自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由孔丘和孟轲分别给自己族氏所定的“行派”,迄今仍统一遵循,“同名异人”的现象可能不太严重。据说北京市就有120多个余永年,沈阳市有2500多个刘淑珍。再扩大到全国就会更多。如缩写成单名,就更是惊人,所以不应提倡用单名。(3)在《姓名法》中,可以用附录的形式为华人姓名译成各种外文(如英、法、德、意、西班牙、葡萄牙等)制定统一的原则和规定。2.华文姓名译为外文的原则:(1)如欲将汉名译为某种语种,必须遵循该语种的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2)切忌将中国人的习惯和汉语的传统用法强加给其他语种。(3)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应以该会议所规定的会议语言为准,进行华人姓名的拼写,以利学术交流和国际接轨。3.对华人姓名英译的建议:(1)姓氏首字大写,放在名字之后;如要将姓放在名字之前,姓后应加逗号。(2)双名中两个字的首字母大写,两字之间加一短横分开(见(1));名字缩写时,双名中各保留其大写的首字母,其后各加一缩写点。(3)拼音和音标应统一:如“沈”姓,英语和汉语均拼为Shen,但有的广东人则将其拼为Shum或Sham。又如“何”姓,我就见到有三种拼法:Hou、Ho、He。用国际音标,还是韦氏音标,或其他什么音标都应统一。以上汉名英译和简写的形式,与当今在美国、英国、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使用汉字姓名英译的拼法和形式基本一致,有利于整个华人圈使用英译名的统一。为了从速将华人姓名英译规范化,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本人不揣冒昧,提出管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文姓名的英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本来姓名是一个使对方认识的标志 ,他的英译也应为对方方便着想。在出国访问时用的名片印上汉语拼音 ,可以向对方说明一下如何读音 (例如“Wu”念吴 ,“Qi”念奇 ) ,何者为姓 ,何者为名。若长期住在国外 (例如俄罗斯 ) ,最好有一个 (俄语的 )译名。西文学报引用俄国文献时 ,常用英文拼法把人名写成英文。在一般性来往中 ,我想按照姓名汉语拼音是没有问题的 ,大家应该遵守。但是在大家要互相引用的论文方面 ,由于习惯不同 ,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约定。特别在我国开放初期 ,论文作者英文署名的五花八门造成了外国读者弄不清楚何…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人汉语拼音姓名的意见和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1] 的公布 ,对规范、统一中国人汉语拼音姓名的书写格式 ,无疑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 ,正如林元章先生[2 ] 所说 ,目前国际交往及国际文献中出现中国人姓名的极大混乱。我愿意就此发表个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建议 ,供有关同仁参考。1 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中国人名的最佳方案实践证明 ,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人名 ,适用于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 ,如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3 ] 。国际著名的检索性刊物“ChemicalAbstracts (CA)”(美国《化学文摘》)中 ,中国人名用汉语拼音…  相似文献   

7.
以人名Charlemagne在翻译实践中常被误译为“查理曼大帝”为引子,分别对外文人名翻译和中文人名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探讨了人名翻译的基本原则,叙述了中文人名音译史上曾出现的几种方案,还对近年来出版的人名翻译词典进行了简要回顾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也谈中国人姓名外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我国人名外译 ,有关部门曾作出过规定 ,即外译时使用汉语拼音 ,按汉字读音拼写。这是一个已明确、统一的问题。但在长期的执行过程中 ,由于宣传贯彻不够 ,缺乏严格的有力措施 ,同时对原规定执行中一些问题未能及时研究解决 ,致使在拼写方式上出现一些混乱现象。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对外交往越来越广泛 ,人名外译问题愈显突出。在西方国家人名拼写习惯的影响和冲击下 ,我国人名外译的混乱现象越发严重。对于这种混乱情况 ,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时有反映 ,甚至一批批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出过不少提案 ,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语委有关领导对此也很重视。本刊认为 ,当今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故此 ,我国人名外译的规范化将变得十分迫切。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为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本刊特辟专栏 ,邀请我国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书面讨论 ,在此基础上再请国家语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研讨。我们相信 ,在大家的努力和支持下 ,我国一定能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海外华侨华人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资源宝库,他们不仅对侨居国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祖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了不少华侨、华人科技人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重视不够,引进、开发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的机制尚未建立,信息网络不健全,政策环境不够完善,等等。因此,为了充分开发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的宝贵资源 ,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出如下对策:(1)加强宣传和教育,转变观念,提高认识。(2)建立和完善开发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资源的机制。(3)加强调研,建立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的信息网络。(4)优化开发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资源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0.
俄语军语综合了语言学和军事科学的双重特点。俄语军语从形态层面看,有单个词、缩略词和多词形式;从词性层面看,以名词和名词短语为主,也存在着部分动词词组;从意义层面看,多义术语比较少,但在一些新词容易产生歧义的场景下,还需要进行辨析,以排除错误理解。这些特点使得在理解和翻译俄语军语时,必须先解决诸如调整词序与译法选择等问题。在翻译专业性和领域性较强的文本时,正确使用术语,对译文进行规范化处理,能够大幅提升翻译的准确度与工作效率,而建设一个在线的可共享的术语知识库正是推进术语规范化建设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文姓名英译的混乱亟待解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现行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规定及问题1 974年 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以下简称拼音法 ) ,其中规定“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 ,姓氏和名字分写 ,名字如为双音 ,应连写”(摘自“中国人名地名汉语拼音拼写法” ,文字改革出版社 ,1 978年版 ,第 30 8页 )。按此规定 ,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应拼写成XuGuangqi,而非过去中国人姓名英译常用的XuGuang Qi。然而 ,由于我国的汉语拼音字母与英语字母的字形完全相同 ,以及国家并未公布中国人姓名英译法 (以下简称英译法 ) ,结果全国上下都把…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人姓名拉丁字母译写的意见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我国人名外译 ,有关部门曾作出过规定 ,即外译时使用汉语拼音 ,按汉字读音拼写。这是一个已明确、统一的问题。但在长期的执行过程中 ,由于宣传贯彻不够 ,缺乏严格的有力措施 ,同时对原规定执行中一些问题未能及时研究解决 ,致使在拼写方式上出现一些混乱现象。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对外交往越来越广泛 ,人名外译问题愈显突出。在西方国家人名拼写习惯的影响和冲击下 ,我国人名外译的混乱现象越发严重。对于这种混乱情况 ,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时有反映 ,甚至一批批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出过不少提案 ,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语委有关领导对此也很重视。本刊认为 ,当今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故此 ,我国人名外译的规范化将变得十分迫切。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为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本刊特辟专栏 ,邀请我国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书面讨论 ,在此基础上再请国家语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研讨。我们相信 ,在大家的努力和支持下 ,我国一定能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统一和规范中国人姓名的外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我国人名外译 ,有关部门曾作出过规定 ,即外译时使用汉语拼音 ,按汉字读音拼写。这是一个已明确、统一的问题。但在长期的执行过程中 ,由于宣传贯彻不够 ,缺乏严格的有力措施 ,同时对原规定执行中一些问题未能及时研究解决 ,致使在拼写方式上出现一些混乱现象。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 ,对外交往越来越广泛 ,人名外译问题愈显突出。在西方国家人名拼写习惯的影响和冲击下 ,我国人名外译的混乱现象越发严重。对于这种混乱情况 ,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时有反映 ,甚至一批批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出过不少提案 ,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语委有关领导对此也很重视。本刊认为 ,当今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故此 ,我国人名外译的规范化将变得十分迫切。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势在必行。为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本刊特辟专栏 ,邀请我国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书面讨论 ,在此基础上再请国家语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研讨。我们相信 ,在大家的努力和支持下 ,我国一定能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对辞书术语的定义格式作了查证,并通过与教材中的术语定义的对比,探讨两种定义格式的特点。根据参与术语翻译和标准评审的点滴积累与正反体验,将翻译定名中的常见问题尝试概括为十种。每种问题都举出实例,从逻辑、语法与格式三方面加以分析。文中举例虽取自信息技术和对定义的翻译,但所概括的定义的特点和常见问题适用于科学技术其他学科,适用于自行撰写定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于翻译的标准问题中外翻译界有多种观点,但将忠实原文列为翻译的首要标准则是人们的共识。而忠实原文的前提则是对于原语文本信息的准确把握。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即译者在对原语文本信息把握不准的情况下,来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相对准确的翻译。为此文中引入了模糊翻译这个概念,并通过术语翻译实例来诠释这种新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顺应汉语规范化的基本国策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实际需求,不仅要在现在和将来的翻译工作中将人名、地名等中文翻译成规范的汉语拼音,还要将以前用旧方案翻译的相应名称转写成汉语拼音。本文根据威妥玛式拼写法与汉语拼音拼写法的对应关系,总结了自动转写的转写规则,开发了基于规则的威妥玛式拼音自动转写为汉语拼音的软件WG2PY,并自动转写了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中的译音字,取得了很高的正确率,实验数据也具有一定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7.
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 ,人类通过各种方式交流思想 ,对自然界的事物不断地加深认识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 ,要求对同一事物订一个公认的名称 ,并代表同一的概念 ,使这个名称与所代表的概念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 ,就开始给事物订名 ,并注意名称的统一。医药卫生对人类自身关系最大 ,因而医药学的名词术语也出现较早。中医药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最富特色的一门学科 ,很早以前中医药名词术语就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随着科学的进步 ,以及各民族医学和中外医学的交流 ,迅速不断地产生新概念 ,出…  相似文献   

18.
同一事物或概念可能同时在不同国家出现或探讨,翻译时保持译入语与源语术语名称的一致是术语规范化要求。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科技俄语翻译经验,从术语规范化角度,提出科技文献翻译中术语的定名方法,以期促进术语名词统一及行业术语管理。  相似文献   

19.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利用蒙语的词缀法,根据IUPAC规则,结合蒙语的语法规律,对化学物质进行科学、合理地命名问题。同时对以往在化学物质蒙文命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反思。
以词根和词缀相结合创造新词的方法,在蒙语的语法中叫做词缀法。这是蒙语的最基本的构词法之一。在这一点上,蒙语和世界上其他许多拼音语言文字是非常一致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用此法成功地解决了创造新词和命名术语的问题。蒙语在创造新词方面有着很强的优越性。当今,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带来了许多新概念和新名词,而对这些新概念进行科学、有效地命名,便成了语言学研究和各专业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从现行化学物质蒙文名称看,由于只用机械地翻译汉文名称的方法,而没有充分发挥蒙语的词缀法这一优越性,造出了很多不科学、不规范的名称。蒙语和汉语在构词法方面是截然不同的,它们在命名术语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90号元素“Th”,其蒙文名称为[tri],并且其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名称为“Thorium”,俄文名称为“Торий”,日文名称为“トリゥム”等,其发音都是一致的,而其汉文名称却为“钍”(音tǔ)(但这也是发挥了汉文象形文字的极大优越性)。所以,对化学物质进行蒙文命名,不应采取直接从汉文名称翻译的方法,而应依据IUPAC命名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物质命名法)和蒙语的语法特征。一、词缀法及化学物质蒙文名称中存在的问题蒙语词缀法的根本特点就是将概念蕴涵在词缀里,每一种不同的词缀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涵义或概念。例如,词缀[-an]代表着饱和链烃这一类化学物质。如果某物质是只含一个碳原子的饱和链烃,则其名称由词根[mt-]和词缀[-an]结合而成,即[mtan]([mt]代表饱和烃中含有1个碳原子)。这一构词法虽然在其他音节语言也都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语言自身的不同特点和构词法要求,它们以及蒙语之间也不尽相同。例如,蒙语用词缀法造新词时,一般用后缀,不用前缀;而英语用词缀法造新词时,后缀和前缀都可以用。按照所形成的新词的词性,蒙语将词缀(或后缀)分为名词词缀、动词词缀和形容词词缀等许多种类。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形成名词的词缀。蒙语的词缀法不仅本身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科学性和规律性,而且所创造的新词也非常简明、准确和规范。因而,我们不仅要在社会语言中广泛应用它,还要在科技术语的命名当中积极使用它。但是,当前在化学物质的蒙文命名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蒙语词缀法的功能,存在着为了满足暂时的急需和使用的方便,从汉文名称机械翻译而造成许多违背蒙语的语法规律和术语学基本要求的问题。就化学物质蒙文名称中存在的问题而言,与词缀法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些化学物质的名称,由于从汉文名称直接翻译时担心丢失概念信息或涵义,增加了多余的修饰词后,变得又长又不科学。例如表1。表里“现行蒙文名称”中的[alkan]、[alkn]和[alkin]部分是依据IUPAC命名法音译的,分别表示烷烃、烯烃和炔烃的三类化学物质名称,其中[alk-]部分代表“烃”(具体物质),[-an]、[-n]和[-in]部分分别代表“烷”、“烯”和“炔”,结合后得到完整的具体物质名称。而这三个名称中的[ngrgi]部分是代表汉文名称中“烃”的类名。可见,由于怕丢失概念或涵义,这三种烃的完整的名称[alkan][alkn]和[alkin]后加了一个修饰词[ngrgi](类名)后,所形成的名称不符合蒙语的语法规律和科技术语命名的“简明性”原则,使名称变得又长而又不科学。2.有些化学物质的名称,由于运用组词法命名,在物质的分类上变得又混乱又模糊。例如表2。这些化学物质的“现行蒙文名称”是由两种不同的名词组合而成的。这些名称由于机械依照汉文名称的组词方法,所组成的三种具体物质名称中混用其类名[alkl]、[aldgid]和[ktn],在物质分类上造成层次穿越的逻辑错误。如果,依据IUPAC命名法命名,这些化学物质的名称则为[tanl]、[mtanal]和[prpann]。这样不仅使这些名称符合IUPAC命名法,而且用词缀[-l]、[-al]和[-n]可使这三种物质的类名规范化或概念化,充分发挥蒙语词缀法的优越性。以上这些带有非常严重缺点的化学名词,已在蒙文化学领域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以及学校教育当中沿用了比较长的时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名词不足之处日益凸显,不能满足和适应蒙古民族教育和科技的持续发展。二、词缀法在化学物质名称规范化中的运用众所周知,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质及其组成、结构和性质。因此,化学科学必须对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化学物质进行准确地命名,并要求其名称不仅要体现相应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而且还要体现它所属物质的种类,即要以其分类为基础。化学物质可根据其组成、结构和性质分为许多种类,同一类化学物质必然有相同或相似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因此,可根据这种相同或相似性,将同一类化学物质的名称用同一种词缀加以类化或规范化。例如表3。表中“现行蒙文名称”存在着表2中所提到的错误,而“规范后的蒙文名称”是用后缀[-l]将醇类进行规范(或类化)后所得到的。通过蒙语的词缀法,将分别代表醇类不同具体物质(甲醇、乙醇、丙醇和1-丁醇)母体的词根[mtan-]、[tan-]、[prpan-]和1-[btan-]与代表其种类的后缀[-l]组合成符合IUPAC命名法和蒙语语法规律的系统的名称([mtanl]、[tanl]、[prpanl]和1-[btanl]。这样形成的名称能在词缀里蕴涵着类的概念,因此也能体现相应化学物质的种类,以及组成、结构和性质。例如,名称[mtanl]、[tanl]、[prpanl]和1-[btanl]中都含有表示“醇类”(R—OH)的词缀[-l],所以从这些名称可以直接看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同一种组成“—OH”,结构均为烃基与—OH单键相连接,具有醇类的性质等涵义。而且,根据这些名称,或主要是依据其中词缀的不同,可以将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加以区分开来。例如表4。从表4中三种化学物质的“规范后的蒙文名称”看,虽然它们母体的名称相同,但由于分别含有代表醇类(R—OH)、醛类(R—CHO)和酮类(R—CO—R)的词缀[-l]、[-al]和[-n],可以直接看出它们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即醇类、醛类和酮类)。综上所述,对化学物质进行命名,可依据其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其分类作为基础,将同一类化学物质的名称用同一种词缀(或后缀)加以规范化或类化。这样,用词缀法形成的化学物质的蒙文名称,不仅符合蒙语的语法规律和化学科学研究的要求,而且还能体现IUPAC命名法的原则,使化学物质蒙文名称得以与国际接轨。三、几种化学物质蒙文名称规范化常用词缀根据IUPAC命名法,结合蒙语的语法规律,按照化学物质名称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几种词缀将相应化学物质的蒙文名称进行规范。见表5。这里介绍的几种词缀(或后缀)在蒙语中是从未用过的,但在化学物质的命名中是国际通用的。因此,将这些词缀引用到化学物质的蒙文命名中,不仅对化学物质蒙文名称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蒙古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 [tri]为国际音标标记的蒙文词,下同。② 见《科技术语研究》1999年第4期第9页。  相似文献   

20.
本主要探讨了利用蒙语的词缀法,根据IUPC规则,结合蒙语的语法规律,对化学物质进行科学、合理地命名问题。同时对以往在化学物质蒙命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