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期号·页码 )● 名词工作论坛 ●水产加工品术语的规范与统一谭乐义 李晓川 王联珠 [1·3]……………………………………名词审定工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张 伟 [2·3]……抓住重点 ,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名词工作科 明 [3·3]………………………………………………药品的命名原则和方法徐世淞 [4·3]………………● 发布试用新词 ●地球物理学部分新名词 (二 ) [2·8]…………………信息科技 (三 ) 多媒体技术部分新词 [3·6 ]………地球物理学部分新名词 (三 ) [4·8]…………………空间天文探测器推荐名称 [4·11]……  相似文献   

2.
(方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期号·页码 )● 专题报道 /专 稿 /专 访●路甬祥主任就我国科技名词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做好我国科技名词    规范化工作 [1·3]…………………………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2 0 0 3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纪要刘 青 [2·3]…………………“名词工作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  ———访著名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院士本刊记者 [3·3]………………………………………………● 名词工作论坛 ●统一规范资源科技名词迫在眉捷陈传友 王安宁 [1·6 ]………………………………………………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术语学而努力 本刊月·1 明天更美好 —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寄语 本刊/2·1 迈向新的辉煌本刊/3·1 经济全球化呼唤科技名词规范化本刊/4·1 五年来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 王永炎朱建平乃·29 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工作体会雷震洲乃·31 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王祖望乃·35 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对照研讨进展宋大祥/3·37 大会总结刘青/3·40 闭幕词潘书祥/3·44 O矛一、︶Q了 ,‘42 … 专稿 二00四年十大科技焦点名词 赵小兵谢学敏秦鹏/l·51 绽放在科学的春天里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 过程回顾…  相似文献   

4.
《科技术语研究》2004,6(4):47-48
卷首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名词工作本刊/2·1科技现代化亟需科技名词规范化——一谈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本刊/3·1科技社会化亟需科技名词规范化——再谈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本刊/4·1名词工作论坛努力规范社科术语繁荣发展社会科学龚益/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谈科技名词信息处理共享平台建设王晓蒙/2·9专稿/专访2003年我国科技名词聚焦本刊编辑部/1·9为钟南山更名“非典”叫好本刊编辑部/1·13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二○○四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纪要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2·4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  相似文献   

5.
2000年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时,即制订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总体计划,第一步审定中医药学基本名词,第二步审定中医药学各科名词,第三步审定新名词和修订已公布的名词。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领导下,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完成《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项目,公布、出版了《中医药学名词》,并因此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是术语的重要特征,也是科技名词审定的主要原则之一。文章从收词、定名、定义、英译和体例编排方面论述了中医药学名词审定的系统性。另外,中医药学名词存在多种理论并存、西医名词的选收等特殊情况,审定时均给予了妥当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2007年9月11-21日,全国科技名词委派医学编辑朱彦慧博士赴美访问,在国际医学术语标准化与研发组织首席执行官乌拉克·安德森的陪同下,考察了美国病理学会和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并重点了解了国际医学术语数据库(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SNOMED)在美国的研发及应用,并与国际医学术语标准化与研发组织就向中国引入该数据库的可能性和意义进行了磋商。国际医学术语数据库执行官对与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医学术语审定工作中所做的工作表示钦佩,并表示出了良好的合作兴趣和意愿。按照此次访问达成的协议,国际医学术语标准化与研发组织首席执行官安德森博士将于2008年1月访问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并与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医药学名词委员会交流中医药领域的术语工作,以及与有关医学机构洽谈具体合作事宜。 (朱彦慧)  相似文献   

8.
简讯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于 2 0 0 0年 6月 15、16日在北京召开全体委员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议程是 :(1)产生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 ;(2 )总结第三届委员会的工作 ;(3)讨论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方针和任务 ;(4)交流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经验 ;(5 )修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有关规章。这次会议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召开的 ,是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发展我国科技名词统一事业的重要会议。 (樊静 )●全国名词委于 2 0 0 0年 4月 19日召开了 2 0 0 0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 ,中科院院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到会…  相似文献   

9.
《科技术语研究》2006,8(2):F0004-F0004
《科技术语研究》是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期刊,创刊于1998年,它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和实现科技语言的规范化,是一本领域独特个性鲜明的杂志。曾开展了对virtualreality,Internet、intranet等汉文规范名的讨论,以及对“象”与“像”,“炭”和“碳”,“征”、“症”、“证”等科技名词的讨论和界定,组织了医学界专家进行“非典”命命的讨论,为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它的主办单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公布的权威性机构。有200余位院士、2000余位专家从事科技名词术语审定工作。国务院批文明确指出,经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科技术语研究》的办刊宗旨:1.宣传国家科技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2.研究术语学理论及科技名词审定的原则和方法;3.交流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经验和成果;4.促进科技名词统一,包插台、港、澳地区的汉语科技名词的交流与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三月底 ,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审定工作会议。过去 ,笔者参加过许多学科名词委员会的审定会议 ,然而这次审定会使我有许多特殊的感受 ,会上有的发言令人感动。我感到有一种力量凝聚并推动着这项工作 ,概括一句话就是委员会出色的工作 ,源自委员们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决心以最好的成果将中医药学推向全球。  一、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有的文章写道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们需要引进国外科学技术 ,这其中首先要引进科学技术的载体———术语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把这些术语汉化。名词统一工作就是确定…  相似文献   

11.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是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目前不定期),是为广大科学技术、术语学和语言学工作者探讨和研究与自然科学名词术语有关的问题而开辟的园地。我们渴望能经常地得到各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共同把此刊物办好。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多撰文,使在祖国四化大业中,在这块科技术语园地上也能开出鲜花和结出硕果,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做出贡献。为达上述目标,即为了推动自然科学名词审定与统一工作的开展,宣传这一工作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和研究自然科学术语命名原则和方法,交流各学科名词审定与统一工作的经验,推动术语学研究,以便在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中早日实现科技名词规范化、标准化,本刊将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所有热心于自然科学名词工作的同志踊跃来稿。目前本刊拟在下列各领域征集稿件,备您耕耘:1.术语学研究(包括心得体会);2.科技名词审定经验与探讨;3.科技名词、术语论坛;4.科技新术语定名;5.科技名词、术语探源;6.争鸣与商榷;7.与港台及海外学者讨论交流科技术语信息;8.国外动态与资料;9.国内动态与资料10.批评与建议。来稿请用钢笔书写清楚,外文用印刷体书写,附图要墨描,相似文献   

12.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3年4月7日召开了2003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江蓝生、于永湛、王景川、张先恩、章综、马阳、宣湘、李宇明、潘书祥、祖广安、李茂国、戈晨、郭志明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副主任“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2年工作总结与2003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2002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确保名词审定质量的前提下,加强管理,改进方法,缩短周期,提高效率,加快审定公布和出版进度,加强学术研究、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在名词审定和公布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2002年所完成审定工作的学科有:机械工程(3,仪器仪表,定义本)、地理信息系统、航空科技(定义本)、水产科技(定义本)、自然辩证法、土木工程等。基本完成名词审定任务的学科有:遗传学、免疫学、生态学、中医药学(定义本)等。其余学科分委员会也都按照计划进度完成了当年的任务。在编辑出版方面,2002年共编辑出版了10种名词书,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二版)、测绘学名词(第二版,定义本)、医学名词(7)、生物学名词合订本、电力名词、水产名词(定义本)、地理信息系统名词,以及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两岸昆虫学名词和两岸航海名词的对照本。另外,机械(2,定义本)、机械(3,定义本)、土木工程、自然辩证法、航空学(定义本)、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等学科名词也都陆续进入出版流程。此外,还有一些学科分委员会正在开展审定工作,他们是海洋学名词(定义版)、地理学名词(定义版)、医学名词(8~11)、力学名词(定义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名词(定义版)、细胞生物学名词(定义版)、航天名词(定义版)、语言学名词(定义版)、资源科学技术名词(定义版)、管理科学名词等。2002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其中重点开展了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共包括计算机、电子、通信3个分支领域。经过前期认真准备工作之后,8月份在成都召开了海峡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对照研讨会,大陆、台湾、香港及新加坡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该项工作得到科技部的立项支持,当年开始工作,当年取得积极成果。此外,大气科学、水产、测绘学、船舶工程、药学、化工、药品名称、动物学、天文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也分别以召开两岸专家会议以及其他形式开展名词对照和统一工作。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于2002年组织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对欧洲几家有代表性的术语学机构和组织进行了访问。代表团由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出版委主任郭传杰教授带队,成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科技名词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负责同志。访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和认识术语工作在政府、工业、商业与知识传播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术语工作给国家发展所带来的促进作用,了解现代术语学发展的趋势与欧洲术语工作现状和进展。通过访问,代表团感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术语规范工作更加重要,社会各界广泛需要高质量的术语工作,名词术语工作是社会公益性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它也需要基本建设,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是搞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障,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是术语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国际上成功的术语工作经验为今后中国术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另外,全国科技名词委还积极开展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通过国际交往,增进了相互间的学习借鉴和了解,并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的术语工作以及所取得成就。在宣传推广规范名词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通过多种媒体和渠道,宣传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和名词审定工作成果。例如,与中科院办公厅、中央电视台积极协调配合,共同策划电视宣传栏目;与金山软件公司合作推广规范名词等。此外,在《科技术语研究》期刊上发布天文学、心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领域新词近500条。对过去已发布试用的新词,进行了收集反馈意见的工作。2003年工作计划要点如下:1.科技名词审定工作(1)审定工作。2003年将继续开展10多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和修订、增补定义工作,其中重点支持资源科学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名词审定工作。2003年计划完成6~7个学科的审定任务,其中包括航天科技、免疫学(定义本)、遗传学(定义本)、生态学(定义本)、中医药学(定义本)、资源科学技术(定义本)、语言学(定义本)等学科。其余学科分委员会也将按照工作计划确保审定工作的质量和进度。(2)拓展学科领域,完善科技名词体系。2003年将成立通信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展审定工作,并开展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筹组工作。在社会科学领域,继续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审定公布工作,争取在社科基金或社科院立项的基础上,开展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密切相关学科的可行性调研和有关研究工作。(3)出版工作。2003年计划出版8种左右名词书。其中包括机械(2、3,定义本)、航空科技(定义本)、自然辩证法、土木工程、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以及两岸船舶、两岸药学名词对照本。2003年还将进行已公布名词的数据整理工作,尽快出版已公布名词的电子版合订本。2.两岸名词对照和新词发布试用工作2003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将继续开展两岸名词对照工作,努力为促进“两岸三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更大贡献。2003年开展名词对照工作的学科有信息科技、测绘、动物、药品名称、船舶、地理信息系统、天文、药学、水产、化工等10个学科。2003年将继续开展科技新词的发布试用工作。新词工作要围绕政治、经济、科技发展中的重大事态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新词工作要突出“新、快”特色,及时收集、命名、发布。3.术语学研究和科技名词推广应用工作2003年拟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1)保持与国内外术语学界和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注意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努力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术语学理论研究水平。(2)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适时地调整栏目结构和内容,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进一步密切地贴近读者,使刊物更好地发挥宣传名词工作、总结审定经验、积累研究成果的作用。(3)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方式,宣传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和名词审定工作成果,发布试用科技新词。(4)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大中学校教材编写部门和出版单位的联系,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5)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4.进一步发展完善术语数据库各项功能并努力实现网络化在2002年术语数据库工作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数据库的各项内容。为实现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创新工作准备技术条件。5.继续开展好科学文化建设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17年以来,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文化。2003年要继续做好科学文化建设工作,使得科学严谨、民主开放、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科学名词工作文化成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及其办事机构开拓进取和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常委会在听取工作汇报之后进行了认真审议,与会代表也就科技名词审定及各个方面的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路甬祥主任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名词委的工作定位、工作方式、工作重点和机构建设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他指出,科技名词工作是个基础性的公益事业,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国家长期、稳定的支持。随着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名词委的工作方式应当有所创新,应当把主要的工作力量用在组织与协调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我国经济与社会紧迫需要的领域之中,放在同国家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密切相关的学科上面。他强调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在当今全球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更为重要,科技名词工作不仅关系到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国家安全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的发展。因而,这项工作必须要长期坚持,而且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国科技名词委2002年开展的各项工作,原则通过了2003年工作计划。会议一致认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迎接全球化、知识化挑战的当今时代,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显得更加突出。在落实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中,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使科技名词工作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 刘青)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中国科技术语》(原名《科技术语研究》)创刊于1998年,而她的历史已有30载。作为我国唯一一本致力于研究术语学、探讨名词审定、反映名词工作成果、推广规范名词的学术期刊,她深深植根于我国名词规范化事业的沃土里,茁壮成长于我国名词审定工作的广阔天地中。  相似文献   

1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于2001年3月23日召开了2001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王景川、朱作言、章综、马阳、宣湘、汪继祥、潘书祥、董琨、李琛、马宏建、郭志明、王奇、朱小萍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同志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0年工作总结与2001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200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为: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完成了换届工作。2000年6月15~16日在京召开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科院路甬祥院长、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长、社科院江蓝生副院长、工程院沈国舫副院长、中国科协胡启恒副主席、中科院党组郭传杰副书记和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及各界人士15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产生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总结了第三届委员会的工作,制定了第四届委员会工作计划,交流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经验,修订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有关章程,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出版了冶金、心理学等5种规范名词(从2000年起,公布出版的名词书已改装为精装本);昆虫、测绘(定义版)等8个学科达到上报条件;此外,航空、航天等10多个学科继续开展名词审定工作。本年度新组建了管理科学、免疫学和中医药学三个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已开始了审定工作。同年,力学、遗传学分委员会完成了换届工作,并已着手开展增补新词和加注定义的工作。2000年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和统一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航海、昆虫和大气三个学科经过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对照工作,这三个学科的对照本将于2001年陆续出版,这是两岸名词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药学、船舶、天文、计算机、水产、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也在积极开展对照工作。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刊物,按期出版4期,刊登文章89篇,得到了各方面专家、读者的积极评价。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正式加入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与加拿大魁北克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互换术语数据资料。此外,努力做好已公布名词的宣传推广工作,生物学合订本即将出版,大合订本的初稿已基本成形。这些工作将进一步促进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使用。2001年工作要点如下:1.继续做好科技名词的审定和公布工作(1)200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计划完成昆虫(定义版)、机械(2、定义版)、土木、医学(7)(8)、测绘(定义版)、计算机(二版)等学科名词的公布和出版任务,此外,还将出版《生物学合订本》以及3种海峡两岸名词对照本。航空、航天、机械(3)、电力、水产等学科完成审定任务,达到上报要求。(2)拓展新的学科领域进行名词审定工作。拟议中的学科有通信、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2001年,还将组建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通过语言学名词审定的试点工作,将有一些社科领域—特别是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将逐步开展名词审定工作。(4)已完成第一批名词审定工作的学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继续开展增补新词和加注定义的工作。2.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增强规范名词的行政推广力度3.继续抓好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和科技新词定名和推荐试用工作200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仍要坚持“积极、慎重、务实”的方针,积极推进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重点放在计算机、药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科技新词工作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做出成绩,争取完成信息技术方面的新词1~2批。2001年计划对一些已推荐试用并广泛征求过意见的科技新词,组织专家予以定名并正式公布。4.继续开展好术语学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加强与国内语言学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术语标准化组织、国际术语学界、联合国文献术语部门及其他华语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更好地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加强期刊与作者和读者的联系,提高办刊水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加快术语数据库和工作网站的建设,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使用者服务;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大中学教材编写部门和出版单位联系、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同时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术语工作。5.搞好名词委事务中心的内部建设和各项改革(略)会议在听取了潘书祥同志的工作汇报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对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对事务中心在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并付出极大努力表示感谢。本次会议继续强调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更好地进行推广工作,科技名词委应加强宣传工作,加强同各种媒体的联系,加入到科技图书和科技期刊的评奖活动中去。此外,还应加快网站和名词检索数据库的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两岸的科技名词工作应抓紧、抓好,这不仅促进了两岸学术交流,同时还事关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本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2001年计划要点,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工作方针应相对集中;在加强行政推广手段的同时,还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社科方面的名词审定应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会议认为,全国科技名词委2001年的工作任务仍很繁重,有关方面应继续给予重视和支持,要向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工作情况,以取得更大的支持。新世纪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任重道远,要在总结前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好未来,为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术语》2000,2(2):13-1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0年4月19日召开了2000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于永湛、孙枢、潘书祥、邵力勤、许平、李春武、谢焕忠、吴瑰琦、郭志明、李慧政、于欣丽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孙枢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同志关于“全国名词委1999年工作总结与2000年工作要点”的汇报。1999年全国名词委完成了土壤学(定义版)等6种规范名词的审定和出版任务;机械工程等7种学科名词达到上报条件;此外还有10多个学科在继续开展名词审定工作。本年度新组建了“生态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已开始了审定工作。1999年全国名词委继续开展科技新词命名、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及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例如,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多媒体”系列“热点词”,召开了三次研讨会,经广泛深入的讨论,逐步达到共识。另外,1999年在《科技术语研究》期刊上公布试用了生命科学、天文学的部分新词,并就物理学部分新词刊登了征询意见;在两岸工作方面,有近10个学科在开展工作,大气科学、昆虫学名词专家分别组团访台,并召开研讨、审定会,取得积极成果。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按照年初计划内容,予以认真落实。2000年工作要点如下:1.做好全国名词委换届工作1995年12月6日,全国名词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成立。4年来,经全体委员和各分委员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为做好换届工作,要对一些基础学科和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我们将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确定科技名词审定工作重点,制定好第四届委员会工作计划,更好地发挥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对于科技发展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2.继续做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1)2000年全国名词委计划完成6—7种规范名词的出版任务,比较成熟的有机械(1)、机械(2)、昆虫、医学(7)、医学(8)、土木、电力等7种。同时航空、计算机(第二版)、航天、测绘(定义版)等学科可达到上报要求。医学、机械、地理信息、生态、自然辩证法、水产等学科继续开展审定工作。(2)为适应当前国家科技发展形势。2000年将重点做好组建新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工作。拟议成立的学科有管理科学、通信工程、中医药学、免疫学、环境科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建并开始工作。(3)对已经完成第一批审定工作数年的一些学科,应进行增补、修订和补充定义的工作。(4)继续加强审定工作的基础建设,重点做好大合订本和术语数据库的工作。3.继续抓好科技新词的定名和台港澳地区的名词对照统一工作科技新词定名和两岸名词对照统一是全国名词委第三届委员会提出的工作任务,2000年要继续抓紧做好。信息科学和其他学科将要陆续公布试用一些新词。今年的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仍是一项重要任务,全国名词委要继续做好天文、航海、大气、测绘和昆虫学等已开展名词对照学科的工作,保持同台湾科技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4.继续开展好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开展术语学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长期性工作,2000年要积极开展术语学理论研究,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和学派开展一些实际工作;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广泛征集稿件,规范编辑出版规程,使期刊切实成为宣传推广规范名词的重要园地;保持同国际术语学界、联合国文献术语部门及其他华语地区和国家的长期交流合作,及时了解国内外各有关学科领域和术语学发展动向,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术语工作及术语学研究水平;加强同有关部门以及教材编写和出版单位的联系,探讨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术语工作。5.搞好名词委办事机构的内部建设和各项改革(略)会议听取潘书祥同志的工作汇报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国名词委1999年度所开展的工作,原则通过2000年的工作计划。路甬祥院长在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建立名词委网站、出版名词合订本和电子版,强化期刊发行等工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重要意见。会议指出:2000年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新一届委员会的成立将会给21世纪的科技名词统一事业注入新的生机,我们要在前十五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好未来,为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2年3月19日召开了2002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江蓝生、郭传杰、章综、马阳、张尧学、李宇明、解源、吴瑰琦、潘书祥、郭增艳、李琛、郭志明、焦刚、陈红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上,潘书祥副主任首先向会议宣布,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提名聘任并报国务院(备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新任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委员。前主任卢嘉锡院士生前为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领导我们在这一工作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就。会上,路甬祥主任提议,为哀悼卢嘉锡院士的不幸逝世及缅怀他为科技名词统一事业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默哀。会议听取了潘书祥副主任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1年工作总结与2002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200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新成立了免疫学、语言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启动了名词审定工作。同时对地理学、力学、遗传学、海洋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工作,开始了修订、补充新词和加注定义的工作。2001年完成审定任务的有计算机、机械(2)、测绘、水产、医学(7)、电力、土木工程等7个学科和生物学合订本,并正式公布出版了《昆虫学名词》、《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二版)。正在审定的学科有航空、航天、医学、机械、地理信息系统、生态、自然辩证法、力学、遗传学、中医药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地理学、海洋学、语言学和管理科学等。此外,200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仍积极开展了科技新词命名、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宣传推广工作,并重点进行了术语数据库建设。例如,发布试用了第3批信息科技新词(多媒体技术部分)、空间天文探测器新词及两批地球物理学新词。在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中,积极开展了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子、通信)、船舶、地理信息系统、化工、水产和药学的对照工作。航海、大气、昆虫等3个学科的名词对照本已进入出版流程。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对术语学研究活跃的俄罗斯和加拿大开展了学术访问和考察。通过互访、签署协议,增进了同两国术语学界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并为建设多语种术语数据库奠定了基础。在国内交流合作方面,多次组织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活动;与黑龙江大学开展合作,拟写术语学研究方面的专著;参加了国家语委制定规范字表方面的研究活动等。10月份,组织有国家语委、社科院语言所、教育部及有关单位和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专家参加的疑难用字研讨会,对应用混乱的“像”和“象”字进行了辨析,同国家语委共同作出对上述疑难字的界定,对规范科技名词用字发挥了作用。另外,术语数据库的建设这项工作对于名词审定和推广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根据常委会的意见和名词工作需求,2001年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开发和完善了术语数据库的各项功能,在学科分类体系管理,术语信息的收集、整合与查询服务,以及数据自动提取等方面的功能得以提高,目前完全能够满足名词委内部工作的需求,并为建立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术语网站奠定了基础。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按照年初计划,认真地进行了落实。2002年工作计划要点如下:1.继续做好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1)审定公布工作。2002年科技名词委将继续开展近20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其中将重点支持并完成遗传学(2)、免疫学、生态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名词的审定工作。2002年计划完成9~10个学科的审定任务,其中包括遗传学(定义本)、免疫学(定义本)、生态学(定义本)、地理信息系统、机械(3,仪器仪表,定义本)、航空学(定义本)、自然辩证法、医学(8)、中医药学(定义本)等学科。社科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继续依托社会科学院开展。社会科学院领导对名词审定工作非常重视,在人力和经费上给予了很大支持,语言学的审定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2年将完成名词初稿。其余学科分委员会也将保证审定质量和计划进度。(2)出版工作。2002年,机械(2,定义本)、电力、测绘(定义本)、水产(定义本)、医学(7)、生物合订本以及两岸大气、两岸航海、两岸昆虫、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自然辩证法和航空学、医学(8)等学科将陆续出版。此外,还将着手进行已公布名词的大合订本的编辑协调工作。(3)拓展新的学科领域。为适应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完善科技名词体系,2002年在取得经费支持的情况下,继续做好同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学科分委员会的筹建工作。社会科学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对国家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上应用得更为广泛,2002年,拟逐步开展经济学等学科名词审定的前期工作,开展好可行性调研和分委员会筹组工作。2.继续做好两岸名词对照和科技新词工作2002年,我们计划重点开展信息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其中包括计算机、电子、通信3个分支领域,计划年内完成对照蓝本。天文学、大气科技、药学、化工、测绘学等学科也将取得积极进展。2002年新词工作要紧跟科技、经济发展形势,并紧密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对重大事态要建立敏捷的反应体制,重点发布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和敏感名词。新词工作仍然采取新闻发布会和报刊上发表两种形式进行。对过去已发布试用的新词,在收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终审、正式公布。3.继续开展术语学研究和宣传推广工作2002年拟开展以下一些方面的工作。(1)保持与国内外术语学界和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讨术语学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课题,努力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术语学理论研究水平。(2)努力办好期刊《科技术语研究》,更好地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广泛联系作、译者,面向广大读者需求,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3)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形式,宣传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和名词审定工作成果,提高名词工作的知名度和显示度,扩大科技名词委的社会影响。(4)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大中学校教材编写部门和出版单位的联系,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5)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术语工作。4.继续做好术语数据库和网络建设工作首先要进一步调整现有的数据库系统,使之适应网上信息发布的要求。其次,设计并制作一套能够反映科技名词审定工作面貌的网站信息。其三,要解决网络服务器的技术问题,使科技名词工作实现网络化。同时,还将努力创造条件,使这一工作与建立“科技术语知识库体系”的发展设想相结合,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5.开展好全国科技名词委文化建设工作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持续发展的工作。总结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17年以来的重要经验,取得今日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为了继续做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应发扬光大这一科学文化传统,因此,2002年要对此文化的特点加以系统总结和提升,形成求真务实、科学民主、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文化传统和学术氛围,成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及其办事机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和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潘书祥同志完成汇报工作之后,由事务中心周长青同志向常委会演示了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基本功能和操作情况,出席会议的同志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对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作了肯定。同时,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对在名词审定工作中运用高科技手段,增强宣传推广力度,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寄托了很大希望。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在2001年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原则通过了2002年的工作计划。路甬祥主任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建立术语网站、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重要意见。会议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不仅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同时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两岸和平统一,对国际上广泛的合作与交流,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我们这一届委员会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把这项工作继续推向前进,为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5年4月5日召开了2005年度第一次常委会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副主任于永湛、王景川、朱作言、章综、张先恩、金德龙、李宇明、张尧学、汪继祥、潘书祥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周文能、王延中、孙公民、黄广荣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副主任“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4年工作情况和2005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2004年工作情况:2004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科技名词的审定公布出版、两岸科技名词的对照统一、术语库及网络化建设、期刊工作以及术语学研究、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完成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常委会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1.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1)全国科技名词委开展了力学、通信科技、语言学、资源科学等近20个学科名词的审定和增补定义工作。(2)完成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地理学(第二版)、医学(放射医学与防护、放射肿瘤学)、海洋学(第二版)等5个学科的审定任务,其余学科分委员会也按照计划进度完成了当年任务。(3)公布出版了《航天科学技术名词》、《中医药学名词》、《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等3个学科的规范名词。2.学科分委员会建设工作2004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分别成立了第二届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材料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并立即开展了审定工作。3.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在目前台独分子大搞“去中国化”的情况下,这项工作更加迫切和更具现实意义。2004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开展了信息科技、动物学、生态学、经济贸易、电工电力等10多个学科的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两次组团赴台开展工作,台湾方面专家也多次到大陆洽商两岸名词工作,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4.科技热点词和新词的研讨及发布试用工作组织航天科技领域知名专家对涉及“空间”、“太空”、“航天”、“宇航”等名词进行了认真研究,热烈讨论,对上述基本词的应用问题做出了准确界定。此外,还对与“禽流感”相关的名词以及一些难点词、热点词的概念及命名组织了讨论。5.术语数据库和网站建设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于2004年正式开通。网上可以免费查询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的60余个学科科技名词,可以了解全国科技名词委各方面的工作情况,以及选订全国科技名词委出版的书籍和期刊。网站成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因特网上的宣传和服务平台。6.国内外术语学研究、交流与合作活动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开展了同国内有关大专院校及研究院所的学术交流合作,召开了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此外,还同国内外有关机构开展了密切的交流、合作活动。7.《科技术语研究》刊物工作2004年按期出版了4期刊物,刊登90篇各类文章。从2005年1月起,刊物从48页扩大到64页,以适应审定公布工作及术语学研究工作发展的需要。2005年工作计划要点:2005年是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将组织纪念活动和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此外,2005年审定工作也十分繁重,我们要加倍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献礼。1.周密筹备并开好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暨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组织好20周年纪念活动。2.继续开展好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要紧跟科技的发展,紧密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2005年将完成资源科学、通信科技等5~6个学科的审定任务,并公布出版4~5个学科名词。3.继续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按照中央精神,进一步扩大和促进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以增强两岸科技、文化、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合作。2005年将开展天文学、测绘学、动物学、经济贸易、电工电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4.开展好科技热点词和新词的发布试用工作。2005年的新词工作要紧跟科技、经济发展形势,并紧密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重点发布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词和敏感名词。5.继续开展好国内外术语学研究、交流与合作活动。保持与国内外术语学界和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讨术语学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课题,在2005年,有针对性地落实“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上提出的计划,注意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术语学理论研究水准。6.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应当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常委会在听取了工作汇报之后,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各位代表就名词审定及各项相关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路甬祥主任在会议上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他着重指出,当前形势的发展对名词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要放在国家的政治大局、科技大局、文化大局上进行战略定位,要在坚持、继承名词委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进一步进行认真的研究。今年是名词委成立20周年,我们要认真地回顾过去的经验,展望未来的发展,通过20周年的纪念活动,把老中青三代名词工作者的力量凝聚起来,把港澳台与境外的愿意做名词术语方面工作、同名词委保持经常合作联系的友好人士、专家学者团结起来,同心同德,齐心合力地把这项工作继续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国科技名词委2004年的各项工作,原则通过了2005年工作计划。会议认为,2005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好各项活动,在认真总结前二十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巩固成果、锐意创新、立足现实、规划未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是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目前不定期),是为广大科学技术、术语学和语言学工作者探讨和研究与自然科学名词术语有关的问题而开辟的园地。我们渴望能经常地得到各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共同把此刊物办好。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多撰文,使在祖国四化大业中,在这块科技术语园地上也能开出鲜花和结出硕果,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做出贡献。
为达上述目标,即为了推动自然科学名词审定与统一工作的开展,宣传这一工作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和研究自然科学术语命名原则和方法,交流各学科名词审定与统一工作的经验,推动术语学研究,以便在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中早日实现科技名词规范化、标准化,本刊将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欢迎所有热心于自然科学名词工作的同志踊跃来稿。目前本刊拟在下列各领域征集稿件,备您耕耘:
1.术语学研究(包括心得体会);
2.科技名词审定经验与探讨;
3.科技名词、术语论坛;
4.科技新术语定名;
5.科技名词、术语探源;
6.争呜与商榷;
7.与港台及海外学者讨论交流科技术语信息;
8.国外动态与资料;
9.国内动态与资料
10.批评与建议。
来稿请用钢笔书写清楚,外文用印刷体书写,附图要墨描,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运动与现代科学的结合 —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而作 ·“·······“···”··”…龚育之孙小礼(1 .4)中国科学院一九八三年工作会议倡议书“一(2 .1) 科学家论坛中国科学院与科研攻关···”····“··”…严东生(1 .1)中西科技起落的感想····”······……任之恭(2 .3)我院体制改革应以择优支持为核心 ...............……“二”..····…….”邹承鲁(3 .1)从美国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可以借鉴些 什么?·”···“·····”····”·““··”…母国光(3 .2)从原中央观象台的历史谈增加科研经 …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技名词定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阐述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应当继续加强审定科技名词原权威性和约束力,审定科技名词厅结合学科环境保护完整的系统性;审定科技名词 当遵循的几个原则;以及大力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术语学研究,提高科技名词统一与规范化工作水平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