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WPAN应用环境下IEEE 802.11b最优包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WPAN应用环境下IEEE 802.11b的吞吐量,首先分析IEEE 802.11b DCF协议应用时的数据包传输时序,得到IEEE 802.11b系统的吞吐量性能与包长及包错误概率的关系,然后对WPAN干扰网络存在时包错误概率与PLCP服务数据单元(PSDU, PLCP service data unit)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在理论上证明了在一定的WPAN干扰强度下,IEEE 802.11b系统存在一个最佳的数据包长度,可以使得系统的吞吐量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WPAN干扰网络存在时的自适应包长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IEEE802.11n帧聚合机制的原理,随后分析帧聚合机制对视频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帧聚合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吞吐量,增加视频用户接入的数量.同时,提出一种自适应帧聚合机制,可根据信道状况通过动态改变聚合帧中子帧帧长以及重传次数来改善视频传输的性能,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IEEE802.11a标准协议的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时域中进行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的方案,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发送端与接收端的时域信号来计算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时域信道响应.为了保证LS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MSE)最小,还提出了一种最优导频序列设计方案.对比传统的导频设计方法,该方案只需要少量的训练块,且不随天线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发射天线的数目也没有限制.该导频设计方案要求导频序列中每个导频的能量不但相等,而且不同发射天线中的导频序列需要相互相移正交.仿真实验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无线Mesh网在繁忙区域增加接入点(AP)时,各种信道分配策略对网络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在多个AP和多个用户的热点环境中的容量平衡机制,然后分析了在物理层使用IEEE 802.11b标准提供的多重叠信道时对每个AP的影响,最后通过实测试验和NS2仿真,研究了信道条件、节点密度、信道接纳策略以及MAC协议对吞吐率和公平性的影响.结果证明,在网络中同一区域存在多个AP时,由于有限的频谱和无线介质特性,增加新的AP并不与系统容量成正比,反而会因为竞争和干扰降低这个区域的吞吐量.3种分配策略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考虑其它有效措施来提高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5.
详细分析了高速(2,1,7)Viterbi译码器的软件设计。在不影响译码性能的前提下,采用了一系列适用于硬线逻辑的软件算法,从而使译码器输出数据的吞吐量达到112 Mbs。 相似文献
6.
UWB和IEEE 802.11a WLAN的相互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与基于IEEE 802.11a标准的WLAN设备之间的干扰问题。介绍了UWB和WLAN的理论背景,给出了干扰信号对系统信号与干扰的比率(SIR)影响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在视距(LOS)环境中,UWB干扰对IEEE 802.11a系统的性能影响不大,IEEE 802.11a系统可以维持正常的通信;在非视距(NLOS)环境中,UWB信号对IEEE 802.11a WLAN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同时IEEE 802.11a WLAN干扰也会严重影响UWB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程艳红;李志蜀;朱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5)
针对IEEE 802.11基础架构网络中上下行带宽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概率发送机制的MAC层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调节分组传输的概率改变AP或终端的接入概率,从而实现上下行带宽的公平分配。本文首先推导出了公平带宽分配的最优传输概率与下行流数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两种可分别在AP或终端实施的策略。仿真结果证实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表明该策略能够提供较准确的上下行带宽分配。 相似文献
8.
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安全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号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6):88-90,95
分析了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安全策略及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在重点研究WEP协议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针对WEP协议的安全改进方案,有效地改善了数据在无线局域网中传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IEEE802.11的速率自适应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IEEE802.11设备提供了多个不同的传输速率,对动态变化的无线信道选择不同的传输速率可以使系统性能最大化.目前已经有许多速率自适应算法被提出, 但是没有一种算法适用于所有环境下的动态变化无线信道,而不同工作环境下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速率自适应算法.概述了不同种类的速率自适应算法,剖析了每种算法影响其性能提高的因素,并对不同种类的算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现有速率自适应算法所存在的问题.此外,用NS-2(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仿真软件验证了RTS/CTS(Request-to-Send/Clear-to-Send)信号的作用,它的启用会降低系统频带利用率,但同时也能有效地消除由多个移动终端共用一个AP(access point)引起的碰撞. 相似文献
10.
IEEE 802.11e标准中的EDCA机制引入了虚拟碰撞的概念,从而带来了基站内相同优先级业务相对优先权不同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提出一种新的N-EDCA(NEW-EDCA)调节机制,该机制将发生过与未发生过虚拟碰撞的队列一视同仁,从而避免了优先级倒置和不公平的问题。该机制中保持了虚拟碰撞队列的原竞争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N-EDCA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M—M帧和普通多播帧的本质区别,建立在M—M基础上的M—M—M机制,按信道速率分类后再把下行语音帧聚合多播,分析表明,M—M—M机制进一步提高了VoWLAN的网络容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