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针对当前生产环境下订单随机和产品种类多,工时确定困难等特点,为了能够准确高效地获得产品加工时间,研究了加工时间与加工难度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零件加工难度系数的一种工时估算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零件加工时间的关键因素,建立零件加工难度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和群决策理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构建零件加工难度系数模型.根据已有零件工时信息,运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确定零件加工难度系数和工时之间函数关系.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工时定额标准的作用入手,分析手工查找计算的困难与不准确性,引出《工时定额标准》计算机化处理的必要性。接着主要介绍了CAPP系统中工时定额计算模块的程序设计算法、工时数据库的建立、规则制订、参数设置及工时定额计算模块的使用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服装生产中设备的闲置、工人作业浮余时间、在制品的传递时间和传递距离等对服装工时定额影响显著,忽略这些因素会导致服装生产流水线优化结果难以应用于实际生产.综合分析流水线工人熟练程度、工厂环境和工人努力程度对服装缝纫标准工时的影响,应用服装流水线平衡理论,基于流水线平衡参数研究结果,建立了涵盖设备闲置状态、工人作业浮余时间以及在制品传递时间等因素的数学模型,以较少工人数目、最短在制品传递距离以及最少总加工时间为目标,运用蚁群算法重新编排了流水线工序.结果显示,和工厂实际生产测量数据相比,优化后的流水线作业人数减少41.2%,在制品传递距离减少37.9%,生产节拍减少16.8%,从而获得了较优的工序编排方案.  相似文献   

4.
浮余率和纯加工时间是制定服装生产工时定额的重要参数。本文就有关的观测方法与公式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服装工厂工时定额的实测与比较,分析了定额出现差异的原因,并指出了利用工时定额研究以促进服装生产效率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聪  周健 《科技信息》2007,(34):144-144
标准工时在企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预估企业产能负荷,进行流水线的平衡,计算人工成本,对员工绩效考核等等。本文以ZS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为例,具体分析标准工时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使标准工时的制定更加科学化、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以人工装配为主的流水线生产中,工时的不确定性是影响生产节拍的重要因素。考虑到随机优化要求精确的概率分布信息和较高的鲁棒优化保守性,本文针对工时不确定条件下混流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采用以经验分布为中心、Wasserstein距离为半径的模糊集对工时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并以最小化生产节拍为优化目标,建立装配线平衡问题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为了降低模型的复杂性,利用强对偶理论将模型转换为易于求解的形式;为保证解的鲁棒性,设计了一种鲁棒性指标并将其作为模型的约束条件。针对上述模型,通过设计一种基于区间数的解码方式,并引入自适应交叉和变异概率,给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最后通过标准算例和断路器抽架生产实例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随机优化和鲁棒优化方法,所建立模型在降低结果保守性的同时保持较高的鲁棒性,并且针对问题所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具有良好的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制造企业生产效率,运用模特排时法对某模拟装配过程进行详细的测定与分析,指出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某模拟生产线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生产线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模特排时法不但可以提高作业的标准化,而且能够减少工时浪费,提高生产线平衡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企业生产管理的需要,创新性地总结出了“工时充值法”,并对工时充值法的指导思想、内容、适用范围、操作程序、意义、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诠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理论计算方法,采用长度和时间2个标准,推导出可转位盘形齿轮铣刀的工时函数与成本函数,分析了刀具使用耐用度和名义耐用度的区别与联系,获得了实现最高生产率和最低成本的耐用度计算方法.采用统计手段对某铣削装备加工42CrMo齿圈的耐用度进行分析,拟合换刀策略和进给速度对耐用度的影响函数模型,获得刀具耐用度常数.基于该方法,可对加工方案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刀具的最佳耐用度方案.  相似文献   

10.
3.工具限额的执行与修改:①企业必须具备较完整的工具领、发料单据、报废单和定期清库盘点报表,以及车间部门的生产工时等统计资料。如属新建企业可按工艺部门对主要产品另件编制的加工工时,制定一个过渡性工具月耗费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一款女衬衫为实验对象,从服装单件流水线生产的影响因素入手,借助Flexsim软件对该款女衬衫单件流水线进行仿真优化研究.然后通过对该款女衬衫工序分析中的原始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借助拟合软件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函数分析,找出流水线中瓶颈工位工时,在此基础上对该单件流水线工序进行组合兼顾后再次进行模拟仿真的循环测试,最终使该流水线瓶颈工时得以降低,生产平衡率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的加工车间为对象,分析加工过程、加工条件,构建车间加工工时信息管理模型以及面向产品的工时信息管理方法.研究表明,所设计的车间工艺工时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工艺路线的快速编制和定额工时的准确计算、对制造过程的监控以及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3.
低等级公路建设中,路基路面弯沉是设计、交(竣)工时的重要参数,而只有贝克曼梁法检测弯沉指标才适用于现行规范。但是用来检测该指标的标准黄河车已停产,为找到替代车型,本文通过理论及实地测试,来分析相关车型能否替代标准车。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制定工时定额,通过对制造企业影响机械加工工序工时消耗数据的分析;并利用一种根据影响工时定额因素的相似工序分类成组方法,使用工序信息编码系统描述回转体零件工序的相似性特征,提出利用粗糙集理论与方法处理工艺数据以获得各相似性特征对工时定额的影响程度。通过对零件各参数特征的权重值分析,得出该方法计算出来的数据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装配生产线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生产作业形式,其效率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针对某集装箱公司后端框装配生产线的实际状况,以实际测定工时为据,找出瓶颈工序。运用工业工程方法对装配生产线进行分析改善,并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改善方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装配线平衡率由改善前的76. 2%提高到90. 4%,单日最大产能为225件,较改善前的产能提高了38件,减少了作业时间浪费,进而提高了产线效率。  相似文献   

16.
陈平 《科技信息》2013,(10):264-265
面对大型制造型企业员工多、员工状态变化频繁、员工工种多以及国内政策变化快的特点,传统的计算员工工时的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模型。模型将员工进行分类管理,利用组织架构特性减少HR制作工作计划的时间,按照个体特殊性及群体统一性结合的核算原则对工时进行核算。并选用优秀开发工.NET进行数据采集,借助存储数据库本身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使工时计算能实时出结果并立即让员工进行核对,为输入校正数据并重新核算提供了机会,该模型具有实时性、有效性和在大型制造企业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机辅助机械加工工时定额系统,该系统操作简单,具有完善的浏览、汇总、修改、报表打印、系统服务功能,工时计算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20吨葫芦双桥梁式起重机及其偏轨箱形梁的设计计算。试验证明各项性能指标满足使用要求,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符合。它与我国现在生产使用的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相比,节省钢材54%,减少加工工时70%,降低成本45%。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水性中涂漆车体在油性中涂生产车间的导入过程,从立项开始到对水性中涂、油性中涂的技术要求差异对比,再到调整现行设备及对生产后的车体参数确认,并通过干燥炉烧付曲线实验、附着力实验和硬度实验验证了水性中涂在油性生产车间生产的应用效果,为今后水性中涂车体在油性中涂车间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通过此方法可大量节省设备改造费及人员对应工时。  相似文献   

20.
机械加工的"个性化定制"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需求与日俱增,生产的高度灵活性和设备维护的必要性给调度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实际生产伴随的工时恶化效应使得调度问题更加复杂。为了解决周期性维护策略下考虑工时恶化的单机调度和维护决策问题,利用分段线性函数对工时恶化进行描述,分别基于固定周期维护与柔性周期维护的特点,以最小化最大拖期成本和维护成本为目标建立模型,通过数值实验和调参分析,确定了维护决策的关键和非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柔性周期维护没有批次空闲,目标函数值随β/α比值的增大呈阶梯增长状,能实现成本的"自适应"调节,较固定周期维护有显著优势。构建生产与维护的联合调度模型,可实现维护策略的优劣对比和生产与维护的联合决策,降低企业生产和维护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