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逸出气体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污水处理系统逸出气体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从人的意识与环境要求两个方面论述了污水处理设施中逸出气体净化的必要性,并介绍了逸出气体中刺激性成分对人体和构筑物的危害,提出了污水处理中逸出气体控制的主要对象。文中从抑制逸出气体的产生和逸出、气体逸出后所需要的构筑物的密封处理以及密封后气体的净化3个方面对污水处理设施中气体的控制进行了评述,分别简单评价了各种抑制、处理以及净化方法的优缺点,为控制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生态工程技术(生物一人工湿地)的低费用、低能耗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并对该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Cr、NH4+-N、TP、SS等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优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一级排放标准和《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CJ/T95-2000).在分析该系统实际运行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作为一种全新的污水处理模式,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应在优化群集设计的前提下向小规模、设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纳米颗粒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生物效应亟须研究.一旦纳米颗粒与生物体液接触,其表面会迅速吸附一层蛋白质分子(蛋白冠),从而使得纳米颗粒具有了新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于体外环境,含有蛋白冠的纳米颗粒才是它们在生物体内的真实状态.纳米颗粒的理化特性(例如粒径、形状、表面修饰等)可以影响蛋白冠的组成.与此同时,外界环...  相似文献   

4.
几种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技术现状以及特点,并对几种反应器结构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指出了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对污水自然生物处理组合技术做了简要的归纳,将其大致分为工艺组合和生物物种组合两大类,并总结了相关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了发展该组合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合考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吸收作用、机械吸收作用、化学吸收作用、土壤胶体的吸收作用和代换性吸收作用,建立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模型,模拟计算土壤中各种污染物在迁移转化过程中的浓度变化,为污水土地处理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7.
纳米氧化钛颗粒表面处理及表征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利用偶联剂钛酸丁酯对纳米二氧化钛颗粒预处理后,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改性,研究了聚合改性物质的结构和改性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能。钛酸丁酯与氧化钛表面羟基反应,使氧化钛粒子表面生成交联反应物,甲基丙烯酸甲酸与其反应生成PMMA并均匀包敷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表面。通过聚合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甲苯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8.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新工艺-IC厌氧反应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IC反应器的结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其工艺思想及应用实例指出IC反应器是对现代高效厌氧反应器的一种突破,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共基质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处理、厌氧-好氧发酵工艺、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技术、膜生物反应器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综述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原理及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技术不够成熟,降解效率还不高。提出今后应该在筛选高效降解菌及基因工程菌,探明高效降解菌株的代谢动力学和代谢机理,创建新的技术手段和多种技术的联合使用,将现有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污水、污水净化处理的意义、污水净化生物处理的方法,重点展示污水净化中生物处理在不同生物处理方法联用、扩大用于污水净化处理的菌种、诱变产生突变菌株。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生物工程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前景,探寻不同水质特点的污水生物处理的有效方法,以利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对环境保护的生物防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进行改进,研制了集活性污泥法、缺氧—好氧生物脱氮(A1/O)法、厌氧-好氧生物除磷(A2/O)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多种工艺于一体的污水处理实验装置。阐述了该多功能装置的研制方法、功能、特点及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该装置的研制实现了一器多用,为实验教学添置了多项硬件条件,同时为科研提供了多种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污水生物处理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污水处理微生物学近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一些仍不能培养的细菌被鉴定为对污泥膨胀、提高生物学除磷、亚硝酸盐氧化和脱氮负责,而许多原来认为的优势群体却对污水处理不是最重要的.这些知识可以为微生物多样性、种群动态、生态稳定和特定微生物种群活性等提供新的视野,可以应用于污水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处理参数的控制,为改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策略等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技》2007,(4):60-60
<正>技术原理厌氧和好氧联合技术是处理有机废水的首选技术,本项技术采用高效厌氧反应器(UASB、EGSB、HAF、HUSB)与复合好氧反应器(CASB、HAS)进行串联组合,辅助以厌氧和好氧衔接过渡生物反应器,实现了该项技术高效、低耗、污染降解彻底和完善的除磷脱氮功能,充分展现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的相关理论,测得液压流体中颗粒性污染物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和速度,根据不同的物质其自由沉降速度不同,从而求得颗粒密度。同时,给出了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分析,为以后的继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煤渣做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BOD污水的原理与技术;同时介绍其细菌的分离及培养、挂膜技术及运行工艺过程等.本法与其他比较,有占地面积小,经济高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平板计数、液体稀释法计数,对石家庄某军事学院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微生物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内,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群以细菌、真菌、放线菌为主,总数在107 CFU/L以上;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以细菌数量最多,达到108CFU/L以上.从生物滤池进水到人工湿地出水,水体中原生动物数量先增后减,但种类增加,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也依次减少,说明水体污染程度次第降低;季节变化及进水CODα的含量对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有一定影响,9月份进水中的CODα浓度低,导致真菌、放线菌的总数增多,分别达到8.0×107 CFU/L和9.6×105 CFU/L,造成出水浊度高、CODα的去除效果差;人工湿地系统中表层土壤微生物和深层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污水中污染物(CODα)去除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污水中CODα的去除主要依靠的是表层土中的细菌和真菌,其相关系数可达到0.69、0.84以上;人工湿地土壤样的微生物中,不同区域土壤样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都随着季节的改变会有变化,但随着季节变化的规律不很明显.土壤样中硝化菌的数量与温度呈正相关,反硝化菌的数量与温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纳米颗粒的毒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1世纪是学科交叉的世纪,而纳米科学技术——这个广泛的跨学科研究与开发领域,无疑是交叉科学的典型代表。目前,各种形式的纳米材料已经以不同的途径进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工业生产的纳米材料,目前已经应用到化妆品、涂料、医药诊断等许多传统产业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运用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和纳米组装等技术,开拓新的医疗诊断和治疗领域,如抗菌的伤口敷料、药效持续时间更长的药物、更好的弥补术、新的药物输送机制等。今后,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和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周真 《科技资讯》2010,(34):105-105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低碳经济理念的出现,对于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发现混合水样和出水水样的DOC是基本上一致的,同时研究了NO3-浓度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该领域的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典型行业废水生物毒性与污染物浓度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辽宁省4种典型行业的工业废水理化与生物毒性指标的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造纸和金属冶金行业废水的COD和SS污染物浓度超标严重,化学工业行业废水主要是COD浓度超标.造纸、石油焦化、金属冶金行业废水发光菌相对抑光率的毒性级别较高,多数处于中毒-剧毒之间,化学工业各生物毒性级别在低毒-中毒范围内.造纸行业废水的COD浓度和SS浓度与各生物毒性指标间的相关性极显著.石油焦化、化学工业行业废水中挥发酚浓度与各生物毒性指标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金属冶金行业废水中COD浓度与生物毒性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姚小亭 《科技信息》2011,(7):I0139-I0139,I0233
二氧化硅壳核型荧光纳米颗粒有良好的水溶性,易于制备、分离和表面修饰,具有无法比拟的特性,己经在生物分析的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