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三维高密度电法技术在岩层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采用二维高密度探测矿井底板水只能获得巷道底板的富水性特征而不能获得工作面内部的底板富水性情况的现状,通过改造测线的布置方法,改进仪器设备,开发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提出了三维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实现了对工作面底板富水性采前三维数据体的采集,并以slice-dicer为平台实现了采场底板含水性三维电阻率成像,可方便地进行水平及垂直切片,将工作面底板富水状态直观地表现出来,结合实例应用说明该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工程项目实施前,确定工区地下空间分布详情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三维高密度电法观测系统的布设难度大,使用常规电法仪进行采集耗时较长,在真实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难度大。利用并行电法采集技术,可以达到高效采集数据的目的。为准确查明某磷石膏堆场下部及周边可能形成渗漏管道的区域的三维形态,结合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并行电法进行数据采集,获取测区内真三维观测系统下的三维电法勘探数据体,然后对数据进行带地形三维反演处理和解释。结果表明:三维并行高密度电法探测场地地下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次现场探测共圈定了5个异常区。与钻孔揭露资料吻合,为后期指导防渗帷幕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单候矿6105N工作面瞬变电磁法探测为例,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在探测工作面底板富水性中的应用,并通过直流电法探测对瞬变电磁法探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探测结果表明两种探测方法的成果较一致。两种方法的对比探测对于寻找工作面底板富水位置和确定富水范围非常有效,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西坡矿5111工作面安全带压开采,减小底板薄层灰岩含水层对回采工作面的安全威胁,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采后底板破坏深度预计、突水系数法评价等多种手段评价该面带压开采突水危险性,认为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为0.084 MPa/m,大于安全带压开采临界值0.06 MPa/m,发生底板突水的可能性较大。采用矿井直流电法超前探查、井下钻探工程跟进验证、疏水降压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水技术手段,探查工作面底板薄层灰岩含水层及隔水层富水异常区,验证并疏放薄层灰岩含水层水,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底板隔水层带压值,最终实现工作面安全带压开采。结果表明5111工作面底板薄层灰岩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局部存在富水异常区,且具有可疏放性,经过10 d疏水降压,薄层灰岩含水层水位下降36 m,底板隔水层带压值和突水系数均降低至安全带压开采临界值以下,从而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带压开采,为西坡矿5#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该地区条件相似工作面的开采奠定了基础,完善了底板水害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密度电法对葛亭煤矿矿井采掘工作面进行超前探测。结合其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通过数据采集,相对富水性判别,即时成果显示形成以"高密电法仪"为核心的采掘工作面水灾预防技术,实现掘进工作面前方富水性预测。为井下工作面的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煤层工作面底板岩层赋水的探测精度,构建探测物理模型,采用并行直流电法技术对底板水害地质条件进行探测模拟实验,连续观测底板岩层含水条件变化时其电性剖面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钻孔注水量的不断增加,低阻区域逐渐明显。该结果可以精确显示岩层不同深度赋水情况,为现场探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山东某大桥近海施工,基础地层中富含卤盐,岩溶地貌十分发育,且大桥工程巨大,探明大桥基底岩溶发育情况是关键。为此采用并行电法技术,布设了15个测站对场地进行勘探,完成2 590m的勘探测线。数据采集使用了AM与ABM法,分别进行了二极、温纳三极、温纳四极、温纳偶极和温纳微分五种装置数据提取、计算和反演,获得了各测站的电阻率断面图。结合钻孔揭露地质资料对场地条件进行分析,推测场地的岩溶发育与分布状况,为桩基的施工处理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层开采底板灰岩水害特点,指出了适合矿区底板水害预测预报方法,探讨了疏水降压、局部加固与含水层改造等底板水害防治技术的适用条件与实施效果,提出了工作面底板灰岩水防治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矿井巷道周边出现地质异常体时需要及时进行探测,查明其范围及特征,为治理技术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文章结合淮南某矿13221工作面回风巷周边地质异常体,采用并行电法和反射地震波法相结合,详细探查与分析了异常区域的分布特征及其富水特征。其综合结果判断参数多,对异常体判断的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淮北矿区山西组煤层开采底板灰岩水害特点,指出了适合矿区底板水害预测预报方法。探讨了疏水降压、局部加固与含水层改造等底板水害防治技术的适用条件与实施效果,提出了工作面底板灰岩水防治的技术路线,即:预测、探测、治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掘进巷道前方是否存在异常区,排除富水构造给煤矿生产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超前探测方法,探查巷道掘进前方的地质情况。巷道超前探测、超前预报对于煤矿的安全掘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例说明,采用综合物探手段对掘进巷道超前探测,可以达到仅采用一种物探手段而不能达到的效果。在实际工程勘探中,可以准确反映出巷道前方地质异常体的空间特征,为矿井防治水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文林 《山西科技》2012,(5):74-75,77
针对煤层底板水害的特点,对底板水害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以两类典型的煤层底板水害为研究重点,探讨了突水的防治方法。为解决煤层底板突水问题,应建立信息化系统以提高决策效率与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PC高速数据采集的存储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高速数据采集的核心技术之一多体存储系统的设计,介绍了适合于采集速度在70MHz以上的超高速采集系统的一种新型页面多体并行存储系统电路结构,并探讨了扩展存储容量和实现采集波形的实时显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超化煤矿随着开采性深部延伸,底板水压增大,底板水害威胁已成为影响安全开采的主要因素。通过底板注浆加固,将灰岩含水层改造成为隔水层,并通过加固前后的物探对比,检验孔验证,确保注浆改造效果,有效的解除工作面底板水害威胁,为工作面安全回采保证。  相似文献   

15.
赵晶  秦磊 《安徽科技》2012,(8):38-39
一、引言长期以来,采煤工作面内和巷道掘进前方的地质构造异常、顶(底)板突水灾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矿安全生产.而其中的水害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最多的重大灾害,由于矿井突水迫使工作面停产、搬迁.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目前,直接探测矿井各种突水构造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矿井直流电法勘探方法、无线电波透视法、音频电透视法、瑞雷波法、矿井地质雷达法和矿井瞬变电磁法等,矿井瞬变电磁法凭借其对低阻异常体反应灵敏,方向性强,体积效应小、横向分辨率高、工作效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在探测隐伏含(导)水构造、充水钻孔、采空区积水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因此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于井下探测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电磁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省郑州登封腾升使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洲区内采空区积水范围及采空区边界、探查测区内断层的含导水性情况以及工作面底板富水构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岩石岭水库总干渠三门头段渗漏调查为依托,考虑到渠道处于岩溶发育区,提出采用并行电法多维成像和地质雷达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查明隐患的原因及分布.在分析综合物探技术探查可行性的基础之上,基于并行电法技术可快速收录海量的地电数据体,为堤身二维渗漏探测和堤底隐伏缺陷提供数据支撑,结合雷达映像图可有效识别出溶洞的发育特征.现场应用表明,不同高程的二维电阻率图像反映出堤身渗漏隐患体的范围及埋深,并勾勒出隐患区在堤身上的空间连通性;并行电法的三维成果揭示出溶洞在渠底的立体结构形态,有效避开了常规伪三维电法布置的复杂问题;地质雷达法能有效高分辨识别出溶洞发育的范围;成果有效揭示了三门头段堤坝渗漏主要与该段存在隐伏型充填溶洞有关,并且溶洞在堤底以及堤坝上下游已形成渗漏通道.采用并行电法多维成像技术和地质雷达可有效查明岩溶区堤坝渗漏的病症,为堤防隐患的有的放矢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网络并行电法仪探测采煤工作面无煤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并行电法仪的基本特点,并采用网络并行电法仪来探测煤矿工作面内全岩区域的范围,用以指导工作面的采煤。探测结果表明,网络并行电法仪可以用于直流电法探测,对于工作面内全岩区域的探测采用温纳四极法和高分辨地电阻率法反演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多装置视电阻率反演的综合解释既提高了资料解释的可靠性,也体现了网络并行电法仪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元军平 《科技信息》2008,(4):306-307
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梧桐庄煤矿182106工作面回采受陷落柱、底板承压含水层及断层出水威胁,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为防止工作面回采期间底板突水,梧桐庄矿实施了地面注浆封堵陷落柱,工作面底板注浆改造,断层导含水性探查并注浆加固等防治水工程,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LabVIEW的并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云粒子测量系统中并行数据采集通道之间的信息交互问题,采用LabVIEW中库函数节点、消息队列和状态机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多路不同速率数据的并行采集,试验验证了该并行数据采集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abVIEW进行并行数据采集,不但快速、简单,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数据采集效率,方便进行系统扩展.该方法对多路并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