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分析导向装置对混凝土试块在静态破裂过程中的裂纹扩展规律、应变变化以及破裂形态的影响,采用导向钢管装置和内置钢片,对两种导向装置的混凝土试块裂纹扩展规律和应变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管导向装置较内置钢片对混凝土试块的静态破碎具有更好的定向破裂效果;由于钢管导向装置具有更强的约束作用,试块裂纹的起裂时间比内置钢片混凝土试块的起裂时间晚。导向钢管对静态破裂试验具备较好的导向切块效果,内置钢片适合于试块的破碎。试验结果为静态破裂导向技术在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静态破裂过程中的破坏形态与混凝土应变变化情况,以钢筋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试块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破裂试验对试件进行应变采集,根据得出的应变-时间曲线和不同破坏形态,对钢筋混凝土试块静态破裂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试块裂纹起裂时间为780min,普通混凝土试块裂纹起裂时间为600min,钢筋混凝土试块起裂时间较晚;由于钢筋对混凝土的套箍约束作用,钢筋混凝土试块裂纹扩展较慢,且其裂缝宽度、破裂形态以及相同位置的应变值都与普通混凝土有较大差异。为静态破碎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试验研究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时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养护时间对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变规律的影响,对比28d标准养护试块强度、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和实际结构强度三者的异同及不同构件类型的实际结构强度增长的差异。结果表明:(a)粉煤灰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b)粉煤灰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大;(c)龄期为28d的粉煤灰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最高,标准养护试块的强度次之,实际构件的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尾矿砂在结构和环境可持续方面的特点。试验需要试配强度等级为C30、C40及C50三个强度标号的铁尾矿砂混凝土。通过强度等级公式确定不同水胶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标号。对比C40的尾矿砂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探讨铁尾矿砂完全替代天然砂用于配制混凝土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水胶比的铁尾矿砂混凝土试块和普通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相近,为实验室配制尾矿砂混凝土提供研究依据。在有掺合料配制混凝土的前提下,建议对试配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应的三个水胶比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配制C100高强混凝土,分别浇筑成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块和特制的黏结试块.对立方体试块和黏结试块进行200,300,400,500,600℃的高温试验,测量不同温度经历下高强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和基于损伤的黏结强度,并分析横压力与黏结强度的关系.对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的表观特征和带肋钢筋与高强混凝土黏结强度的退化机理进行研究,为火灾后高强混凝土结构鉴定及加固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强度值是反映砼结构实体强度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砼试块脱模后放置在砼结构或构件一起,进行同温度、同湿度环境的相同养护,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的试件。其试验强度是作为结构验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韩文萍 《科技信息》2011,(23):294-29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推荐用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推定结构实体的混凝土强度。同条件养护试块是在施工现场抽取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放置在与结构实体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养护。由于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养护条件与实际塌凝土结构相同,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比标准养护试块强度更接近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但同条件养护试块在成型工艺、养护效果等方面与结构实体混凝土存在一定差异、且受现场的试验管理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王红秀 《科技信息》2008,(36):173-173
砼试块强度的定义: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标准试件的混凝土强度,即按标准方法制作的边长为150mm的标准尺寸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时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强度指标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试验,应用声发射及其定位技术对抗压试验全过程进行同步监测,分析混凝土受载破坏过程中声发射频率特征参数与混凝土强度指标的关系,研究混凝土受载破坏过程中内部裂纹的三维空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指标影响混凝土声发射信号频率特征参数。结合荷载-位移曲线对声发射振铃计数率和能率进行分析,发现C10和C20混凝土(低强度混凝土)声发射信号主要集中于弹性阶段初期和中期;C30和C40混凝土(中等强度混凝土)声发射信号处于受压全过程,声发射活跃期处于极限荷载处。通过对混凝土声发射事件进行空间三维定位,从微观上探明受载混凝土裂纹的萌生、发展和贯通的演化规律,对受载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有了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陈碧珊 《广东科技》2008,(10):88-89
自从混凝土问世以来,混凝土工程的裂纹控制,一直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师、现场施工工程师十分关注并致力进行解决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工程设计师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会十分小心地选择各种设计参数和各种,例如,对较长的建筑结构在设计时采取分割措施(设置沉降缝、防震缝、伸缩缝等)以技术措施以期控制裂纹的发生减少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或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结构构件内部拉应力、对跨度较大的混凝土受弯构件采用预加应力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正截面、斜截面裂缝的开展并减小其宽度、以及在预计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配置足够的构造钢筋或设置诱导缝等等,但是,真正的裂纹是在实际的施工之后发生的,也就是说,真正的裂纹控制实际上是施工的控制,它除了首先要彻底的、一丝不苟的贯彻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外,还要认真考虑当时的环境、材料、机械和人的因,需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进素等对混凝土工程产生裂纹影响。而这些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样的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研究混凝土强度的不均匀性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水平施工缝降低层缝的抗拉强度,其二是混凝土本身的浇筑层面所形成的各项异性,这两种混凝土水平层缝在拱坝结构上都形成薄弱环节.针对拱坝真实受力状态,对拱坝所用的二级配混凝土材料成型的带水平层缝的混凝土试块进行了劈裂抗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试块尺寸为300 mm× 300 mm× 300 mm,试验比较了两种水平层缝的存在对本体和含层面试件的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平施工缝和浇筑层面均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匀,产生各向异性,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运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确定锦屏高拱坝存在水平层缝的整体安全度.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 《科技信息》2011,(5):319-319,324
在实验室中用万能试验机对混凝土试块逐步加压,模拟实际混凝土结构所受的荷栽,分析混凝土试块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超声声速的影响。通过对强度等级为C30龄期为90天的混凝土试块30组(共90块)进行试验,根据混凝土试块在各受力阶段超声声速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据处理和曲线拟合并得出了相关性经验公式,对在役混凝土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1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由于荷载组合及内力计算的结果,要求同一层的竖向结构(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水平结构(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水平施工缝通常留于柱脚,柱顶若要留水平施工缝则应留于梁底。若同层的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则柱顶不留施工缝。1·2梁柱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分别浇筑的施工根据高层建筑多数使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站泵送浇筑的情况,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为:不管柱顶留或不留施工缝,均应先用塔吊吊斗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炸药至炮孔壁之间的缓冲层介质对切缝药包爆破断裂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测试系统,开展多组爆破光测实验。借助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炮孔内部压力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切缝药包能够利用切缝管有效控制爆炸应力场的分布,使能量沿切缝方向集中释放,定向爆破效果显著。与空气相比,水提高了切缝药包对炮孔壁的冲击破坏能力,爆生主裂纹的断裂力学参数增大,表现为更长的扩展距离、更高的运动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爆炸冲击波能和爆生气体脉动能是水中主要的能量存在形式,模拟结果显示水比空气具有更好的传压能力,缓冲层内形成更高的压力峰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炸药至炮孔壁之间的缓冲层介质对切缝药包爆破断裂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测试系统,开展多组爆破光测实验。借助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炮孔内部压力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切缝药包能够利用切缝管有效控制爆炸应力场的分布,使能量沿切缝方向集中释放,定向爆破效果显著。与空气相比,水提高了切缝药包对炮孔壁的冲击破坏能力,爆生主裂纹的断裂力学参数增大,表现为更长的扩展距离、更高的运动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爆炸冲击波能和爆生气体脉动能是水中主要的能量存在形式,模拟结果显示水比空气具有更好的传压能力,缓冲层内形成更高的压力峰值。  相似文献   

16.
在加大截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规范要求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构件提高一级,且不低于C20。这只是一种经验下的总结,缺乏理论或试验依据。本文通过控制后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同,对3根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受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在整个加载过程中新旧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试件裂缝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火灾高温作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研究经历高温后的混凝土力学特性对灾后混凝土结构的修复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实时激光全息干涉试验系统与静态承压装置相结合,在单轴连续静态荷载作用下分别对不同高温处理后混凝土试块动态测试。根据试验获得的干涉条纹的分布规律及其路径,直观地再现了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过程,描述了混凝土构件的损伤演化断裂特征,为高温后混凝土结构破坏分析与缺陷诊断探索出了有效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PVC(聚氯乙烯)管混凝土组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应变能)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塑管厚度和核心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VC管混凝土极大改善了素混凝土的脆性问题,应变能的提高幅度在9.3~25.0倍之间.塑管混凝土的强度随核心混凝土强度以及塑管厚度的增大而提高,但增强系数随着核心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的斜率大小由PVC管厚度决定,核心混凝土强度仅仅影响了PVC管混凝土的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19.
梁宁  刘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3):14345-14350
混凝土受力破坏机理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混凝土单轴压缩状态下的损伤演变特征,分别选取不同强度下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压缩破坏试验,从中获取加压过程中不同荷载作用下试块表面的图像。应用分形理论,根据图像分析计算各个试块在不同状态下损伤的分形维数,并研究了试块初始损伤与其破坏速率之间的关联性,由此分析混凝土内部结构组成特征,揭示其破坏的放大效应过程。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加,混凝土损伤的分形维数呈增大趋势,初始损伤越大,其破坏速率越快。C20混凝土由初始损伤分形维数最大的1.4177增加到后期的1.6314,平均增长率为0.0236,C50混凝土由初始损伤分形维数最大的1.3240增加到后期的1.5827,平均增长率为0.0349,强度较低的混凝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塑性破坏特征,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损伤通过分形路径进行加剧,表现出放大效应的过程,并最终演变为宏观裂纹的产生。该研究可为混凝土的结构演变与破坏机理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马良 《工程与建设》2023,(6):1801-1802
采用不同成型试模(铸钢和塑料)对不同等级混凝土(C30、C40、C50和C60)进行立方体试块成型,分析成型成型试模材质对早期抗压强度约束的影响。铸钢模成型混凝土试块的28 d抗压强度均比塑料试模的高,并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采用铸钢模制作混凝土试块的平面度比塑料试模的好,尤其对于强度较高的混凝土(C60);随着立方体试块的平面度值的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减小,与C30相比,试块的平面度对C60等级早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