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山高谷深、地形复杂的云南,马帮是最方便、最经济的运输形式,是云南经济史上特有的现象。云南近代马帮的兴盛,成百上千匹驮马行进在云南通往各个口岸或出国境的各条商道上,其运力之大,交通之繁盛,令人瞩目。马帮具有固定的运输线路,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马帮商团化的出现是其最大特色之一。发展到抗日战争前夕,马帮运输受到阻碍,开始衰落。在交通极端落后的近代云南,马帮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云南经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989年在云南嵩明发现3只梅花鹿用,这是梅花鹿在云南的新记录。云南犀牛化石共12种;近两千年来云南还生活着苏门犀、印度犀及爪哇犀3种,约在20世纪40年代左右消失。20世纪60~70年代,云南有赤颈鹤的分布,80年代消失。绝迹的原因主要是人的因素,大量遭猎杀;近2000年来,云南人口增加54倍,使这些动物失去了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蔡锷任云南都督时期,在政治上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一系列行政改革。使云南政治开始向民主化转型。在经济上整顿财政,振兴实业,投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云南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在教育上扩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推行军国民教育。促使云南教育向现代新式教育转变。蔡锷为云南的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以来,云南社会长期动荡不安。蔡毓荣任职云贵总督期间,正是云南社会从明末清初的大乱到康雍乾盛世的转折点。其提出的以《筹滇十议疏》为核心的云南治理方略,抓住了当时云南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随着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云南社会很快安定下来,转入了较快发展的轨道。蔡毓荣提出的治理措施,大多被后任者所继承,得到了较长时期的贯彻实施,促进了当时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故有云南平定后“抚绥安辑之绩,(蔡)毓荣开之,(王)继文成之”之评价。  相似文献   

5.
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政治法律系巴春生副教授出版新《云南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该书以云南为基本区域单元进行实证研究,描述了云南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现实存在和未来发展态势,意在揭示云南作为特定区域的城市化发展规律,为云南城市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水烟筒是云南的风俗文化之一,云南十八怪中有着“竹筒当烟袋”之说,而西畴县木制水烟筒在云南水烟筒中较有代表性。通过田野考察,深入云南西畴县木制水烟筒加工厂并对艺人进行走访和调查,详细了解了西畴木制水烟筒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作认为云南山水画创作与云南自然山水条件不相称,特别是滇西北地区令人赞叹不已的自然风光非常入画,但却产生不出大气魄的山水画。本从意识、观念到绘画技法,阐述云南山水画的创作及表现方法,对开拓云南山水西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就山水画创作的先天条件而言,云南具有丰厚的自然地理资源,也具有多姿多彩的人文地理蕴聚,理应造就一批大师级的山水画家。但遗憾的是,优裕生存环境孕育的惰性桎梏着云南山水画家的视觉张力,“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自足心态割裂了云南山水画家的文化自觉。因此,云南山水画家很难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明代云南的人口数量究竟有多少,有的学认为直到明末崇祯时云南的人口仅240万.最高的估计也只有300多万。为此,在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明代云南军籍人口、民籍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献记载的基础上,通过详尽的考证,分别得出了万历时期云南军籍人口、民籍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由此推断出万历时期云南的人口数量应在500万人以上。这为从事云南移民、民族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可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20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对云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云南高职教育在西部大开发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承担的特殊使命以及如何主动面对西部大开发等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云南高职教育特点,提出了高职教育发展战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云南高职教育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云南地域特色,培养能够适应西部发展的各类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内迁文化是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它以其先进性和多元性,推进了云南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促成了云南教育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云南社会的演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晚清云南商路、商帮、商品流通总量的考察,探索云南商业经济发展初始的基本情况和规模,阐明云南从蒙自、思茅、腾越开埠后,其内部的商业市场才渐次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14.
云南液化褐煤分级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褐煤是可直接液化的理想煤种,建立客观而合理的分级体系,是保证云南液化褐煤资源评价的可靠性和客观性的前提条件。文中通过对大量的煤质资料和先峰褐煤液化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在建立回归方程并计算转化率和油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预测了云南褐煤液化性能,探讨和建立了适合云南液化褐煤的分级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云南野生花卉拾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和“世界花园”之美称。中国有苔藓植物大约2600种,云南有台藓植物约1500种,占全国的58%;中国有蕨类植物大约2500种,云南就有约1509种,占全国的60%;中国有种子植物大约30000种,云南有约17000种,占全国的57%。其中花卉和观赏植物资源约有2500余种,并以杜鹃花、山茶花、报春花、龙胆花、木兰花、百合花、兰花、绿绒蒿八大名花著称于世。云南是许多花卉和园艺植物主要起源中心之一,例如云南是山茶科许多种、木兰科许多种、兰科许多种,特别是横断山区是杜鹃花科的许多种…  相似文献   

16.
从史料看,云南自公元前3世纪就与内地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战国有楚将庄蹯率众王滇;秦时有五尺道之开凿;至西汉武帝,中原王朝对云南的开发更是进入了高潮。经过前后三十年的经营,西汉王朝于公元前109年在云南设立郡县,大理地区则属益州郡管辖。郡县制在云南的推行,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大理科技》2009,(3):7-9,15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作出,是云南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大理州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相似文献   

18.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产业价值入手,论述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总结经验、正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发展需要,着重就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中国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危害最严重的省份,统筹云南草地贪夜蛾区域防控对于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者提出并阐述了云南草地贪夜蛾区域生态防控思想,将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地划分为七大发生区,以边境防控、虫源地防控和通道防控作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区域生态防控对策.研究将为制定云南草地贪夜蛾科学防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西方医学在近代云南的传播和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教会充当近代西医进入云南的开路先锋,滇越铁路通车后云南迎来了兴办西医院的高潮,抗日战争期间教会医院沿重要交通线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