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杨谭任桂州刺史的时间,《唐刺史考全编》据学界对杜甫《寄杨五桂州谭》一诗的系年将之定于肃宗上元元年(760),仅此一年。然而综合杨谭《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及新旧《唐书》等有关材料来看,杨谭出任桂州刺史应在至德二载(757),离任应在上元二年(761)四月后,首尾共有五年时间。《唐刺史考全编》所定杨谭任桂州刺史的时间以及学界对杜甫《寄杨五桂州谭》一诗的系年,显然都把时间范围定得太窄了。  相似文献   

2.
张九龄是唐代声誉很高的开元宰相,入仕以后,曾多次南还:首次是对朝廷现实不满,被排挤而南还;第二次是唐玄宗为了安定国家局势,稳定民心而派其赴使南海,祭南岳而来;第三次都督桂州诸军事,守桂州刺史兼岭南道按察使,由洪州赴任,历时两年,巡按南行。张九龄的三次南行,曾留下不少诗作,下面就主要诗作选析如下:《曲江集》的主要诗作是《浈阳峡》,此诗以何格恩《编年考》所说,应为开元十四年祭南海道中所作(今从其说)。这首诗极写了浈阳峡中山水景色的幽深、奇特。诗的开头,  相似文献   

3.
《吕氏春秋》中的儒家思想来源之一就是乐正氏之儒。乐正氏之儒的主要思想——重孝思想被《吕氏春秋》吸收作为治国的根本;其贵信等思想亦被《吕氏春秋》合理吸收,作为君主修身的重要内容;乐正氏之儒具有兼儒墨的学术特点,这与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的学术特点十分接近;乐正氏之儒是通过尸子而在秦地传承,从而为吕不韦所熟悉与采用;研究《吕氏春秋》杂家思想的形成,尸子这个人不应该被忽视。  相似文献   

4.
韩愈的籍贯,史书记载不一,《旧唐书》记昌黎人;《新唐书》说邓州南阳人;李白在《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中也说南阳人;李翱在《韩吏部行状》中说“昌黎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及《中国文学史》说河南河阳人;《中国历史人物生率年表》(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载“昌黎(今河南南阳)人”。此外,还有些书籍说河内南阳,有的说河南沁阳,也有的说河南孟县。总之,众说纷云,未  相似文献   

5.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广东韶州曲江人。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丞相,是唐代著名诗人。开元二十四年(736)为李林甫排挤,罢相。他有《感遇诗》以及《望月怀远》等名篇,至今腊灸人口,传诵不绝。据《长汀县志》载,他年青未达时,为寻晤其弟张九皋,曾客寓汀州地,并有《题谢公楼》诗一首:  相似文献   

6.
邺下文士的公宴诗对曹氏父子歌功颂德,游览诗呈现出与曹氏父子的冲突,邺下文士的两个情感世界预示着生命意识浓烈的魏晋时代即将到来。谢灵运的士族身份和贵族情趣使《拟邺中》正文充满对贵族式饮宴、游览的向往之情,刘宋统治者对士族的压迫促使谢灵运在诗序中表达了不满和怨愤。在怀旧与现实的冲突中,谢灵运的情感世界出现分裂,《拟邺中》的创作主旨遂发生了偏离。所以,《拟邺中》有深刻的意蕴,并不是为了追攀陆机的炫耀文才之作。  相似文献   

7.
《洛阳伽蓝记》讲述了洛阳城的前生今世,不同朝代意象叠相交映,交相迸发,形成丰富的时空层面。迁邺是《洛阳伽蓝记》的时空临界点,杨衒之再三将事件的结局定格为迁邺,然而再不言迁邺之后果。《洛阳伽蓝记》构建了奇特的多维世界,各路神仙鬼怪在洛阳城轮番出场,并行生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人事背景考定邺下文人集会发生于建安16年到建安22年;邺下文人集会促进中古文学理论的研讨与创作经验的总结,功绩卓著;并促进了邺下诗歌的发展;邺下诗的悲忧色彩,诗歌题材、内容的转变、五言流调的盛行,是邺下诗人对诗歌艺术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在古汉语中,常有这样一种前置宾语的句式:(1)“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腾文公上》)(2)“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3)“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左传·隐公三年》)(4)“寡君其及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相似文献   

10.
游苏宁,江苏阜宁人,1962年11月生,1985年7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93年4月破格晋升为副编审,1999年晋升为编审;现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辑兼副社长,兼任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编辑学报》副主编,中山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业绩担任《中华内  相似文献   

11.
去伪存真:《扪虱新话》作者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部"博极群书,独创新见"的著作,陈善的《扪虱新话》在学术思想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但因为南宋存在两个陈善,后人在叙述《扪虱新话》的真正作者陈善时,极易和《雪蓬夜话》的作者陈善相混淆,从而给读者留下了诸多的不便和遗憾。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扪虱新话》评价极低且多有诋毁,不利于后人作出正确评判。《扪虱新话》的真正作者应该是陈善(字子兼),福州罗源人,自号"潮溪先生",他并非"淳熙间一豪士",亦即《雪蓬夜话》的作者陈善(字敬甫,号秋塘),因为二者并非同一人。  相似文献   

12.
地方经济研究的领头人闫国庆,男,汉族,1960年生,黑龙江密山市人,博士,美国加州大学MBA,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兼),宁波市政协委员,民盟宁波市委常委,《甬商》杂志编委会主任,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联盟2011年轮值主席,国家特色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负责人;曾获得"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贾谊,西汉名儒,年三十三而终。但其生于何时?卒于何时?则有不同说法。任继愈先生谓谊生年为汉高祖七年(公元前二○○年),卒年为文帝十二年(公元前一六八年,见《中国哲学史》第二册)。而孙叔平先生则以高祖六年(公元前二○一年)为谊生年,文帝十一年(公元前一六九年,见《中国哲学史稿》上册)为其卒年。  相似文献   

14.
颛顼为古蜀国的先代,最早可见于《山海经·海内经》,其原文是: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成书稍晚的《世本》也有相同的记载,内容略有出入,说: 黄帝居轩辕之邱,娶四陵氏之子,谓之纍祖,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泯水,昌意降后若水。昌意娶于浊山氏之子,谓之昌仆,产颛顼。《大戴礼记·帝系篇》所记的内容与《世本》基本相同,但是将“浊山”写作“蜀山”,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4日,《佛山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专项引导资金实施办法(2021年增订)》(以下简称《办法》)发布会在佛山高新区管委会顺利举行。会议吸引了高新区近100家企业、载体平台代表到场参会。政策亮点多、"干货足"扶持资金再加码自去年首次施行后,《佛山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化创业团队专项引导资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获得了企业、载体平台的积极响应和申报。2020年,在《办法》的支持下,包括北京源生康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余乐在内的21个创业团队,带着大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的项目落户佛山高新区。  相似文献   

16.
任安祥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人 ,1 96 0年 1月 2 3日生 ,1 983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蔬菜专业。 1 989年获硕士学位。现任韶关大学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兼农业工程系主任、教授。任安祥教授一直从事蔬菜专业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 1 983年至 2 0 0 0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任教 ,先后承担蔬菜育种学、蔬菜栽培学、蔬菜研究法、蔬菜学概论、蔬菜商品学等课程的教学 ,兼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等工作。主持和参加了“黄瓜抗病育种”和“设施园艺综合开发利用”等八项科研攻关课题。先后在《中国蔬菜》、《蔬菜》、《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内蒙…  相似文献   

17.
王猷定,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诗文在清初颇有影响。但其生卒年在学界颇有争议,其中生年有三说,即万历二十六年(1598)、万历二十七年(1599)和万历二十九年(1601);卒年有两说,即顺治十八年(1661)和康熙元年(1662)。现根据王猷定《四照堂文集》中多篇之文及相关材料,推定出王猷定当生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卒于康熙元年(1662)。  相似文献   

18.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4):F0002-F0002
闫国庆,男,汉族,1960年生,黑龙江密山市人,博士,美国加州大学MBA,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兼),宁波市政协委员,民盟宁波市委常委,《甬商》杂志编委会主任,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联盟2011年轮值主席,  相似文献   

19.
《隋书·刘焯传》:“大业六年卒,时年六十七。”(卷75,1719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7年出版)199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290页刘焯传写道:“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冀县)人。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生;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卒。”由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鲁迅《伤逝》的立意是描写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或借用涓生和子君之间的爱情悲剧批判旧社会、封建残余及当时盛行的片面的个性解放思潮。本文重探《伤逝》的立意,认为《伤逝》的主旨是鲁迅在时代与思想新旧交替之际,带着留恋、伤感、期待,勇敢重回"虚空"的全过程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