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佳蔓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31-1333,1342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影响力日趋增强,构建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十分必要。网络舆情危机具有多元性、多变性、突发性、扩散性的特征,它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削弱政府公信力,影响政府决策,降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认同。要应对网络舆情危机,需要建立网络舆情危机监测预警机制,网络舆情互动机制、引导机制和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协调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社会现实,对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发展和应对进行研究。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网络舆情演变过程,结合舆情导控理论与经典案例的分析,总结网络舆情发生前、发生时和处置后3个阶段的导控策略,提出了网络舆情导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网络舆情分析师”纳入职业培训序列,成为舆情行业的新兴职业。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职业认证和兴起,意味着国家和政府已经把网络舆情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升到极其重要的地位。网络舆情师的职业化之路将使舆情研究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探索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机理有利于政府、企业等管控主体根据网络舆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舆情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恶化。基于湖南凤凰古城收费事件,从舆情演化的阶段划分、阶段分析和影响因素3个方面,研究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根据事件事态和网络关注的变化,网络舆情演化分成孕育、出现、爆发、高潮、回落、反复和长尾7个阶段。社会心态、事件效应、官方言行、媒体行为、网民行为、外部刺激、舆情应对是影响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主要因素,对舆情演化起到推动或遏阻的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重视网络民意、做好舆情监测、规范信息发布和完善政务微博4个方面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建模,考虑网络舆情传播各个环节,建立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从政府和网络媒体两个方面分析了模型。结果表明,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网络舆情提高了舆情预警的准确性;通过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加强舆情预防,可以缩短舆情运行周期;加强网络监管,从源头提高预警,减弱其对社会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在网络社会发生或经网络传播、并经线下网上互动而演化的舆情突发事件呈频发之势。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结构单元,与之相关的或在高校发生的舆情事件其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当下,作为“互联网一代”的“00后”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网络参与主体,他们多数时候充当了校园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角;但网络参与的实践已经表明,他们中的多数同时也是舆情危机事件的受害者。可见,加强校园舆情突发事件的舆情监测、防范并正确应对舆情危机,不仅是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需要,也是保障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更是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维护高校校园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是当前转型社会、民主社会和虚拟社会叠加作用下的产物。在社会治道变革以及多中心治理模式得以确立的背景之下,网络舆情这一社会现象也出现了新的演进趋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导了网络舆情发展演变的双重向度,使其产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影响。就网络舆情的产生根源来看,主要来自于社会治道变革的内在感召、反向社会情绪的释放发泄、多元网络文化的深度催化和网络社交领域的繁荣兴盛。因此,应摒弃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下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思维,通过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的理念变革,强化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化治理,完善多中心治理秩序,促进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再平衡等途径,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出发,科学地加以应对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常虹  赵珂 《科技信息》2012,(21):154-155
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舆情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也越来越巨大,甚至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决策参考。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特点,认真分析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影响,通过建立网络舆情预警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的文明与法制建设、公开政府信息完善政府和网民的互动平台等方面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新媒体等一些平台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网络舆情不仅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风向标,而且是快速、准确了解青年大学生的真实情感和实际行为的有效途径,成为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文明习惯的有力助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已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题中之义。该文围绕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动态监测机制,继而探索科学的引导高校舆情。  相似文献   

10.
综合考虑网络舆情扩散的多个环节和主要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网络舆情扩散的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服务社会有效性可以有效降低网络舆情扩散程度;而短期内增加社会福利保障资金和加强网络文化宣传力度对降低网络舆情扩散作用力度较小但却可以起到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网络舆情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衍生物,是根源于公众舆论的相关研究,是21世纪以来国内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关于网络舆情的定义很多,笔者经比较分析后认为: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网民趋同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和情绪等,是舆情的网络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社会稳定是党和政府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就南京打医事件为例,对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的原因进行反思,并提出针对网络舆情事件,政府应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掌握舆论主动权;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优势,主动设置舆情议程;倾听公众利益诉求,建设和谐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网络民意表达已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网络舆情会经历舆论潜伏、网络围观、争辩聚合和影响消退4个阶段,变化过程中集聚效应明显.从量变到质变,网络舆情可以通过“关键词”的计算来确定网络舆情各阶段临界值.同时,根据网络舆情变化规律,可绘制出不规则锯齿型、金字塔型、冰川型3大类曲线图.因此,研究网络舆情变化规律,对于降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风险社会与互联网时代叠加,致使由各类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也日趋增多.为充分了解我国网络舆情研究进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引发的不利影响,选取CNKI数据库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该领域文献进行主题聚类、时空分布等可视化分析.现阶段我国学界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舆情演化传播、监测预警和引导治理三大方面.在对其相关文献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得出已有研究需要改善的地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传播定量研究较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动态实时监测、防范控制领域研究较少,尚未构建基于现实情景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等.提出应加强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范式转变、网络舆情风险动态监测、跨学科研究视角下的舆情引导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赖宏慧  廖华  钟娟 《科技信息》2013,(9):488-488
互联网信息瞬间万变,网络舆情包罗万象,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提高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成为摆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国内外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监控的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探讨分析,来有效提升地方政府处理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网络越发繁盛,各大社会交流网络发展迅速,本文对舆情以及舆情的传播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舆情的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并特别分析了网络舆情传播的特征和影响,对于这些所谓的影响我们都是能通过有效的方法来防御和避免.本章还进行了一个舆情热点事件的实例分析,统计了微博上一个关键词在一周中被提及的次数,分析在网络上舆情的传播会呈现出的怎样的波动,了解了这些特征后能更好的对舆情的传播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当前,网络成为新媒体时代网民的主要表达途径,逐渐形成了网络舆情。所谓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民众通过网络,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表达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网络舆情以其主体的多元化、议题的广泛化、民意表达的直接化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为我国政策、法律法规完善过程中的价值取舍、利益权衡提供了重要依据,促进了政策、法律法规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发展,社会舆情所依托的网络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本文界定了舆情的定义。本人认为,舆情可以从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来界定。这样的界定有助于理解舆情要素的构成,有助于网络舆情模式的建构。在舆情定义及构成要素的界定的基础上,本人试图构建一种网络舆情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虚拟社会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虚拟社会应运而生,虚拟社会已成为现实社会之外的“第二社会”。网络违法犯罪激增、网络舆情不断出现、网络安全问题频发这都给虚拟社会的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公安机关作为网络虚拟社会管控的主要职能部门,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虚拟社...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情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和追踪热点话题是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现有研究具有网络舆情事件表征不全面、对于热点话题的识别和追踪局限于语义信息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社交、内容、话题、情感4个维度构造超网络模型,并引入时间特征作为网络的连接关系,用于定量表征时序的网络舆情事件;将话题节点在超网络中的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作为话题热度的度量指标,实现热点话题发现及演化跟踪;应用“甘肃白银马拉松”微博舆情案例对模型和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时序超网络模型能够清晰表征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指标能够准确识别和跟踪热点话题,并为实时态势研判预警、舆论引导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