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今年三月二十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农业“八字宪法”的辯証法座談会。参加这次座談会的有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以及其它有关单位和院校的农学工作者、生物学工作者、哲学工作者等共约七十余人。会議围繞着农业八字宪法对发展我国农业的伟大意义以及八字宪法的哲学意义等方面作了了热烈的发言。大家都談到,自大跃进以来,八字宪法对农业生产已显示出无比的威力,并且它的潜力是无穷的。八个字之間是相互联系、相互推进的,是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2.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缺钾严重时植物无法完成生活史。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严重缺钾,而我国的钾矿资源又极端匮乏。因此,农作物生产中作物钾营养不良、钾肥施用比例严重偏低的状况已成为限制我国农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陆生高等植物通过其根细胞膜上的多种  相似文献   

3.
农業生产是运用对农業生物生長与发育的知識和利用自然界气候与土壤的条件来供应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所需要的农产品,一般說,农業生产、尤其是大田生产、比起工業生产来要复杂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农業生产的对象是各种的生活物体,种植在大面积的多样土壤中,生長在变幻多端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产地条件选择距主要交通干线10千米,并且3千米以内无污染源(包括工矿、医院等污染源),土壤和灌溉用水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耕层疏松深厚,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肥、保水能力的田块。二、秧田管理种子处理:选用适合产地生产条件、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5.
集约化经营原则是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的精髓部分,为历代农学家所推广。清代沂沭河流域的地方官员和文人士大夫也都奉行集约精耕思想,并希望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然而,受制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美洲作物在本地区的传播与种植,"广种薄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仍大量存在。清代中后期,沂沭河流域的地方官员以及农学家试图将美洲作物纳入到传统的精耕农业体系中,亦未获得完全成功。实质上,"广种薄收"与"精耕细作"式的集约型经营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都只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适应性举措。此外,部分美洲作物具备耐瘠耐旱的特征,使原本不适宜耕作的沙石山岭地区获得开垦,农作物产量也有很大提高。"广种"而"多收"也成为晚清以降沂沭河流域农业生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更是农业的命脉.水是一切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农作物在整个生长期中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农业,加上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农业生产对水的依赖性更强烈.中国有13亿人口,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整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在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发展节水农业意义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7.
土壤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自然环境,总结生产经验,从而搞清土壤生产性能,设计改良方法,提出点和面的丰产措施。在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今天,农民人数多,热情高,干劲大,又都具有长期劳动生产和向自然斗争的经验。如果他们能掌握调查技术,各自引用一些科学的原理,  相似文献   

8.
精准农业又称为精确种植(Precision Agricultrueor Precision Farming),是近年来国际上为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减低成本,改善生态环境而兴起的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其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水、种子和其它方面的投入量),以获得最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化学物质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农业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一直是我们国家农业生产的工作重点。近年来,随着LED技术的发展和成熟,LED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利用LED作为农作物照明光源,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诸多优点。而太阳能光伏照明也具有环保、低成本、能量充足等特点。利用其对LED光源供电,实现LED农业照明,可以结合二者的优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第二部分荷兰特色的现代农业 一.独具特色和生命力的设施农业 在设施农业极其发达和工厂化农业享誉世界的荷兰农村,到处都能见到成片的牧场和大型的连栋玻璃温室.在这些现代化的温室内,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高度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作物离开了土壤,农民离开了土地,生产摆脱了自然气候的束缚,农作物从种到收就是一条生产流水线,一栋温室就是一座农产品工厂!当这些农业工厂集成群、连成片,就自然地形成了相当于我们所正在努力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1.
养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探明作物高效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生理和分子机理是培育高产高效作物新品种的基础,对保护环境和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过去10年中我国在主要农作物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生理及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8-28,38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是我国棉花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随着整个棉花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条件有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和促进新疆棉花生产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新疆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63-63
桂树1号是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6-2004年从浙江黄叶早有性群体种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2003年3月获广西成果登记证书,2003年6月获得广西农作物品种合格证书,2004年6月获得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2005年获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0万元经费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1959年1月14日“人民日报”第7版上,刊载了科学家熊毅,朱济藩、马溶之、罗祖洛、殷宏章、过兴先等标题为“我国农业高额丰产在生物科学上的巨大意义”的文章,文章内容正如“人民日报”在该文前端的编者按语中所指出的:“我国1958年的衣业生产大跃进,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使它上升为比较系统的理论,不仅对指导今后农业生产更大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对丰富和完善农业科学理论也有很大意义”。并指出本文“就是在这方面所作的一个努力”。作者在文章中论述和总结了我国农业高额产生在生物科学上的八个方面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4):60-60
“秸秆栽培珍稀食用菌高效安全配套技术”是在山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005年获得的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珍稀食用菌阿魏蘑、杏鲍菇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基础上技术集成而来,2007年被山东省列为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通过推广,可以提高秸秆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推动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建设,生产珍稀、高档菌类食品,  相似文献   

16.
"塿土"是关中平原现代地表广泛覆盖的农业土壤,也是历史上对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改良的产物。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识土、用土、改土、养土的经验,并被广泛记录于古代农书及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中。文章通过对先秦至两汉时期古农书及相关文献中土壤信息的提取和整理,结合现代土壤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环境及其土壤资源的利用与改良。研究表明,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地表土壤尽管为全国优良的土壤类型,但土壤质地不良,水分、养分供给不足,盐碱化等因素也导致了土壤的适耕性减弱。秦汉时期精耕细作的治土和治田过程使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土壤质地、结构、水分、养分等方面均有所表现,促使了关中平原自然土壤向农业土壤的迅速转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病虫草害受害面积大约2亿公顷(次),每年需要生产和使用农药约25万吨(有效成份).生物农药具有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毒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农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邯郸284"是由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棉花新品种,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麻2001003.2000年获国家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下面刊登的三篇文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今年三月二十日联合召开的"农业'八字宪法'的辯証法"座谈会上三位同志的发言稿,在这次会議上发言的同志很多,本刊因限于篇幅不及一一刊登。  相似文献   

20.
下面刊登的三篇文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今年三月二十日联合召开的"农业'八字宪法'的辯証法"座谈会上三位同志的发言稿,在这次会議上发言的同志很多,本刊因限于篇幅不及一一刊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