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不同类型的林农对林地的投入存在较大差异,其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是我国林农地改革研究的重点。以新疆博乐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林地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林农林地投入行为受到经营模式和经营林种、林地规模、林地流转市场和林地资源禀赋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本研究结果,作出如下建议:政府可因地制宜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创建适合当地林农的政策,真正起到带动引领林农增加收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集体林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概念、范围、任务,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解决林业发展动力机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改革的目标是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对民生的尊重,是对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6.
我省黔东南州是南方重点林区之一,属典型的集体林区,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改革开放以来,于199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基本绿化黔东南的目标。1998年后,在国家林业政策“由以木材 相似文献
7.
综述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路径、改革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作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张芝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1):106-10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林改)的目的是保护生态,惠及农民。只有让农民充分了解林改政策及法律法规,才能激发他们参与林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保障林改工作顺利推进。从6个方面介绍了原平市林改的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9.
张毅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20-23
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不完善引发的种种矛盾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提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推进公平与效率实现的前提和对策:在确立农民经营林业的主体地位的平等,保证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追求林业土地生产效率;加强系统性地深化推进林业产权改革,加快对产权的界定、流转,保障产权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确权,即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土地权益是林农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核心权益。由于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还不够彻底,对林农土地权益的保障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贵州省瓮安县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当地农民的集体对话和讨论的参与式农村评估(PRA)方法,探讨各利益相关主体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的满意度。通过对瓮安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调查研究,从林农是否获得一定的林地经营自主权和生产决策权、林农对产权变迁所持的态度、林地经营的投入、林权流转需求等方面,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结果表明:通过林改,农民收入有所增长,投入林业的劳动时间有所增加,林权纠纷也得到处理。但由于林农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林地规模的不同,林地的经营类型和流转意愿也存在差异。因此,林改在短期内对林农的收入增加不明显,需要在规模经营、要素市场、流转规则和生态补偿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苏南丘陵区麻栎林生态水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于2012年4月至9月对麻栎林的降雨分配过程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累计降雨量470.7 mm,平均场降雨量10.0 mm,小雨占据降雨事件的绝大部分,频率达到70.21%。穿透雨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回归模型确定了林冠部分的持水能力和树干持水能力分别为0.87 mm和0.11 mm,形成树干径流的最小雨量为3.42 mm。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空气湿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小雨量级下,随月平均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各月林冠截留率增大。月平均林冠截留率与叶面积指数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林冠平均截留率为20.48%。 相似文献
13.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分析了江苏建立林业要素流转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江苏建立林业要素流转市场是完善市场体系、实现林业产权、遵循林业生产规律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同时江苏存在林业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为此,构建了无形和有形相结合的江苏林业要素市场模式结构,提出了江苏建立林业要素市场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14.
福建集体林权改革中的金融创新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福建在集体林权改革过程中金融创新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金融产品与林业生产特点不匹配、商业银行具体针对性地管理办法不够健全,以及林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林权抵押贷款的金融手段运用O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创新信贷产品、建立社区信贷组织、金融部门完善管理制度、林业部门加强服务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江苏句容下蜀次生栎林气象观测塔30 m处三维超声风温仪1 a的观测资料,应用温度方差方法计算了空气动力学参数,并对其影响因子(风向、风速、摩擦风速和叶面积
指数(LAI))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零平面位移d和粗糙度Z0都具有明显的随着植被生长先增大后减小的季节变化趋势,两者生长季的平均值为15.20 m和1.86 m,非生长季为
14.25 m和1.24 m。d随风向无太大变化,Z0在90°~180°和300°~30°的主风向上有显著变化,平均值分别为1.23 m和1.81 m。Z0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Z0
随风速的变化较小,而Z0随着摩擦风速的增大而变大。d随LAI增大而增大,Z0也随LAI增大而增大,当LAI增大到一定值时,Z0随着LAI的增大而变化不大。根据有效数据比分析表明
,TVM法中的系数C3取3.5、C1取0.9~1.05较合适。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农田防护林林带尤其平原农区林带胁地的研究成果,以揭示农田防护林的胁地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克服胁地的措施.分析认为:①我国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树种生物学等的差异,农田防护林的胁地范围也不同,在平原农区其胁地范围按程度大小分别为0~[0.4H,2.0H](H为林带平均高度,胁地程度大小依次为... 相似文献
17.
苏南丘陵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苏南丘陵区杉木、马尾松、栎林、毛竹等4种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pH、土壤密度、有机质、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全铜、全锌、全铅、全铬、全镍等15个指标,分别从土壤肥力质量、生物学质量和环境质量3个方面,研究各林分的土壤质量,并将研究区的土壤质量分为5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种林分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均在0.4~0.6,土壤质量为Ⅲ级,土壤质量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毛竹、杉木、马尾松、栎林、对照(裸地),表明该地区的土壤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土壤磷、钾元素含量低是造成土壤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及其经济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江苏省第4次(2000年)和第5次(2005年)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数据汇编,建立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
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江苏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变化及其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
表明:2005年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约为2 516.56万t,2000—2005年间年均增加约160.0万t,表明其是CO2的“
汇”,平均碳密度约为21.2 t/hm2,远小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从地区分布看,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森
林碳储量分别占全省的18.54 %、8.68 %和72.78 %,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徐州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
占全省总量的20.93 %,其次是宿迁市、淮安市,最低的是南通市,仅占全省的0.92 %;平均碳密度以苏南
较高、苏中次之、苏北较低。从森林类型看,全省大部分碳储量集中在阔叶林中,杨树是优势树种,5年间
杨树造林面积增加值占全省新增林地面积的90.27 %,占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比例由39.51 %增加到66.12 %
;针叶林造林面积和碳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从龄组看,全省森林碳储量主要集中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
2005年两者之和约占全省总量的72.86 %。5年间全省累计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约96.0亿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和社会调查方法,针对贵州省东、中、西部地区台江、修文、贞丰3个县的村民和林业部门人员,进行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非技术因素调查
。结果表明,除造林技术因素之外,政策、管理、经济及自然等非技术因素都对人工林培育质量有不同程度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评分排序及综合分析比较,初步确定影响贵州省
集体林区人工林培育质量的12个主要非技术因素,并提出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下贵州山区森林转型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山区森林转型及其路径,为促进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实现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基于1975~2010年全国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遥感解译数据,选取贵州省森林转型研究案例,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森林转型路径分析框架,探讨贵州省森林转型及其路径,分析森林转型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1975~2010年,贵州省森林转型呈现出U型曲线的形态,森林转型拐点为1984年;2)贵州经济林种植、人工造林等"森林短缺路径"对森林面积增长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但未来"经济增长路径"作用将越来越大,人口城乡迁移及其造成的农地边际化过程,对森林转型的驱动作用将更为重要;3)森林转型的两条路径对乡村植被恢复、景观优化乃至生态宜居环境建设都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高乡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生态宜居、产业发展和收入增加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森林转型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