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介绍了飞机的各种气动布局形式,包括常规布局和非常规布局。分析比较了各种气动布局形式的优缺点和特殊性,指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气动技术问题,并对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大飞机常规气动布局的发展,客机机身技术以及新型气动布局——翼身融合体飞机(BWB)的发展。分析了气动总体技术对于大型飞机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作用, 并结合国内的研究现状提出我国加强气动总体技术研究,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鸭式制导炮弹的最佳气动外形参数,建立了鸭式制导炮弹的气动外形参数优化数学模型,以气动性能参数要求为设计依据,提出一种鸭式制导炮弹气动外形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对某鸭式制导炮弹算例的气动外形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气动外形参数能够保证该弹在飞行过程中稳定性适当,稳定性与操纵性匹配,舵偏角和平衡攻角匹配较好。该方法可作为此类弹箭气动外形设计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飞翼布局气动设计要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翼布局(FLYING-WING)作为一种非常规气动布局,有着传统气动布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未来飞行器理想气动布局之一.对飞翼布局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飞翼布局飞机的气动设计要点,并利用算例对这些设计要点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滑翔增程制导航弹气动外形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制导航弹的射程,在滑翔增程技术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远程卫星制导炸弹的气动布局方案,即采取大展弦比上弹翼、“×”形全动尾舵的正常式气动布局,通过计算选择了外形参数.对所提出的外形方案进行了风洞测力实验.实验条件为:滚转角(φ)=0(弹翼水平,尾翼呈“×”形),22.5°,45.0°;马赫数Ma=0.6,0.8,1.0;攻角α=0~12°;舵偏角δ=0,δz=-5°,-10°(俯仰控制),δy=-5°,-10°(偏航控制),δr=-5°,-10°(滚转控制).模型有弹翼张开与折叠两种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卫星制导炸弹的纵向稳定性与操纵性协调匹配,全动尾舵的控制效率很高,最有利于滑翔飞行的攻角为αopt=4°~6°,最大升阻比Kmax>10,在12 km高度投弹,射程可达到120 km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衬里手套加工自动机中的PC控制气动系统工程实践中的几个问题:衬里手套 加工工艺流程的拟定和分析;该自动机及其气动系统的组成;气动检测和PC控制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王林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221-5225,5275
升力体布局常见于航天器的设计中,在低速领域较少应用;但其紧凑的布局,巨大的升力体面积,充足的载物空间,翼身一体化的设计思想,都使具有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无人机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的潜力。设计了一种碟形升力体,并对其低速气动性能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获得了其升力、阻力、升阻比特性和静稳定特性的试验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构表明,碟形升力体具有较好的气动性能,已经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还以碟形升力体的研究结论为依据,对低速升力体的特点及其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气动实验是针对气动设计指标,为评判设计方案优劣所进行的实验.方案设计要进行大量反复迭代的特点,使得总体气动实验工作量很大.基于此,提出单纯形搜索法指导气动实验设计方法,单纯形搜索法无需数学模型,计算简单.通过排翼布局前翼对后翼气动干扰的风洞实验,证实了基于单纯形搜索法的气动实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气动实验结果很快收地敛到能接受的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详细论述了50摩托车左机体铣大平面基准气动夹具的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提出应用重心法,可保证多点同时夹紧;设计辅助支承,提高了刚性,可作为同类工装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多片尾翼布局弹箭气动特性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多片尾翼布局弹箭的气动特性.以三维Navier—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用CFD方法对4片、6片与8片平直形尾翼和卷弧形尾翼弹箭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的气动特性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为多片尾翼布局弹箭的气动设计及尾翼片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格栅尾翼/舵主要几何参数--格数、格壁厚度、格壁前缘倒角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在翼高、翼宽、弦长一定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组具有不同格数、格壁厚度和格壁前缘倒角的格栅尾翼模型,进行了风洞测力实验,得到了格数、格壁厚度、格壁前缘倒角对气动特性影响的基本规律.基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适于滑翔增程制导武器采用的格栅尾翼气动外形参数的选择方法及对结构设计和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超高速飞行弹箭气动烧蚀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高速弹箭存在的气动加热烧蚀现象会严重影响其外弹道特性。该文针对此类弹箭,旨在建立完善的气动加热、烧蚀模型,通过应用小扰动理论研究了弹一翼间的气动干扰、采用轴对称比拟的方法考虑了有攻角(非对称)情况、引入热化学反应建立了高温下的烧蚀准则。结合实例,对完善的气动加热、烧蚀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依据仿真结果归纳出一些烧蚀规律,对开展这方面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折叠式主弹翼气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制导航弹的气动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前后折叠式弹翼.并使用数值计算和工程计算方法研究前后折叠式弹翼、钻石背弹翼以及后折前张式弹翼的气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前后折叠式弹翼与钻石背弹翼升力系数在攻角较小时接近,在攻角较大时,前后折叠式翼的升力系数大于钻石背弹翼;前后折叠式弹翼的升阻比最大;后折前张式弹翼的外形滚转阻尼力矩系数最小;钻石背弹翼的外形滚转阻尼力矩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4.
提出由已知一种制导炮弹(Ⅰ型)气动特性(利用气动仿真对比计算与飞行对比试验方法)确定另一种气动外形相近的制导炮弹(Ⅱ型)的气动特性的方法.利用Jameson有限体积法求解空间流场的欧拉方程,采用笛卡尔网格技术分别对2种气动外形进行了气动力对比仿真计算.根据对比飞行试验数据对2种弹落点参数、雷达径向速度进行气动参数辨识.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根据落点参数及雷达径向速度辨识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为根据已知气动外形准确确定另一种相近气动外形气动参数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导弹气动外形方案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基于一体化设计方法,将导弹气动外形设计与气动特性计算、弹道仿真和飞行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等工作结合起来,分析导弹外形参数、气动力系数、动力系数、飞行动态性能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部分主要气动外形参数对飞行动态特性典型参数的影响规律.仿真与计算结果验证了通过改变气动外形参数来改变弹体动态特性参数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空间结构的气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网壳及索膜结构由于外观形状复杂,结构的振动也不是以单一振型为主,因此传统的节段模型气动稳定性判别式不再适用,根据大跨空间结构的特点,考虑弛振临界风速与相应来流攻角的关系,并同时考虑了侧向气动力以及侧向气动力与竖向气动力的相互作用,推导了采用体型系数而不是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表示的临界风速判别式,通过算例结果分析表明,如果忽略来流攻角和侧向气动力,对大跨空间结构的驰振临界风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炮射导弹静稳定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两种针对尾翼的优化方案.以三维N-S方程为出发方程,采用S-A湍流模型,对炮射导弹的绕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炮射导弹外形优化前后的气动特性参数,气动特性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尾翼优化方法均可有效地提高炮射导弹的静稳定度,并增加升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