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一种新的RLC互连解析延时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用来评估深亚微米VLSI电路中RLC互连延时的一种新的解析延时模型.该模型的驱动器由输出电阻和电容组成,负载为容性负载.先对分布式均匀传输线的转换函数展开式进行二阶近似,然后根据不同的极点情况,计算出时域下的阶跃响应及相应的解析延时.该模型还被应用到具体的RLC互连树中评估源节点到漏节点的延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前人的延时模型精确,延时评估误差减少了10%;而由输出电阻和电容组成的驱动器能够很好地改善RLC互连树的延时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型的单相Buck电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不连续电容电压的单相Buck电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在不控整流桥后采用LC滤波,选择合适的输入滤波电容值,电容电压工作在不连续模式下,同时使得输入电容电压峰值跟随整流输入电压的包络,可获得单位功率因数.在输出滤波电感后采用并联谐振滤波,解决了Buck电路中输入电压低于输出电压时输入电流波形的畸变问题,使得输入电流为正弦波,同时消除了Buck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普遍存在的输出电压100Hz的交流成分.该变换器电路控制简单,由恒定占空比的脉宽调制(PWM)控制.仿真结果和试验电路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电路功率因数为0.99,电流THD值为4%.  相似文献   

3.
单相PWM整流器直流侧含有2倍基波频率的纹波电能,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周期波动.传统方法采用无源滤波的方式,通过在直流侧添加大电容滤除低频谐波电流.但这种电容体积较大,不利于设计高能量密度的变换器.本文利用有功功率解耦的方法,利用直流电容存储纹波电能.可稳定输出电压,减小电容值.然后对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使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实现系统快速响应和稳定特性.该方法通过仿真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三相异步发电机的运行方式有两种:一是并网运行,由电网提供激励电流,此时发电机的电压和频率由电网的电压和频率决定;另一种是单机自激运行,此时发电机由机端并联电容提供激磁电流,端电压和频率均随负载而变,为此除调节转速外,尚需按负载性质变化随时调节接入电容的数值.因此,就必须计算异步发电机的外特性曲线,即电容不变时,机端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曲线.本文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发电机外特性,并由实验予以验证.1 逐点推算方法 进行发电机电磁计算时,一般均先计算额定点的值,即由给定的f,p,u,cosΦL计算出I,C和电机转速n.电磁计算编成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5.
将PSIM仿真软件引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课堂教学中,以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为例,建立基于PSIM的仿真电路,在课堂上直接展现晶体管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集射极电压、输出电压等仿真曲线,对输出电压、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进行现场仿真测试,测试结果和理论数据基本一致.教学实践表明,在模拟电子技术课堂上引入仿真软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热致驱动MEMS可变电容器,其主要结构由固定于衬底的下极板和可上下活动的上极板组成;上极板由四个对称结构的热驱动器驱动,每个热驱动器主要包括两根冷臂和两根加热臂。通过输入电压,热驱动器发生形变,带动电容器的上极板向上运动,从而使电容值减小。有限元方法模拟结果表明:在4 V驱动电压下,加热臂长为150μm时,电容值变为原先的0.3倍;而加热臂长为300μm时,电容值只有原先的1/10。  相似文献   

7.
子模块的均压问题是研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关键技术。针对传统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存在调制波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传统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的基础上,引入2个开关,并设置2个电容电压偏差参考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开关的开通与关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电容均压计算量减少,而且可以切除故障子模块。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MMC的仿真模型,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压电陶瓷驱动器在不同条件下的力输出特性,为压电陶瓷驱动器力输出方面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压电陶瓷力输出性能测试装置;然后,对预压力施加速度、施加预压力与电压的间隔时间、装置设计等外界因素对力输出特性影响进行分析;最后,使用最大输出力、平均迟滞度、最大曲线偏差值、曲线漂移量和曲线周期延迟量等多个评价指标,对PSt/150/4/7VS9型压电陶瓷驱动器在不同预压力、电压频率、循环工作、电压步长等条件下的力输出特性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压电陶瓷驱动器在150 N预压力和1 Hz的电压频率条件下输出效果最好,最大输出力可达到116.56 N,平均迟滞度为10.74%,曲线最大偏差为3.89%,曲线漂移量为-0.47 N;过多次循环工作会造成迟滞曲线的重复性变差和延迟累计增大现象;相同电压步长下,力输出增量随着起始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结论实验结果符合电畴翻转理论,且压电陶瓷驱动器具有力输出最佳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9.
朱高中 《河南科学》2019,37(7):1038-1042
介绍了Buck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探讨了Buck变换电路电感元件和电容选择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电感值,分析了电感电流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并给出了三种不同状态的仿真分析,经仿真验证,三种状态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一致.对于电容值选取,在考虑纹波电压的情况下,分析了电容值的选取原则,并计算出纹波电压和电容值之间关系式,最后根据设定的参数值给出了纹波电压的仿真波形图,验证了电容值和纹波电压关系的正确性.直流变换电路元件参数分析为开关电源电路设计提供了新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任意Q值和任意占空比D情况下对E类开关模调谐功率放大器进行了分析,根据谐振回路中电容值的大小,导出了放大器的工作方程,并用拉普拉斯方法,对放大器电路方程进行了求解。结果显示,当放大器的负载网络取不同参数值时,分别得到高Q值的正弦输出电压和低Q值的非正弦输出电压。在最佳工作条件下,给出了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发射极电压波形。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适合SoC应用的片上集成输出电容快速响应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通过使用一种新颖的双向非对称缓冲器,消除了由LDO传输元件寄生电容产生的右半平面零点。该零点的消除不仅提高了LDO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拓展其单位增益带宽,从而改善瞬态响应性能。基于该缓冲器的LDO,其相位裕度大于55°,单位增益带宽可达1.7MHz,在负载电流以50mA/μs的速度阶跃变化时输出电压变化量小于100mV。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反序网的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准确测距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线间存在互感的高压同杆双回线有发生跨线故障的可能,同时不能忽略分布电容对测距结果的影响,基于分布参数模型,利用相序变换后双回线反序网络与系统参数无关的特性,提出了一种使用单端工频电气量进行跨线故障定位的算法.该测距算法在理论上不受系统阻抗及过渡电阻的影响,并且考虑了分布电容对双回线测距精度的影响,加深了对分布参数模型的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测距的研究,并且克服了以往双回线测距算法精度不高的缺点.该算法理论分析简单,迭代求解测距方程不存在伪根问题,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TP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测距精度达到了0.05%.  相似文献   

13.
A GaAs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 (PCSS) with a 3-mm gap between the two opposed contact electrodes was developed with carefully chosen GaAs material,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contact fabrication techniques and its insulation protection. It is charged by a pulse power supply under a bias of 15 kV, illuminated by laser pulses of 1064 nm in wavelength, 56.12 μJ in optical energy per shot and 1 kHz pulse repetition rate (PRR). The GaAs PCSS can last for more than 3.6×106 shots and produce output ...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S-LCC型拓扑结构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补偿网络参数对于传输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双线圈等效电路模型建立回路电路方程并推导出系统输出功率表达式,其次在不同参数条件下讨论系统的恒流恒压特性,确定以最优输出功率为目标的补偿网络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负载电阻与谐振电感以及寄生电阻对于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并搭建双线圈WPT实物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可精准确定以最优输出功率为目标的原副边侧谐振电容关系;系统的输出功率随负载电阻的增加而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或者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又减少的趋势;最佳负载电阻随着谐振电容的减少而先减少后增加,随着谐振电感的减少而先减少后增加,随着寄生电阻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MC)是在多电平逆变器和传统矩阵变换器(CMC)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颖电力电子变换器.笔者介绍其拓扑电路,采用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以电容电压、输入侧电流和输出侧电流为状态变量,建立了由供给电源、输入电感、多电平矩阵变换器和阻感性负载组成的系统的状态平均模型,为设计其控制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超深亚微米MOS器件中,量子效应对器件特性的影响很大.根据改进后的三角势场近似和曲线拟合,同时对MOS器件反型层和多晶硅栅中电子的量子效应进行了建模,得到了一个基于物理的解析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MOS器件的阈值电压,与数值模拟的结果比较表明,模型的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特性,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五电平MMC故障仿真平台,对子模块中IGBT器件的开路、短路和高阻等故障状态进行模拟,总结出发生不同故障时输出直流电压、子模块电容电压和交流侧三相电流的变化特征,可为MMC故障诊断与故障模块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双端电气量的高压长线故障测距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一直是电力系统急需解决的难题。传统的测距方法都是基于线路一侧电压电流的单端测距方法 ,测距精度受过渡电阻的影响很大。提出的故障定位算法利用故障后线路两端同步的电压电流量 ,完全克服了过渡电阻的影响。算法推导采用了分布参数的线路模型和基于行波的传播规律 ,克服了一些算法由于忽略线路电容而给测距带来的误差 ,对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完全适用。数值仿真结果的最大定位误差小于 1 %。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阶跃恢复二极管(SRD)的电特性,提出了一种SRD模型.该模型将SRD等效为一个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阻的并联,为了精确获得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容电压曲线,首先测得若干离散电压点的值,采用多项式分段拟合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阻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利用此模型对冲激脉冲产生电路进行了仿真.经测试脉冲宽度为200 ps,幅度为3.3 V,与仿真结果较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B/KNO3(硼/硝酸钾)药剂基于超级电容驱动的激光点火规律,建立了从超级电容驱动激光二极管到激光辐照加热药剂全过程的激光点火时域模型,分析了放电电压和超级电容容值及等效电阻对激光点火延时的影响,基本揭示了基于超级电容的B/KNO3激光点火特性和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随超级电容放电电压、容值的增加及超级电容等效电阻的减小,激光输出功率与能量均显著增加,激光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点火能量显著下降.仿真结果可为基于超级电容的激光快速点火设计提供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