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通过对汉民族的舞蹈艺术——秧歌舞蹈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变化的轨迹。只有与异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走向世界,拥有现代审美意识,才能最好地保持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  相似文献   

2.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 :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即是应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族历史和文化的创新之作 ,从学术上来说 ,《雪球》在对汉民族作人类学分析时 ,既强调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向度 ,也用人类学理论对汉族文化作了详细的分析 ,它既是历史学的 ,又是人类学的。《雪球》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了良好的开端 ,扩大了人类学理论在历史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汉语词语中的山水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汉语词语与汉民族的山水文化关系为切入点,列举反映山水的词语来探求自然山水中孕育的文化底蕴,从而研究文化词语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汉民族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俄汉民族有着各自特色的饮食习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饮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本民族的饮食文化特征,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中最能影响交际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俄汉民族饮食文化的差异,对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成两国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汉语习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阐释:英汉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英汉不同的民族历史;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英汉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古希腊文化和英汉民族古典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汉族和瑶族是桂东北的两大民族,自隋唐以来,两族就毗邻或交错杂居,经济文化上有着密切联系,民国时期两族交往进一步加深。从探析桂东北瑶汉民族的来源及分布出发,概述了民国时期两族的经济关系,认为桂东北瑶汉民族有着广泛的经济交往和频繁的商贸活动,这对两族尤其是瑶族的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对增进瑶汉民族间的了解,加强瑶汉民族团结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汉文化传承的纽带,汉字形体是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投影。研究汉文化必定离不开汉字。本文主要分析了汉字与汉文化的密切关系,首先从古汉字的构形上了解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其次以汉字为本体探究出汉字所衍生出的文化现象。通过汉字可了解到汉民族丰富的汉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8.
汉语符号系统中所映射出来的是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成语是汉语符号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汉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它的形成与演变中,汉民族具象性的思维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成语中包含大量的“象”,生动而具体,它们所具有的性状和特征就是这些成语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运用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从宏观角度对汉族进行分析,借鉴了考古学、语言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历史学方法与人类学方法相结合,使读者能进一步深入全面地了解汉民族,是汉民族研究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
汉服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是华夏民族的符号和文化象征,并能充分代表汉民族特征的服饰本文阐述了汉服的发展和失落以及汉服形制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所承载的文化底蕴,阐明了汉服在中国人服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十 多年前 ,笔者在人类学系将少数民族的研究转入汉民族社区的研究时 ,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检索 ,没想到有关汉民族的论著寥寥无几。而《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一书是当时最全面探讨汉民族的专著之一。从此作者徐杰舜的名字就刻在了我脑海中。后来 ,又拜读了《中国民族史新编》(1989年 ) ,这是一本将汉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融于一体论述的著作 ,打破了研究中国民族史不包括汉民族的怪圈 ,填补了学术的空白。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民族发展史》一书是徐杰舜先生对汉民族研究的总结 ,该书全面、完整地论述了汉民…  相似文献   

12.
汉民族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是汉民族历史和情感记忆的重要符号。近年来,重视传统节日的呼声日渐高涨,但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全方位思考却相对滞后。本文从传承节日的物质文明、重视节日的祭祀文化和增加节日的娱乐元素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引起人们对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人体隐喻是英汉语言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现象,在语言表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汉语中人体隐喻既有认知和情感共性,又体现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特征。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人体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人体隐喻的含义、特征,进一步促进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语言发展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心理。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对文化的反映表现得最为直接与敏感。鱼作为远古时代人们最早的食物之一,与人类有着渊源的密切关系,透视了汉民族的部分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民族思维特征看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民族,有着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及思维特征。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在各自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在两种语言互相转换的翻译过程中,应该了解英汉民族思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民族特征决定了语用推理必须考虑一种语言所在民族的传统文化语境。会话含义属于语用推理,因而也必须合乎民族语境的大背景和民族的表达习惯。汉语会话含义中的民族特征正是体现在汉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和汉语表达形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英汉习语是英汉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最能体现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习语有各自的特点及文化内涵,中西文化既有共同的群众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不同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思维方式。文化重合是局部的,文化上的冲突是常态的。分析文化上的重合与冲突可资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华抱山》又名《三龙歌》、《公道歌》 ,是 2 0世纪吴歌搜集整理压卷之作 ,具有浓郁的吴地汉民族龙文化色彩特征 ,是中国四大英雄史诗之一。着重赞扬了《华抱山》史诗创作 ,传承、演唱的主体———歌师的艺术见解和演唱风貌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文是汉民族思维特征和文化本质的集中反映,因此民族化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取向.其主要表现为体现汉语言和文字的知识价值,重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强化民族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从学科史上来说,《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是汉民族研究突破单一的史学范畴,实现跨越学科界限的有益尝试。《雪球》在应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汉民族的研究,体现了民族史学所寻求的“人类学转向”,同时也成为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示范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