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湘西州传统村落特点与景观特征,结合AHP层次分析法,从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角度出发,构建湘西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完整性评价体系,以该地区20个传统村落进行实证研究,评价其文化景观的完整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物质文化景观的8项评价指标中传统民居建筑平均得分值最高,完整性较好,但工业用具完整性较差;2)非物质文化景观的7项评价指标总体得分较高,完整性程度较好,最高为节日,最低为织染;3)20个湘西州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总体处于较好保护状态,文化景观完整性水平较高,内部差异性一般.研究结果对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兼具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急需处理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问题。山西省是我国北方传统村落中分布最为集中、价值最高的区域,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创建了通过自上而下特征识别和自下而上信息提取相结合的省域传统村落文化地理特征提取方法,从而确定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文化地理格局。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评价山西传统村落的文化地理格局,结果表明: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文化地理类型复杂多样(SHDI=1.839 4,SHEI=0.945 3),文化地理特征区域内各文化类型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内部结构复杂。对各文化地理类型进行破碎度研究,其中传统农耕文化类型的边缘密度为0.530 1,破碎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进行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可揭示传统村落景观的外在表达和内在特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以潮汕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村落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从建筑、形态布局、文化信仰方面分析潮汕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特征。结果表明:潮汕传统村落主要是以单姓图腾形成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居村落,以祠堂为中心,中轴对称,聚集性、向心性突出;在形态基因上形成列式、组团式、集中式、厝包式、围合式5种空间形态布局类型;重宗法制度、信朴素自然观、多元信仰崇拜是潮汕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研究以期为区域传统村落规划、人居环境建设,村落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通道县9所小学为案例,选取学生传承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在对访谈文本数据逐级扎根编码的基础上,提炼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并阐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生传承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学校传承的过程中,学生传承人的传承行为受传承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维度的共同影响;传承态度由工具态度和符号态度共同构成;主观规范由学校强制规范、同学示范规范、学生个人规范、父母示范规范共同构成;知觉行为控制由自我效能感、外部控制力共同构成。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景观基因理论,还为推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学校传承提供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5.
受庐陵文化思想影响,江西赣中周边区域孕育诸多传统村落.以典型古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点、线、面景观物质要素,总结江西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特征.探讨典型传统村落景观驱动因素,包括:文化、社会、自然、经济因素四方面.研究庐陵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及探究驱动力机制,对庐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不同地域群体利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郊区包括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怀柔、平谷等八个区和密云、延庆两县,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北京历史发展的见证,它们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但是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的境地.而京郊现有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种植、采摘、收获等原有休闲旅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特别是文化需求,乡村旅游的文化升级势在必行.京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北京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既是保护遗产、发挥遗产价值的需要,也是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本文在全面分析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方法与途径,以期为保护和传承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现阶段许多高校都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城乡规划课程体系中,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削弱了当代大学生作为城乡规划师,尤其是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观念。传统村落不仅需要保护其物质外壳,更需要尊重和认同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因此我们需要"德育"的回归去重建传统村落保护人才的"德",寻找传统村落保护人才丢失的"乡愁",建立基于"德育"的城乡规划专业传统村落保护人才培养模式,让诗化的村落"化"人,让人生的诗化"化"村。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小学生了解国情、民情的重要研学资源.因此,立足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研学的资源与功能,结合乡村旅游及研学旅行发展的现状,从系统论角度构建传统村落遗产研学系统,涉及研学群体、研学教育、研学活动空间、研学设施、研学保障5个子系统,并对系统核心要素的村落空间表达进行深入分析,对保护和传承乡村优秀文化遗产、发挥传统村落教育功能、深化乡村文化内涵和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楠溪江传统村落群被冠以"中国唯一景观古村落群"的称号,存在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地方特色,是研究传统村落宝贵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而其景观格局在当代商业和城市文化的冲击下正不断发生着改变。现以田野调查法对楠溪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苍坡村进行调研,分析其选址特点、街巷格局以及节点空间,对其景观格局特点进行提取,为楠溪江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立足于鄂西南山区,以土家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利川市老屋基老街传统村落为例,探讨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与方式,提出相关保护方法与措施,寻求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安徽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根据最近的调查和统计 ,安徽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36种 ,隶属于 31属 ,2 3科 (不含栽培品种 ) .本文分析了安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区系特征、保护现状和致濒机制 ,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广西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伟福 《贵州科学》2005,23(1):33-40
广西自1961年建立花坪自然保护区以后,经过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抢救性建设,目前已建成自然保护区达64处,形成了覆盖全广西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随着自然保护区事业的蓬勃发展,现有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暴露出许多不足,尤其是在保护区的建设布局方面,各保护区孤立、分散,加上规模小,保护区网络未形成,难以有效发挥其生态保护功能。本文通过对现有保护区网络体系进行全面调查,综合运用生物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广西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的现状,这将为广西自然保护区建设布局提供科学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森林植被不同层次对降水影响所引起的径流量、径流能量和径流的挟沙能力及其减小的效应。研究得出:植被保持水土主要是由其不层次同时连续消耗径流量所致;不同的效应叠加使土壤侵蚀量急剧减小,实现了植被保持水土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贵州特有植物及其种质保存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前贵州特有或仅在贵州分布的种子植物共计280种(含变种),占贵州省种子植物总数的5.3%.它们分别隶属66科、144属.贵州特有植物,分布范围狭窄,环境恶化,它们不仅稀少,而且濒危.为此,三年来,我们择其具有显著代表性和开发应用前景较好的15种植物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5 7种。这些植物在经济、生态保护及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搞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利用 ,积极开展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建立现代化的种质基因库 ,从而做到合理利用物种资源 ,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变为无限资源 ,达到可持续利用之目的 ,为该区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英国保护,发展杜鹃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训  向应海 《贵州科学》1996,14(3):4-10
笔者对英国保护,研究和发展杜鹃进行了考察,考究植物园和公园22个,其中具有杜鹃的16个。英国保护,研究和发展杜鹃的历史就是杜鹃引种繁殖的历史。杜鹃在英国除了不断深入研究外,其保护和发展已普及到民间。重视杜鹃的保护是我国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巢湖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践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巢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环境承载力和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探讨。期望从理论与实足的结合上,对巢湖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起到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太白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白山分布关国家保护的仍稀濒危植物24种,其中属国家二极保护植物10种,三极保护植物14种。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许多珍稀植物濒临灭绝。因此,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拯球其种质这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苏南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的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试验区水平梯田、杉木林和裸地三种不同处理地段水土流失状况的定位观测,以及地表迳流水水质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认为水平梯田和茂密的林木覆被地表,不仅大大减低土壤减低土坟侵蚀量,而且能降低土壤营养物质的流失量。据研究,水平梯田和杉木林区的年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荒坡对照区的2.4%和4.01,年地表迳流系数分别为对照区低的42.3%和32.3%;梯田区氮、磷、钾和有机物质的流失量分别比对照区低67.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在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上阐述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并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