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地调查和民族志资料,对老挝克木鼓纹饰的文化内涵进行阐释。认为其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克木人以鼓面光体为中心,构建了一个由纹饰组成的神圣的求雨空间。正是透过此空间,克木人在农耕生产中建构了其与神灵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克木人7项群体遗传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我国克木人285例(男为141例,女为144例)的鼻梁侧面观、鼻孔形状、下颏类型、拇指类型、环食指长、卷舌、扣手共7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经典指标.研究结果显示:(1)凸型鼻梁率、过伸型拇指率存在性别间差异.突型下颏率、鼻孔形状、拇指类型、扣手右型率、卷舌率不存在性别间差异.(2)与我国其他族群相比,克木人突型鼻梁率较低、宽鼻孔率高、突型下颏率低、拇指过伸型率低、食指长率较高、扣手右型率高、卷舌率低.这表明我国克木人有较独特的遗传特征.(3)我国克木人7项遗传学指标之间彼此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克木人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Heath-Carter法对中国克木人285例(男141例,女144例)成人的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克木人男性、女性均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2)男性体型点靠近中因子正轴,体型点随年龄增长移动范围相对较小,女性体型点靠近外因子负轴,除50-组体型点沿外因子负轴移动范围较大外,其余体型点位置相对集中;(3)除50-组外,性别间体型存在极显著性差异;(4)与其他群体相比,中国克木人内因子值较低(男)或居中(女),中因子值较高,外因子值居中,与布依族体型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调查了克木人、莽人和空格人3个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412例(男性220例,女性192例)成人的身高、体质量、瘦体质量、体脂质量、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指数、瘦体质量指数和身体水分共9项指标,对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的体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如下:(1)在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中,克木人的身高、体质量、瘦体质量、体脂质量和身体水分相对较大,而莽人的体质量、瘦体质量、体脂质量和身体水分最小.(2)孟高棉语族男性和女性的身高、瘦体质量和身体水分与年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按身体质量指数分型,男性肥胖率为4.5%,超重率为18.6%;女性肥胖率为6.8%,超重率为16.7%.按体脂率分型,男性肥胖率为9.5%,女性肥胖率为18.2%.(3)与其他未识别民族的体成分比较发现,木雅人、摩梭人、尔苏人、八甲人、夏尔巴人、临高人和克木人比较接近,空格人和革家人比较接近,白马人和布里亚特人比较接近,僜人和莽人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中共现的反义词,发现非母语使用者口笔语中的反义词共现数量和频率远远少于母语使用者,形容词反义词共现频率在母语和非母语语料库中均较高;反义词在书面语中的共现高于口语,这些异同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反义词教学,缩小非母语者和母语者语言使用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从民族学、社会语言学视角,通过田野调查,以单语、双语、多语、母语能力和使用等指标逐步勾勒出广西罗城县仫佬族自治县民族语言使用基本面貌,结合当地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探讨上述因素和仫佬族语言特别是民族母语使用、传承特点之间的关系,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重要遗产之一的民族语言的传承发展提供具体的数据考量和一定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英语课堂同伴互动中母语的使用,包括学习者使用母语的数量,母语的功能以及任务类型对母语使用的影响。35名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参与研究,他们按要求依次结对完成两项兼有口语和写作产出的任务(整体听写和文章编辑)、两项只有口语产出的任务(话题讨论和拼图)。通过对互动语料的分析发现:学习者使用母语的话轮数量只占总话轮数量的小部分;任务类型对母语的使用有影响,口语和写作产出型任务中母语的使用更为频繁,偏离任务对话、元认知对话、语法商议、词汇商议和寒暄式交流五类母语功能在不同任务中的表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中心问题,其核心是研究母语对外语学习带来的影响。母语迁移是影响外语学习与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母语的运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即正迁移,也有过度使用带来的负迁移。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正迁移的效力,努力遏止负迁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琦 《科技信息》2009,(8):11-11
母语如何对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产生影响是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论述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迁移理论,以及目前中国在英语教学中的母语使用情况,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当使用母语,引导母语正迁移。  相似文献   

10.
以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为资料,探讨汉日母语者在进行请求行为时的异同点,得出以下结论:在请求行为的方式上,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日语母语者较多使用间接请求或含蓄请求。而当与对方的社会关系属于明显的上下级时,汉语母语者和日语母语者都避免直接请求,显示出类似的使用倾向。在请求行为中所使用的前置语列方面,日语母语者较多使用"道歉型"前置语列,而汉语母语者则较多使用"顾及周围型"前置语列,并根据与对方的社会关系使用不同的前置语列。  相似文献   

11.
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了在中国英语教学环境下影响理工科大学生母语依赖策略的因素,发现了母语依赖观念与母语依赖策略的紧密相关关系和预测力,揭示了学习动机与母语依赖策略的关系,同时结果显示,性别因素与母语依赖策略不相关,英语水平虽与母语依赖策略相关,但无法预测母语依赖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厦门、漳州、泉州3所高校英语学习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的中文母语意识表现出历时性变异特征,英语学习年限越短对母语的认同度越低;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存在认知性偏颇,表现出中外文化的"隔离性"习得机制,反对二元并置性讲授方式。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较弱、母语意识宣贯性不强等,是致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母语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这也直接造成学生对外语学习和国家安全意识之间的关联性的感知不足。英语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对母语意识予以渗透性矫正与弥补,可有效解决英语专业学生母语意识习得性输入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青少年母语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侗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认为:侗族青少年母语使用现状具有稳定性、兼用性、差异性的特点;侗族青少年在使用侗语过程中出现小舌音声母脱落、侗语词汇量减少、语法结构与汉语趋同等新特点;侗族青少年总体出现母语能力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就侗族母语使用情况的演变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母语不但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而且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应正确对待母语教育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充分认识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中是否使用母语是应用语言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迄今为止,仍是人们激烈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母语使用的处理常走排斥或依赖两种极端。结合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中国外语教学的环境,我们认为母语与外语习得是分不开的。既然英语教学中母语使用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存在多少量的母语使用呢?笔者通过对沈阳某重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及3位任课教师的调查问卷中涉及的几个问题,对中学英语课堂使用母语的适用度及教学策略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甘若 《科技信息》2010,(10):294-294
英汉两种语言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语法,还是句子结构方面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对中国的学生来说,完全脱离母语来学习英语是不可能的。所以,外语教学中必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关键在于怎样利用母语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基于对当前外语教学中母语使用情况的分析,以中学英语教学为例,简单分析了母语使用的原因及影响,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日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与文化中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用日语交际的过程中,常会使用一些不符合日本人表达习惯的语用失误。产生这些失误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中日文化差异引起的不适应。对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无论是对汉语母语者的日语学习还是日语教学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晓玲 《甘肃科技》2007,23(8):248-249
外语课堂教学中的母语使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从语言教学的实际出发,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适当使用母语,并对母语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母语习得与发展的角度描述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及特点,并对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在年龄、认知能力、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母语干扰几方面的异同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母语习得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史艳兰 《科技信息》2012,(1):549-549
母语迁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负迁移与英语教学中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等方面都很大的关系。对于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应当辩证地看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合理使用,适当使用。母语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正负迁移作用,具有相对性.创造“第二母语”环境存在可能性并可取得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