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来,一场把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用于农业生产的“革命”正在某些发达国家悄然兴起。有人称之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既有“第二次”,就有“第一次”。所谓“绿色革命”最先是指在二三十年前兴起的,以高度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现代化,其目标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但是,没有多久,这场“绿色革  相似文献   

2.
Fox  M 《科技导报(北京)》1998,(4):37-39
60年代,各国农业发展均以增加产量为主要目标,基本没有考虑如何维持后继生产能力的问题,80年代中期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新构想。“可持续性”的概念虽然起源于农业,但其发展目前已大大超越了农业范畴。“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跨世纪共同的战略目标,但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1994年康维报告(ConwayReport)中提出了“双重绿色革命”(DoublyGreenRevolution)的概念,这是可持续农业理论的最新进展,必将对21世纪农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推动“双重绿色革命”在中国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双重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3.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洋 《科技潮》2009,(5):20-22
新绿色革命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90年举行的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6次会议上提出的,新绿色革命最初设想的发展趋势有三点:一是在巩固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等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向农业其他领域扩展;二是在有效利用灌溉地的同时,向相对贫瘠的旱地、低地、丘陵山地扩展,改善其维持的20亿农业人口的生计;三是扩大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展“基因革命”。  相似文献   

4.
农业发展与高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 《科技潮》2000,(12):55-57
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当代世界农业发展中,科技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来,科技进步在世界农业发展中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印度农业发生了震动世界的“绿色革命”。这是一场以推广应用新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农业技术革命,通过引进、改良和推广优良品种、合理实施农田灌溉、提高化肥利用率、鼓励采用农业机械以  相似文献   

5.
引言 培育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历来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世纪50年代开始的所谓“绿色革命”,就是以选择高产谷物品种的研究为重点,并将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的进程相配合,在农业生产上兴起的一次变革。这场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1960年至1990年,世界谷物产量从800百万吨增加到2000百万吨,而其增产部分的50%以上是通过培育新品种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迎接第二次绿色革命 构建新型农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物经济"概念与平台的形成与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导致农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并最终形成第二次绿色革命。为把握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时代机遇,在比较分析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与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型农业体系"超农业"发展观与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光能利用是水稻生产的核心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培育出耐肥、矮秆的水稻、小麦新品种,着眼点是在“肥”字,他们吹嘘为第一次“绿色革命”。到七十年代,从植物生理角度,认为要改变株型,提高作物对太阳光能利用率,才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产量,着眼点放在“光”字,外国资产阶级吹嘘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我们对这些提法有两点要说明的。第一,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绿色革命”的目的,是要掩盖阶级矛盾,麻醉人民不起来革命,与被压迫人民“红色革命”相到抗,对其政治上的反动性必须加以揭露批判。第二,全世界首先培育出矮秆品种的,不是他们,而是我国的贫下中农。一九五六年我省揭阳县农民育种家已培育出“矮脚南特”水稻品种,以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及其他地区有关单位相继育成“广场矮”、“珍珠矮”等大量矮秆籼稻品种。这些都比国外培育的稻、麦矮种早好几年。然而,上述提法也说明一个问题:通过改变株型来改善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在增产上起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与60年代提出的“绿色革命”就其根本目标来说是一致的。可以说下一个绿色革命,需要更为复杂先进的农业技术以保证既增产又保护环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提高农业资源的生产率,又要保护环境。就这一点来说,农民面临一种新的、强大的挑战,那就是要学习比以前更为先进的技术和农业管理方  相似文献   

9.
农业发生革命性变化有两个必要条件:农业发展出现重大危机性问题;科技发生重大突破与整体性进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物经济发展,促进了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为农业第二次绿色革命带来时代机遇。从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最高层次对未来农业进行哲学反思,由此提出新的农业易相发展观。农业易相发展是指将传统的农业范畴拓展到“非农”范畴,反过来通过“非农”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以致达到农与“非农”共生共荣、整体和谐发展的状态。作为农与“非农”和谐融合的发展观,农业易相发展观可作为构建面向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型农业体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印度从六十年代开始的“绿色革命”和“白色革命”已取得可喜的成就,现在又提出“蓝色革命”的新设想。“绿色革命”就是大力发展粮食作物,致力于解决这个“饥荒之国”的吃饭问题。六十年代初期,印度就在美国帮助之下实施了密集农业区计划,几年后又开展了以引进高产种籽、增施化肥为中心的“绿色革命”。经过20多年的努力,粮食(尤其是小麦、大米)大量增产,现在每年产粮1.5亿吨,人均400斤,基  相似文献   

11.
绿色革命与生物多样性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保障且前者对后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两者从而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另一方面,绿色革命的实施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两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对立性.在绿色革命的实施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力减弱绿色革命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对立性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本文介绍了绿色革命的涵义、产生背景、绿色革命与生物多样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从风靡全球的绿色浪潮,绿色革命及适应绿色革命的对策三个方面阐述了“绿色工程”的兴起、意义和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生态危机的全球化,反环境污染和反生态破坏的绿色运动激荡全球。如何将大批高校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绿色行动者,这催生了高校的绿色教育。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比较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泛在图书馆与复合图书馆、和谐图书馆与绿色图书馆以及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存在形态的演变,指出了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变迁中人本主义思想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绿色汽车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绿色作为无污染、无公害和环境保护的标志,绿色汽车是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研究和开发新型的交通工具-绿色汽车是环境保护 迫切要求,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者主要论述了开发与研究绿色汽车的重要性、绿色汽车技术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现状及开发前景,并从绿色技术的理论体系出发来阐明绿色汽车与环境保护和能源的辨证关系,阐述了绿色汽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汽车的设计及设计体系,绿色汽车的制造及工艺,绿色汽车的能源和绿色汽车的再制造工程等一列系问题,以及如何评价绿色汽车的生命周期及评价指标,指出绿色汽车的发展前景和开发绿色汽车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以洁净、安全、优质、营养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产品消费方兴未艾,发展绿色产业是顺应时代之需。韶关发展绿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环境安全概念及重要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安全是关系到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及世界和平与安定的根本问题,是当前环境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环境安全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环境安全的概念、环境安全的特点和实施环境安全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基本概念和要点,阐明了绿色化学的定义、目标、特点、研究内容以及实现绿色化学目标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是民族危机加深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是在清政府不愿和不能进行真正的宪政改革的情况下爆发的,具有客观必然性。辛亥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顺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是推动中国实行全面现代化的第一步,它虽不彻底,但它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关键性的起步。  相似文献   

20.
国际上正在探讨新绿色革命的突破口,企图在现有良好株型的基础上,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其中构建C4水稻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简述了转C4基因水稻的工作意义、技术途径、生理特点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中国培育高光效超高产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