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王焱 《科技信息》2010,(11):217-217
《飘》是美国现代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历时十年之作。而女主角斯佳丽则是一个在男权社会中坚强生存的女性,她敢于反叛传统,敢于摆脱家庭的束缚,投身于社会,是一个有能力适应社会变化乖挑战的独立女性。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斯佳丽对爱情的态度和认识,以及在与艾希礼和瑞特的相爱过程的变化,展示了她如何反对守旧的传统,并由一个传统的南方妇女转变为成熟,独立,坚强的新女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飘》自面世以来,女主人公斯佳丽一直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对斯佳丽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斯佳丽是一个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换的形象,在她身上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人为了生存做出的种种选择和改变,真实地反映了人生的状态。本文将从战前、战中和战后三个阶段来分析斯佳丽人物性格和形象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人的本性是自私和追求自由的,自由与自私,是传统的道德哲学讲义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图结合中西方传统的道德哲学观念,对玛格丽特.米歇尔著《乱世佳人》(又名《飘》)中主要人物斯佳丽的人物形象及内心世界进行分析。包括对斯佳丽追求爱情、与传统的世俗礼教及生活困境抗争;同时为追求自由,以自我为中心、任意的按自我的意愿生存进行描述的分析。最后结合现实时代提出对自由和自私的理解:"自私和追求自由以不破坏他人、集体及国家的利益为前提,关键是掌握度"。  相似文献   

4.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小说《飘》中的斯佳丽如何由一位南方淑女变成为新女性的过程,斯佳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对女性博大的人文关怀和深切的自立期待。  相似文献   

5.
运用语境.斯佳丽的成长经历分为五个阶段,通过分析这五个阶段所运用的语境,深入探究斯佳丽的内心世界.并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语境来塑造斯佳丽的艺术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董丽欣 《科技资讯》2007,(21):216-216
我教过《祝福》许多次,在具体地教学中,我感觉单纯地剖析祥林嫂,学生理解得不够。为此,我引进了一个比较人物——斯佳丽(《飘》)。为什么选择斯佳丽呢?一方面,是因为她自身的性格是属于敢想敢做型的,这一点是很受学生喜欢的;另一方面,她与祥林嫂同是再嫁再寡的人生经历,具备可比性。正是以斯佳丽为切入点,通过人物的比较,反复分析造成这两者人生悲剧的原因,最终使学生深切地领悟了作品的反封建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屈原《九歌》中的爱情描写扑朔迷离,对于其爱情描写的读解争议颇多。我们应从3个层面来理解《九歌》的爱情描写:《九歌》的爱情描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九歌》的爱情描写是当时交感巫术意识的体现,是以男女情爱来敬神娱神的描述;《九歌》的爱情描写是用“男女比主臣”的比兴艺术手法,来抒发个人哀怨之情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作者是通过展示多重矛盾 (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主观追求和客观现实的矛盾、新旧伦理道德的矛盾等 )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安娜爱情悲剧的 ,进而阐明了安娜的爱情悲剧是当时社会矛盾和其个性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昆曲《水浒记》改编自明代小说《水浒传》。该剧围绕阎婆息描写了两段"爱情故事",一是和宋江,一是和张文远,通过这两段被异化的爱情,展示了当时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爱情选择的无奈。阎婆息被异化成了商品,没有选择权,两性关系的不平等,价值取向偏向于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情感被压抑等原因造成了阎婆息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0.
从《清平山堂话本》看被欲望吞噬的爱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莎  李姝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53-56
《清平山堂话本》中对情爱的描写寥寥无几,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真实命运,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一致的。在这部作品中,女性的爱情被各种欲望吞噬,在世俗文化的熏染之后,她们表现出来的所谓爱情,实质就是男女之间的各种欲望的纠结。究其根源,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受众的阅读需求有关,并隐含了女色害人的意义,反映了封建社会男性的情爱观。  相似文献   

11.
斯佳丽在情感矛盾交替中逐渐建构起女性主体意识,完成了现实意义上的蜕变,并形成了精神家园的迁移.  相似文献   

12.
《飘》追忆南方那古老的文明,是由于现代工业文明而导致的失落感和逃避工业化社会氛围的愿望,是一种逆向审美心理,斯佳丽丰富的内心追求,契合着读者的接受意识,使其成为“飘”不去的“乱世佳人”。塔拉庄园与斯佳丽的意识活动组织在一起,契合着现代人追寻“精神故园”的内在需要以及生命深层的某种寻根欲望。  相似文献   

13.
马致远的<汉宫秋>依托孤雁意象,以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演绎了当时胡强汉弱:汉王朝国力衰微,无可奈何被迫和亲的悲凉,作为抒情性文本,两人的爱情悲剧构成它的表层意蕴,而人物的命运悲剧构成它的它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女主角王熙凤和《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的性格进行了比较研究。两位女主角所处历史背景相似,性格相似。二人都精明强干,治家有方;为聚敛钱财,不择手段;最后都落得个机关算尽,红颜薄命。  相似文献   

15.
在《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来展现女性的勇敢和博爱的品质,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主权力的追求。其中女主人公斯佳丽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及其成因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诗经》中,内容最生动、数量最多、最富色彩、最有价值的是爱情婚姻诗。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诗经》又是一部反映我国民俗的生活画卷。《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从岁时节日、社会生产、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方面展示了西周到春秋五百多年间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对《诗经》爱情婚姻诗的民俗进行研究,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汲取和继承《诗经》的艺术营养,丰富和繁荣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17.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和鲁迅笔下的子君是一对敢于冲破封建旧道德观念束缚,敢于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女性形象.在她们大胆争取自由爱情的同时,客观上成为了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代表,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残酷、阴暗、不可理喻的一面.两个深深陷入感情泥淖中的女人,为了爱情抛弃了一切,结果被一切所抛弃,终没有得到最后的幸福,她们只有以死来表达对这种社会制度的抗议与批判,完成自己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8.
童美茹 《科技资讯》2010,(23):239-239
在中西方的爱情诗歌中,有两首均取材于当时民歌的作品《鼓吹曲辞》(上邪)和《一朵红红的玫瑰》,本文对这两部作品背后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的大仲马的小说《玛戈王后》既体现了法国古典、浪漫等人道主义的文化特征,同时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法国的历史环境和政治局势,但是玛戈的爱情悲剧不仅是当时的历史环境造成的,也是文化的必然结果,拟从法国文化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20.
程欣 《科技信息》2009,(31):J0157-J0158,J0155
《永别了,武器》(1929)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的主要作品之一。该书通过描写美国青年亨利在一战后期意大利战场的参战经历和他与一个美丽女护士的凄婉爱情,真实再现了当时广大官兵的厌战情绪,成功反映了一战后玩世不恭、信仰危机的"迷茫一代"的精神面貌。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比较和对比,通过这些手法在结构、人物描写及象征等方面的运用,小说的两大主题—战争和爱情得到了成功地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