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确理解词义是英汉互译中的基本步骤.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语系,两者之间存在着文化、历史、典故、习俗等种种差异,因此英汉互译中常常会碰到词义的非等值现象.只有在词义层面上正确理解了词汇的意思,才能翻译出达意、通顺的文章.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英汉互译中词义非等值现象产生的原因、文化背景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
词义自动消歧概率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词义自动消歧概率模型·在词义自动消歧实验中,分析了高频率词义、指示词、特定领域、固定搭配和固定用法信息对名词和动词词义消歧的影响·目前该词义自动消歧系统已经应用于基于词层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汽车配件专业领域)中,有效地提高了翻译性能  相似文献   

3.
叶碧霞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0):103-107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所涵盖的语义范围往往各不相同,到底是“英宽汉窄”还是“汉宽英窄”,从宏观角度来下判断往往不能导出科学的结论,但若从微观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可发现英汉词义各有宽窄。从英汉上义词、下义词、同义词及多义词的角度入手探讨对比,可找到英汉词义宽窄的某些规律;而从词汇学、词源学、语义学及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也可找到其相应的理据。  相似文献   

4.
王健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4):143-143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在词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给英汉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在翻译中灵活运用几种方法,以弥合英汉语之间在词义上的差异,从而提高翻译的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论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空缺现象是指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本文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论述了英汉词汇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并具体阐述了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等与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成因的关系,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弹性的成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经历导致词义上的文化差异.用词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从词义内涵、褒贬、词汇空缺对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变迁,促进了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进而也使英汉词汇在旧词上不断地演变。那么,在社会变革和科技经济发展的今天,怎样正确把握词义的变化来准确地进行英汉词汇的翻译,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主要论述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与差异,以及把英语译成汉语中的词义选择与引伸.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词语的内涵、词义联想和文化意想、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对一些词汇的英汉用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探析了英汉文化差异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0.
夏金龙 《科技信息》2010,(28):201-201,203
本文从翻译的标准谈起,提出由于文化差异导致英汉互译时经常会出现的信息不对等现象。文章讨论了导致信息不对等现象的几种情况,如词汇空缺、词义空缺和文化空缺。接着讨论了几种应对英汉互译时信息不对等的策略,即利用图像、模仿、解释、替代、淡化和中国式英语等。  相似文献   

11.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许多差别。翻译中,词义的正确选择和引申显得十分重要,它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前提。就英译汉中如何通过选择和引申方法确定词义进行探索归纳,并就其不同的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英汉翻译中词的正确理解与等值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的正确理解与翻译是翻译中最基础的工作和最基本的环节,不但要综合考虑英汉两种语言词的结构特点、词义特点、修辞特点、文化差异,而且还要综合考虑三个层次之间的转换问题,才能做到英汉两种语言词汇之间的翻译等值转换.  相似文献   

13.
英语和汉语各自不同的词汇系统决定了它们具有彼此不同的词的拟声理据、语义理据和语义特征,其不同的拟声理据、语义理据和语义特征造成了英汉相应的词在词的音义关系、词义范围、词的搭配以及词的句法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说明英汉相应的词之间只是一种部分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与汉语在词义、词义结构、语句衔接上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学生在英汉互译中相关方面的典型错误,来论证对比分析在提高大学生翻译技能,确保译信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词义修辞格是修辞格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修辞格,但在翻译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很难对等转换的情况。因此,可引入翻译中的“叛逆性”概念,从辞格化转换和非辞格化转换两大方面,来探讨叛逆性转换在英汉修辞格互译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而词义修辞翻译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是研究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试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出发,对英语词汇本身所反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诸如词汇文化意蕴,词汇词义联想,词义空缺现象等,从中比较了英汉词汇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得出文化差异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英语习语在英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都不能忽视的语言现象.但在其汉译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往往出现词义偏离.本文将从英汉习语翻译中词义偏离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英语习语的学习与教学.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黑色为例,从体验哲学、语义范畴理论、词义的派生机制等角度对色彩词汇文化意义构建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色彩词汇文化意义是基于人们对特定文化的体验之上、依靠隐喻性的词义派生模式而构建的,从而解释了英汉基本色彩词汇文化意义相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张媛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4):65-66,78
颜色是世间万物的基本属性之一。一般说来,各种颜色皆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红色象征着热情和活力,绿色象征着和平与生命力,白色象征着纯洁,蓝色象征着广阔,紫色象征着富贵,而黑色则象征着黑暗。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英汉颜色词在使用上也存在着意义上的异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语言本身的因素,指的是英汉语言的词义特点不同,英语词义较灵活,而汉语词义较固定。其二是语言外的因素,主要是指包括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等在内的文化因素。本文将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意义上的异同归纳如下:一、red(…  相似文献   

20.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英汉颜色词词义和语义的非对应性也是多方面的;而且一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各种颜色所蕴涵的寓意伴随着英汉民族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象征意义而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颜色词的比较与分析,从一个角度透视英汉两种语言乃至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