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双重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人控制是股权分散情况下现代大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出现了被扭曲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与行政组织的重复博弈、与企业组织的一次性博弈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制度性根源;进而提出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内部人控制是股权分散情况下现代大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出现了被扭曲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与行政组织的重复博弈、与企业组织的一次性博弈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制度性根源;进而提出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效率差异.经济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大都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较私营企业更为严重.笔者认为,内部人控制问题只是一种表象,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才是经济绩效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内部人控制是股权分散情况下现代大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出现了被扭曲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与行政组织的重复博弈、与企业组织的一次性博弈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制度性根源;进而提出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确立劳动力资本,防范“内部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贪污腐败案例的查处 ,人们对“内部人控制”危害性的认识逐步加深。如何防范“内部人控制”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成因的特殊性 ,结合时代特征 ,提出“确立劳动力资本 ,建立会计群体权益理论”是防范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李延强 《科技信息》2012,(28):90-91
从本质上来说,国有企业是特殊的股份公司,其股东是全体人民,因此是股权结构极其分散的一种类型,因而最容易出现代理型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企业及其经营者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及其影响越来越严重。因此,本文将从分析"内部人控制"的原因入手,探析此问题的对策,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主流思路实质上是一种“外部人”模式,它忽视了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方面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与“外部人”相比较,职工更有积极性和信息优势去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为了充分发挥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上的作用,应有国有企业职工持股这一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经营决策轻率、贪污挥霍、转移资金等情况比较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滑坡。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保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制衡关系。如何构建对经营管理者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企业产权改造过程中,由于“放权让权”的思维惯性的影响,往往偏重于解决所有权对于经营权的过多干预问题,而忽视了经营权对所有权的侵犯。以致造成公司治理结构失衡,产生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即当并不拥有企业资产的内部人-经理等人员的利益与其外部投资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内部人利用所掌握的控制权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内部人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失衡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公司机制发挥其应有的效率。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可以采取里外夹攻的战术。首先,应该从内部治理着手,通过发挥ESOP(职工股计划)的效用,使“内部人”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趋向一致。其次,必须加强外部控制。在尚处于转轨经济中的中国,应该选择发展资本市场和银行市场的共同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指出目前国有企业面临集团化、信息化不断加强的趋势,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监控方面的财务造假、资本运营和内部人控制等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理念指导、制度安排和流程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监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由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所以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法律自我实施机制尚不健全,投资者诉诸司法救济仍存障碍,公司运作的内部人控制和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信息披露的实际质量难以保征,缺乏成熟的受托责任和社会文化、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不足等。本文对解决这些向题提出多项对策。  相似文献   

12.
增强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出资人与企业经营层信息不对称问题、内部人控制、总法律独立性弱化等问题,总法律顾问制度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江西省国资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来阐述法务总监制度不仅是总法律顾问制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也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3.
校办企业内部人控制,是另一种形式的内部人控制。它的产生既有教育管理体制滞后,又有高效产业管理模式转变缓慢的原因。校办企业治理结构失衡,导致对经理人约束不力和激励失当。所以,校办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解决、国家教育管理体制、高校产业管理模式和校办企业治理的成功转型是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进行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有委托代理理论和行为合约理论,规制的方法主要有税收政策的调整、披露制度的实行和司法审查的运用。我国国企总体上可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两大类,国企高管薪酬确定中存在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对我国国企高管薪酬进行法律规制,应遵循限制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类管理,完善股权结构和治理方式,实现外部监督和内部权力制衡,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所以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法律自我实施机制尚不健全,投资者诉诸司法救济仍存障碍,公司运作的内部人控制和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信息披露的实际质量难以保征,缺乏成熟的受托责任和社会文化、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不足等。本文对解决这些向题提出多项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丁元元 《科技信息》2012,(33):104-105,143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入,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国有企业的发展仍存在障碍,特别是在法人治理结构上的问题。本文在了解国有企业的现状与法人治理结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并结合中航油等实际案例指出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在权力制衡、内部人控、产权主体、经理层、监督方面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机构设置、明晰产权、规范经理层行为、丰富激励方式、保证监督等方面入手.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从资本结构理论角度分析这种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公司治理问题,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是其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问题的必然表现。另鉴于负债融资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意义提出改善这种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许多国有企业落后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阐述,找出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显著股权融资偏好,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主要原因是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的股权融资成本低以及我国存在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而这一非常规的融资偏好,又会进一步地导致我国资本使用效率低下,影响投资者的利益与长期投资积极性,以及加剧我国内部人控制问题,形成恶性循环.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从发展债券市场、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以及健全股票市场机制等着手.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企业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忽视了整体分析方法的缺陷,从不同利益集团互动性选择的视角来研究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和产权改革的内在逻辑。小集团要比大集团有力量,企业内部强势小集团能主导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形成内部人控制。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依据企业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依据利益兼容与正和博弈的原则,动态调整所有权结构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