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汉市处于中国的中部,其毗邻的省份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之地,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发展,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武汉市散杂居民族多。因此,研究其生育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武汉市散杂居民族生育行为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从文化、性别、经济状况、夫妻感情等维度分析武汉市散杂居民族流动人口的生育行为。并结合当前国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出做好城市散杂居民族生育工作的新思路:一,加大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二,提高散杂居民族生育服务水平;三,成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建立网络管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共生论的视角,提出现代城市民族关系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作者认为构建共生互补型城市民族关系,要着眼于城市多元文化与多民族的生存场景,城市各价值主体应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把和谐共生作为现代城市的存在方式和法则,自觉遵循互补共赢的原则,共享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社会文明和社会成果。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共生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真菌-细菌联合体能以多种方式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各种生态功能。有些细菌驻留在真菌菌丝内部,借以调控真菌的生长、发育、分布和次级代谢过程,这些细菌被称为菌丝内生细菌(endohyphal bacteria, EHB)。EHB的研究揭开了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个新篇章,是真菌与细菌共生关系中最紧密的代表。在逆境条件下,EHB可以调节寄主生殖机制相关的关键成分或步骤,诱导植物激素类物质的产生,对寄主真菌具有辅助性保护作用。研究最深入的真菌-EHB共生体系是植物致病性根霉菌Rhizopus sp.与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引起水稻幼苗枯萎病所必需的植物毒素——根霉素是由伯克霍尔德氏菌所产生的,而非寄主根霉菌本身产生的。EHB也会影响定殖于高等植物的内生真菌的生态和多样性。在某些情况下,EHB还有助于激活参与识别、转录调节和初级代谢蛋白合成过程的相关基因。目前已开发出了无菌培养分离EHB的方法,然而对真菌-EHB共生体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综述了菌丝内生细菌EHB及其与宿主真菌的共生体系,阐述这些伴侣之间复杂微妙的相互关系,以及EHB对宿主真菌和宿主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菌丝内生细菌及其宿主真菌共生体系研究进展 《山东科学》2010,33(4):34-45
微生物共生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真菌-细菌联合体能以多种方式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各种生态功能。有些细菌驻留在真菌菌丝内部,借以调控真菌的生长、发育、分布和次级代谢过程,这些细菌被称为菌丝内生细菌(endohyphal bacteria, EHB)。EHB的研究揭开了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个新篇章,是真菌与细菌共生关系中最紧密的代表。在逆境条件下,EHB可以调节寄主生殖机制相关的关键成分或步骤,诱导植物激素类物质的产生,对寄主真菌具有辅助性保护作用。研究最深入的真菌-EHB共生体系是植物致病性根霉菌Rhizopus sp.与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引起水稻幼苗枯萎病所必需的植物毒素——根霉素是由伯克霍尔德氏菌所产生的,而非寄主根霉菌本身产生的。EHB也会影响定殖于高等植物的内生真菌的生态和多样性。在某些情况下,EHB还有助于激活参与识别、转录调节和初级代谢蛋白合成过程的相关基因。目前已开发出了无菌培养分离EHB的方法,然而对真菌-EHB共生体系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综述了菌丝内生细菌EHB及其与宿主真菌的共生体系,阐述这些伴侣之间复杂微妙的相互关系,以及EHB对宿主真菌和宿主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秦永章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5,32(3):54-59
元代是甘宁青地区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元王朝将该地区的西夏遗民以各种形式大量内迁促其融入汉族的同时,又有大量的汉人、蒙古人、畏兀儿人、西域人迁入这一地区,使该地区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共处的新格局。由于长期而密切的族际交往,该地区出现了民族融合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河南回族总人数仅次于宁夏、甘肃,位居全国第三。本文旨在通过对邓州市张北村回汉民族关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促使当地形成和谐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当地民族关系,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和妥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南省郑州市、山东省青州市几个回族社区为例,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了当前散杂居区回族葬俗的变迁,并探讨了变迁的成因及其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回族居住格局形成于明朝,历经清朝和民国的巩固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三大清真寺居住圈的聚居格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建设逐步加快,在城市拆迁和改造中,聚居格局逐渐被打破,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宗教和民族间交流的新问题。在散杂居地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教育全面化、回族经济发展规模化、回族聚居区拆迁系统化和回汉民族交流扩大化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吴先勇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9,(2)
文化是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与心理互为构建。文化的变迁与转型,必然引起少数民族心理的变异。民族杂居地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研究对于民族杂居地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民族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义。总体而言,民族杂居地少数民族文化心理在研究目标上要强化为社会发展与稳定、为建立和谐社会服务的功能,在研究内容上应特别注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还需充分重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紧密结合、思辨分析与实证调查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1.
13.
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在植物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功能.初始陆地植物是一种半水生的原始藻类和水生真菌的共生产物,氮沉降会使植物共生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和功能发生改变,减少植物和功能微生物之间的潜在联系,引起可预测的功能特征变化,进而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植物共生微生物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生态功能,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交互作用一直是生态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系统研究氮沉降对于植物微生物群落功能团的影响以及植物与其共生微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对于揭示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共生微生物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控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炳群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6)
文化共生是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普遍社会现象,也是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所依托和运转的文化共生模式是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运用共生理论与方法推进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西各民族文化共生态势及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慧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1)
探讨了广西各民族文化共生态势 ,即相互影响、相互兼容、相互促进 ,在相互兼容中促进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 ,还从民族历史、民族心理、民族生存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政策等方面揭示了民族文化共生态势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推进多元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选择。文章分析了影响拉萨地区多元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力求从市场催化作用、政府宏观调控以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教育程度和社会交往水平等方面论述建设和谐拉萨需要观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李秀莲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7,19(2):114-118
从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入手,以内蒙古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为例分析了城镇化中的环保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民族地区城镇化中,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支持,在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区分界定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诉求,从而合理确定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环境信息披露的模式和内容,从实务的角度提出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范宗理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2004,(2):19-20
豆科植物取氮有道,靠和根瘤菌形成的共生关系固定大气中的氮。固氮过程的关键在于有一个促使根瘤菌的进入同时又有拒绝土壤中大量不受欢迎的入侵者的分子识别系统。1990年,该识别系统中的一种成分被确定了。这种成分虽然形式各异但学名都叫结瘤因子(NOD)。NOD是由根瘤菌产生的,它是根瘤菌攻破植物根毛锁从而进驻植物体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向玉成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4):58-62
在近代正常的国际关系中,允许入境外国人在内地杂居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初,清廷坚持议定口岸界址,以此防范外国人入内地杂居。此后,中外关于开放内地杂居权与撤废领事裁判权之争,迁延甚久。从争议过程来看,清廷以要求列强废弃领事裁判权自保,坚守不开放内地杂居权这一底线。由于事关双方所认知的权益底线,故而双方关于解决这一争议的种种外交策略,均愈来愈明显地带有了“手段”而非“目的”的意味,以致此事最终形成难解之“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西昌市城镇社区为例,调查彝汉杂居社区人群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及需求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认知与需求问卷,对凉山州西昌市10个社区居民1200人进行调查。结果:(1)在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方面,认为心理健康就是身体健康的占93%,认为是能适应环境的占67%,认为是道德品质好的占53%;(2)在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方面,表示强烈需要和无所谓的分别占20%,表示比较需要的占47%,而表示偶尔需要的占13%;(3)在求助意识方面,主动求助心理咨询师的占13.8%。结论:(1)社区居民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者的心理特征;(1)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有较强烈的需求,有一定求助意识,但仍然表现出保守的态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