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对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防范策略的研究对于事故的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依法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从国家、社会、高校、学生等多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高校学生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2.
受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影响,高校学生危机事件时有发生.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严重干扰着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于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而言,如何预防、处理、应对高校学生危机事件,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是学术界应当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梳理学术界关于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指出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辅导员对高校危机事件的预警及应对能力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处理不仅关系到高校和学生家庭的利益,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效应,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平安校园”的题中应有之义。从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概念界定出发,以民事法律的“侵权——救济”原则为指导,厘清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中的法律关系,进而明确责任主体,尝试建立、完善赔偿委员会制度和法律代理人制度,普及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设立学生伤害责任保险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理性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应当是基础文明建设的建设者、传播者和推动者.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革和教育自身(尤其是义务教育)尚待完善等因素制约,目前部分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状况令人堪忧,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意外死亡、轻生、杀人、虐待动物等事件时有发生,提示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效果不佳,提醒我们生命教育刻不容缓。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占据了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学生比例超过一半以上,这些学生由于综合素质与文化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自卑与自大心理并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更易陷入偏颇,因此,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加强生命教育。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生命安全、生命价值观教育,开展感恩教育、挫折教育、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身体健康训练、健康检测等项活动,从而提升青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幸福指数,培养他们成为素质高、发展全面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受社会环境变化大潮的影响,学校和学生面临许多安全方面的新问题。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利用典型事件和案例进行宣传教育等途径,采用制订安全教育计划、专题讲座、个案剖析、预防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安全管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来来小学生和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教育的质量。当前,中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问题已成为学校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自身因素等以下四个方面。改善中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从改善学校教育环境,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挖掘学生自我教育潜能,改善中师生就业环境,加强中师生的择业指导以及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方法注重家庭的教养方式等入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创业资金、项目、环境及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创业的各种原因,最后从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对高校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提出促进高校学生创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才是解决高校学生创业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成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思想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既有相同的特征,又有其自身特点。加强成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是抵抗外来腐化思想的盾牌,是成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日常教学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本文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经验,谈谈成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走访以及问卷卷调查的方式,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学生自身行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韦国善 《科技信息》2007,(30):217-217,241
青年学生网络轻信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网络虚拟性的迷惑性,现实社会不良环境和青年学生自身不成熟所致,因而,要加强网络管理、加强青年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及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以预防青年学生网络轻信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彭朝晖 《科技资讯》2014,12(21):203-204
网络作为当代科技的重要成果,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它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其中高校学生网络成瘾便是众多负面影响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所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矫正刻不容缓.本文从高校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高校学生的心理等方面分析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了对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矫正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论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包括心理和疾病等内因和社会因素、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感情问题、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外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自杀的相应对策,即从大学生自我修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入手,塑造阳光心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心理环境,提倡赏识教育,使大学生勇敢的面对困难与挫折,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相似文献   

14.
吴川 《科技资讯》2014,(10):178+180-178,180
勤工助学活动的项目一般包括:校内兼职和校外兼职.但是目前在学生进行兼职活动时出现了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学校相关部门依法加强对高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加强管理.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严格规范勤工助学活动秩序;学校安全保卫部门要加大对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安全教育,并对在兼职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学工部门要加强对兼职学生的关注程度,重点关注其学习等方面.只有多方联动,才能保障高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环境通识教育课是非环境专业的高校学生完整且系统地获取环境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在环境通识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环境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培养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本研究基于环境通识教育实践,构建了高校环境通识教育教学案例体系.同时,根据人口与资源、生态、大气、水体、土壤、固体废物等授课专题,分析并总结了一系列经典常用的环境案例或学生亲历的环境事件.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前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上网的心理因素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和对大学生产生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如:建设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心理障碍预防,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等.  相似文献   

17.
秦枫  陈玉勇 《科技资讯》2007,(21):149-149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管理的开放性和相对较高的就业率。但是,高职学生由于学校、社会、家庭、自身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偏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要加强思想教育;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恰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提高教师自身的威信。  相似文献   

18.
郭石磊 《科技信息》2012,(14):57-57
随着各类传销组织逐渐将高校学生视作诱骗的重点人群,高校学生被拉拢、控制误入传销组织的案例时有发生。针对这种现象,从高校学生自身,特殊家庭因素,传销组织手段以及高校管理漏洞等方面分析高校学生误入传销组织的原因以及通过普法宣传教育,正确引导思想,疏通沟通渠道,加强学生管理等手段防范学生误入传销组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校乃至高校学生事务的法治化管理已是当今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美国学生事务管理法律保障是其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美国学生事务管理需要法律保障,法律也从形式保障、实体保障和程序保障等方面保障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健康发展.美国学生资助体系形成和学生事务专业发展就是美国学生事务管理法律保障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因出现心理问题而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些事件不管是对学生自身还是家庭、甚至是社会,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高校也开始反思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根据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深入分析,针对性提出有效解决策略,以期能够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