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很久以来青藏高原的民众便以转经的传统习俗建立既定模式下的社会关系和表达情感。转经习俗也藉由个体之间的群体性联合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尽管从表象上看转经似乎侧重个体具有差异性的单独朝圣行为,但并不意味着转经群体是无序的集合,相反,借助宗教教义和人际纽带,转经大军在貌似纷乱之下井然有序。宗教与生俱来的整合功效不仅强化了群体中的个人行为模式,还重塑了转经人的某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宗教与民间信仰对泉州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政治上,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的"正统"意识与"寻根"意识有利于促进政治和谐;经济上,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蕴含的商品交换意识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上,泉州宗教与民间信仰的存在有利于促成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局面的出现。与此同时,宗教与民间信仰对泉州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藏旅游热背景之下,藏传佛教文化备受关注,以此为核心的宗教旅游,即使在西藏以外的地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旅游是改变地方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宗教旅游的驱动之下,文化的传承与建构,显现出更加丰富的形式与新的特点。宗教节庆是宗教旅游的重要组成,其反映的宗教旅游现象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文章以藏传佛教寺院西安广仁寺及其燃灯节为研究个案,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结合旅游动力机制分析,研究近年来以宗教旅游为动力形成的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建构。  相似文献   

4.
宗教、音乐起源于人类历史之初,宗教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运用了音乐这一直接作用于会众心灵及情感的因素宣传教义,营造氛围,增强宗教经验的体验,调整会众及信徒的心理。本文简述了,在宗教经历、生活中,宗教音乐作为一种载体对宗教体验及对受众的情感抚慰、心理调节、治疗,生命建造等很便捷的辅助功能,同时也标明音乐治疗的广泛的人文背景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宗教发展史上,不同的“做宗教”的方式逐渐演进并凝结为5种易于辨认的模式:话语/经文模式、个人修炼模式、仪式模式、即时灵验模式、关系/来往模式。这几种模式并非独立存在,它们在大多时候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现实中发生的宗教信仰活动更多地是在地方习俗、历史事件、社会环境、个人性格和“做宗教”模式框架等因素综合影响之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湘南瑶族民间宗教是湘南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湘南瑶族民间宗教主要有三大特色,它们分别是:以原始信仰为主,保持其民族特色;宗教仪式丰富多彩,融入了日常生活中;受道教影响大,并且与道教相互渗透。湘南瑶族的民间宗教集中体现了地域特色,受到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它虽有其独特的个性,却也体现了民间宗教的共性。更深入地研究和保护湘南瑶族的民间宗教必然为研究和保护民间宗教本身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祖墓风水对客家民间社会的影响既深且广。客家人入桂时,有背负父祖骸骨随迁的丰富记载。广西客家祖墓有骸骨葬、衣冠葬、银牌墓及招魂葬等多种类型。祖墓不以有无祖先骸骨为条件。客家祖墓风水信仰,具有精神归宿、文化认同、精神激励、道德教化等极其重要的宗教功能,是祖先崇拜的支柱之一。客家二次葬或多次葬习俗的形成,是客家民众在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客家祖墓信仰宗教圣境之建构,与灵魂观念、祖先观念、土葬与墓祭习俗、风水观念,以及民众的宗教需求等相关。  相似文献   

8.
《米拉日巴传》中的经济社会与宗教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拉日巴传》记叙了藏传佛教噶举派11世纪时期尊米拉日巴的生平。传记的目的在于显示米拉日巴解脱和成佛的道路。但同时以学的方式记录了11、12世纪藏族民间经济和宗教生活的大量资料。在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佛教逐渐确立了自己在藏族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传汜描述了这一时期世俗和神圣两个层面的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济社会对宗教社会的影响和选择,是佛教取代苯教。最终扎根于藏族社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无论何种语言都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民族心理、审美和价值观念,必定会反映到民族语言中来。语言的民族文化特点,不仅指"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还泛指这一概念所表示的外延:语言中反映和记录的一个民族的历史、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制度、宗教、民间习俗等。本文从价值观、文化心理和哲学思想这些因素出发,来探讨广告语言翻译的文化特点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0.
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丧葬文化作为民族风俗习惯问题,它是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宗教问题有着密切关系。普洱地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中,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较为突出,小乘佛教对傣族、布朗族丧葬习俗的影响较为明显,伊斯兰教只对回族丧葬习俗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民族给相同的数字赋予了不同文化含义,体现了其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本文从神话传说和宗教观念方面来揭示数字"三"所代表的文化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知识,探讨了远古神话中有关于数字"三"的内容,另外也从现代宗教的角度分析了数字"三"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容,分别叙述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三"所蕴含的宗教思想,从而揭示出不同文化形式中数字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族权(世袭特权)与等级制是民间宗教的两个显著特点。民间宗教是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礼教伦理等历史条件与底层民众的生活条件,思维方式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从分析民间宗教信仰者——农民阶级的文化观念和封建思想入手,列举明清民间宗教各教门的事例来说明民间宗教的族权(世袭特权)与等级制度的普遍存在,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3.
旨在通过对清代江南地区下层社会养蚕业的民间活动与宗教等案例的研究来考察民间宗教与技术知识的关系.该研究是对于16世纪到18世纪社会文化转变中,民间宗教对中国科技以及医学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着眼于农村养蚕业的民间宗教集会活动和宗庙如何成为文化、经济以及技术交流的中心及其如何连结同一地区中的各个社团、如何连结地方社会甚至超地方并进而形成一定的社会网系统这一问题.到了18世纪,随着养蚕业日益重要,地方绅士与小地方官为了控制民间养蚕活动,而在城市附近创建了越来越多的蚕神庙,并创立了各类相关仪式.最后分析了民间养蚕诗歌(通常被吟诵用以崇拜蚕神)如何在宗教精神的背景下来编排养蚕方面的经验甚至很多相关的技术知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擦擦”是藏传佛教的一种艺术品。“擦擦”与佛塔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我国西藏佛塔塔腔内装藏“擦擦”的这一习俗源自古印度佛塔内盛放佛教圣物的宗教礼俗。“擦擦”在西藏的制作和供奉十分普遍,是藏传佛教佛塔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5.
金虹 《科技资讯》2010,(22):232-232,234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宗教以及宗教旅游资源作用的介绍,提出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观和遵循一定的开发原则,从而引申出对其开发模式的探析。  相似文献   

16.
傣族是一个有着深厚宗教文化底蕴的民族,在原始宗教和佛教的共同影响下发展至今。在傣族传统文化中,生态环境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在傣族生态环境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原始宗教和佛教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对其内容的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宗教色彩浓厚是傣族生态环境思想最显著的特点。宗教中诸如"万物有灵"、"万物一体"及"众生平等"等观念可以说是傣族生态环境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道德想象是为了克服道德焦虑而存在的。道德秩序的混乱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人类渴望与交互对象之间建立一种道德契约,这种渴望诉诸于语言艺术,便产生了宗教文学与道德想象的关联性。以大理巍山波长廊一带为田野个案,结合历史文献,从原生性宗教文学与人为宗教文学两个维度来解读白族民间宗教文学与道德想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现代人类学创始以来的理论和方法潮流进行了简要整理,探讨了中国宗教民族志研究的现状及可能性。认为人类学宗教研究的学科基础是宗教民族志的开发和创新。人类学有关宗教信仰的综合性定义和分类决定了该学科的整体性研究视角,同时也决定了宗教民族志研究中个人与集体、观念与行为并重的立体型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9.
为死者超度亡灵的宗教祭祀舞蹈"九莲灯"舞,流行于福建莆仙地区,是集宗教、礼仪、艺术为一体的民间祭祀舞蹈。舞蹈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与"三一教"的祭祀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舞蹈独特的舞蹈形态特征和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是民间宗教文化艺术的体现。研究"九莲灯"将对其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羌族宗教文化是青藏高原文化的有效构成,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始终是羌民族宗教文化的核心信仰。地处汉藏之间的羌民族,其民族宗教文化与道教、苯教及藏传佛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