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辞》第一次对《周易》作了系统的哲学阐释,它围绕着“易”与“《易》”的话题,从人的生命体验出发,不仅提出了生命本体与生命现象之间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命题,还揭示了人类文化创造由“象(言)”到“意”、再由“意”到“象(言)”的认识论规律。  相似文献   

2.
两宋319年的历史中,共使用了57个年号,其中有12个或取材自《周易》,或与《周易》有密切关联,可见《周易》对两宋年号影响之深。有别于前代的固定用法,两宋年号对《周易》的取材存在自由化、多元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首先是由于宋代朝野对儒学的推崇,导致大量取材于儒家经典的年号出现;其次在于《周易》沟通天人的儒家经典属性,促使取材于《周易》的年号比重较大;最后则是因为宋代义理化的经学诠释倾向,促成了《周易》在宋代年号中不同于前朝的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3.
《周易》中的八种卦象之一的坤,是纯阴之卦。"夫坤,天下之至顺也"(《说卦下》)。坤卦以"柔顺"为其基本特征。作为《周易》的门户之一,作为乾的对立卦,极阴之卦,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坤阴,道之得生之一也。无坤不成道,无坤不成天地,无坤不化万物,无坤不得四时也。  相似文献   

4.
<礼记·经解>中"洁静精微"一词是孔子对<周易>一书的精确品评,体现了孔子"以<易>为教"的易学观.而宋明理学把<周易>纳入了理学的视野,对"洁静精微"作出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竹简《文子》二次论及"经",四次提到"传",学者多据此认为简本《文子》当时已称"经",且分为上经、下经两篇;甚或认为简本《文子》包含了"经"、"传"、"说"三部分。上说皆可商榷。考之典籍可知:简本《文子》中的"经"非指《文子》本书,而是指《老子》;"传"也是指他书,具体何指,文献阙而难征。竹简《文子》的出土表明,先秦时期《老子》本书虽未题以"经"名,但已被他书尊称为"经",取得了事实上的"经"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老子》与《墨子》成书究竟孰先孰后?这问题关系到对上古哲学史演变发展的历程是否能作出准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郭店竹简本《老子》出土后,学术界对其版本及相关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从竹简形制、抄定时间、内容等方面,结合传世文献对郭店楚简《老子》进行分析后表明,郭店楚简三组简本《老子》是对《老子》流传本的节选摘抄,原本《老子》很可能有五千言。  相似文献   

8.
法律是一个国家维持长治久安的主要条件。《周易》也十分重视以法治国,《周易》认为应该明罚敕法以使人民了解法律,在审问案件时要明慎用刑,对于犯罪的人进行赦过宥罪。从而最大限度上保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原始思维作为人类曾长期运用的思维方式,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遗留在现代思维形式中,并且强烈体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本文以《老子》、《庄子》为文本,论证了原始思维对它们的影响,考察了原始思维的象征性、具体性、直觉性等是如何积淀在古典文学作品的发展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0.
总的来看,《易经》强调“阳”主“阴”从,但并不因此否定“阴”的一方在事物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阴”所具有的“柔”的品格为《易经》所称道。老子继承、发挥了《易经》的重柔思想,提出了其“持柔”、“守雌”、“守静”思想,并由此提出了“无为”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1.
论儒家、道家与《周易》的和谐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时期的儒道两家以及《周易》是“和”学思想的主要代表。这三者的和谐美学思想有其相通之处,但又各具特色,特别是《周易》的和谐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最高成就。本文就这三者的和谐观的异同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周易》文学价值的初步阐释,试图阐明《周易》不仅充满哲理,而且富有文学色彩,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深刻的生命意识、简洁的叙事艺术和萌动的寓言意识。  相似文献   

13.
14.
马融为东汉关中大儒,遍注群经,但惜其注本散佚。清人始为辑佚,然所得文本不多,几家辑本大同小异,总体分一卷本和三卷本。诸家辑本皆据《释文》《周易正义》《周周易全解》等书采摭,大抵孙堂辑本所辑较备。整理校正,相参为用。  相似文献   

15.
《周易》为儒家群经之冠,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源头。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在中国易学史上,杨万里的《诚斋易传》具有特殊地位,它冲破了当时盛行空谈天道性命的易学习气,专以史事论易理,独成一家。作为时代的进步的思想家,他在该书中提出许多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不少合理之处。整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16.
《广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其中有46个字头下引用《周易》或说明《周易》的用字情况,部分保存了唐宋时《周易》的面貌。今就其所引《周易》与今本《周易》相异之处进行勘校。  相似文献   

17.
<周易@说卦传>中的"帝出乎震"一段,是古人观测星象与考察物候相结合的结果,是古人触类旁通对宇宙的思考."帝出乎震"的原型是春分时节斗柄指向东方.其中"帝"是天帝,其原型及标志是北辰中的帝星.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家钱穆曾对先秦哲学衍化展开详细考察,提出了一个与传统旧说迥异的钱氏先秦学术谱系:孔孟→庄→荀→老→《易》《庸》.孔孟儒家以德性人生观开启中国文化的人文转向;庄老道家的气化宇宙观对古代有神论宇宙观掊击无遗;荀子驳击诸家,重回孔子隆礼重德传统,却又陷于天人二分;战国晚期至秦汉间的新儒家创作《易传》《中庸》,其德性天人观奠定了后世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与“崇德广业”的思想精神,对中国文化应对吸纳西方现代科学精神从而实现当代复兴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9.
老子尽管“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但对现实生活中的成败利钝,是非曲直包括政治民心,不持漠然与超然的态度。他的不满与反叛不是简单的不合作,而是治国安民思想的根本决裂与彻底重建。老子自觉地探索了治国安民的独立存在和经验可证的客观规律,使其治安思想向普遍真理的高度攀升。老子把人的治安能力从虚幻和主观力量规约之中解放出来,又在客观和现实的支配力前为它重新确定了位置,限定了范围,规定了价值取向。老子的治安思想不仅在宏观上确立了“道”的规律性地位,而且在“道”的指导下,于微观中建立了具体的操作机制与程序,构成了独特的治安之术与技巧,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两汉的经今古文与训诂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为今文经学的重要著作的《公羊传》、《穀梁传》训释经书牵强附会,任意解说;而古文经学的重要著作的《左传》、《毛传》训释经书则偏重名物,言简意赅。此训诂的文风直接影响到清代的"朴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