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区段,对其方言的调查和研究有助于三峡文化以及长江文明的发掘与认识。三峡方言的研究,根据历史文化和语言的特点来考察,应可自下而上细划为峡口、峡腹和峡尾(或峡端)几段来进行。本文据于峡口,以近50年来的词汇现象为调查对象,由时间、空间以及时空综合的视角,将其词汇构成来源归纳于古语保存和留用、自行设计和造作、引进通语和外言的框架之下,对其语词进行了列举说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三峡峡口区为地域依托,对该地区的复音词构成理据从语素选择、语义表达及组合特点方面进行了考察,并由此对相关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归纳揭示,认为其词语构成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追求形象、吉善、古远和功效的明显趋向.  相似文献   

3.
语言表达方式的探究是汉语修辞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不过,以往研究所涉通常是语句以及篇章,至于对语词表达的关注,似乎还用力不够。本文以三峡峡口区的现代词汇为例,对其复音词语的结构表达进行归纳例析,由此而对汉语词汇以及汉语表达增进认识。  相似文献   

4.
方言与共同语相对,共同语在古代被称作雅言,在这种意义上,与此相对的方言便具有俗的性质。本文以西南方言区的宜昌话为对象,择取词例,从语音、词义、词语的使用以及词书写符号等方面进行考察,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较,对语词的雅俗辨证关系进行了阐述和揭示。  相似文献   

5.
山东民俗和方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言与民俗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地域与居民。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离不开特定的方言词汇,大量的方言现象和民俗事象总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就方言与民俗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看,一般来说,民俗是第一性的,即先产生某种民俗然后方有表现这种民俗的方言词汇。“因民俗而生成的方言,主要是从民俗形态、民俗事象、民俗要素来追溯方言的民俗语源。”方言是民俗的载体,具体到各个地区的方言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民俗现象,体现了某一地区的民俗特点。它与民俗存在着意义上的联系。同时正是这种联系,使得方言对民俗发生和流布具有了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湖南汨罗大荆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汨罗大荆方言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填补方言单点研究上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对其方言的研究能从语言交际和方言接触的角度为进一步研究入湘三峡移民的语言问题提供原始的语音资料。汨罗大荆方言的同音字汇反映了三峡移民迁入地汨罗大荆当地居民的语音面貌。  相似文献   

7.
彭泽润、彭建国的著作《湖南方言》(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是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出版的《湖湘文库》大型丛书中的一部重要文献。这本书是一部汇集多人多年调查研究成果,编排科学、方便检阅的综合性湖南汉语方言著作。湖南是一个多方言的地区,近年来,关于湖南方言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像吴启主主编的“湖南方言研究丛书”和鲍厚星主编的“湘方言研究丛书”都是重要的湖南方言研究成果。其中,“湘方言研究丛书”中的《湘方言研究概要》(鲍厚星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是第一本关于湖南方言的概述性著作。其他省份或者方言区具有概括性的方言著作也有一些,例如詹伯慧的《广东粤方言概要》(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林涛的《宁夏方言概要》(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陈昌仪的《赣方言概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其中只有《宁夏方言概要》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命名的,这是因为那个行政区域只有一种大方言。之前,还没有见到真正对某个多方言的省级行政区域来进行概述的方言著作。  相似文献   

8.
广西玉林话属于勾漏粤语。玉林话中有一批音义与广西壮语极为相近的语词,这些语词大多是有音无字的口语词,它们与广西壮语有音义相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一部分词语与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或南方其他汉语方言也相对应,少部分词语属于古语词。  相似文献   

9.
牛振  袁媛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1):112-116
以民俗语词教学为视角,对现行对外汉语大纲和教材进行考察,发现现行大纲和教材对民俗语词的选用和编排具有科学性编选、层递性复现的特点。但是其中存在的缺失是明显的:对民俗语词教学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对民俗语词的选用有限;相关的文化知识介绍不够,且多为当代文化的介绍;教材使用的术语前后不一。  相似文献   

10.
张丽 《科技信息》2011,(13):587-587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菏泽方言俗称菏泽话。菏泽话就像菏泽人一样淳厚、耿直,特点鲜明。本文简单的谈了一下菏泽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使我们在学习普通话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方言辨正,在方言区积极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三峡宜昌方言词语的组合特征及相关问题作为考察对象,对其具有典型的事例进行概括阐述。内容涉及名词后缀、代词构成以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助词如“神”、“哒”等。  相似文献   

12.
宜昌方言独具特色,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从音韵与古籍入手进行方言考古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并例举了具体考释的数十个方言本字,展示了宜昌方言同古语的传承关系。此外,对实际考释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也提出了一些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服饰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中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本文类叙20世纪后半叶三峡峡口区的服饰状况,包括头衣、上衣、裤子与足衣以及有关饰物,并由此揭示其所蕴涵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字典、辞书的释义具有稳定性,同时也往往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封闭性。作为共同语的地域变体——方言,具有存古性,又有创新性,其词汇则往往可成为字典、辞书编撰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以宜昌方言词为参照,结合文献考察,对《汉语大字典》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中几个语词的释义进行商讨补正。  相似文献   

15.
2013年6月20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关于申报2013年度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的通知"。申报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的基本条件:中文版原创科技著作、中文版翻译科技著作;中文版原创著作须已完成初稿,中文版翻译著作须提供原著及不少于原著1/3的译稿;科  相似文献   

16.
读《四川方言与民俗》●农学冠/著自周秦至两汉,朝廷每到秋后派出使者到各地采录民歌童谣和方言俚语,根据这些材料来考察风俗民情。由此可知语言现象与民俗的密切关系。青年学者黄尚军的《四川方言与民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一书,把四川方言置于民俗...  相似文献   

17.
对邵阳县金称市方言中重叠式名词从语音、语义和语法3个方面进行了描写分析。邵阳县金称市方言中重叠式名词语音上呈现模式化特征,同形重叠式名词通过异调变音来区别意义。这些词主要分布在器物、植物和人物称谓的具体性口语词之中,绝大对数不具备小称指爱等色彩意义。重叠纯粹是一种构词手段,重叠后一律不儿化,不带儿尾,子尾等词尾。从金称市方言中重叠式名词可以看出西南官话对湘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前者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后者是物质存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表现。20世纪后半叶三峡峡口区的时空表达形式,包括有关面积及相关度量、一年至一日之内的主要时段、时点的表达,体现了"近取诸身"的思维认识特征,散发出传统自然经济的淳朴气息。  相似文献   

19.
元代三峡移民伴随宋蒙(元)战争开始,持续至元末红巾军起义。战乱导致的人口锐减成为当地移民的主要动因,并因元政府的移民政策而大规模开展。虽然有元一代,三峡移民后的人口并未达到前朝最高水平,但对充实当地人口的努力不能抹杀。在元代积极移民背景下,三峡地区开始了人口的恢复、民族的融合、方言及风俗的转变.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发表在《中国语文》若干探讨古代语词的文章提出补充意见,具体讨论了“挥”、“兜答’’在词语训释上的不足以及“一头拾来”中“拾”的本字问题,通过具体的语例说明了古代书证和现代方言材料相结合在古代语词训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