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以开漳之地云霄县的历史民俗为视角,结合田野调查和史籍文献资料,对照实物遗迹和文化资源,探讨了闽南文化的构成特性。认为闽南文化是由土著的阈、阈越及其传人的文化,早于闽南人前来的“南溪蛮”及其后裔畲瑶文化以及闽南先民的中原文化3种文化相互碰撞、渗透、融合而成的,具有较为明显的多元复合性;文化变迁是不同国家、民族、族群之间文化碰撞调整的结果;文化认同,并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在探讨一种文化时,必须先探究其起源、传播和影响,即秉承“文化元素归原”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民俗节日文化的传播媒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文化传播是建立民族传播学的重要内容,研究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传播现象和规律对于建立中国的民族传播学意义重大。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把民俗节日视为民族文化传播的文本,运用当代传播学的知识分析民俗节日中的文化传播媒介及其特性,在分析众多民俗节日的基础上,把民俗节日文化传播中的传播媒介分为音乐歌舞符号群、物体语言符号群和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终极媒介——人,希望有助于民族文化信息传播规律的把握和民族传播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入手,讨论田野调查方法的针对性,并结合个人及组织学生田野调查的经验来进行说明,文科实验教学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期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晋中传统节日习俗与传说,是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历史记录,包含了天文、地理、季节、气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愿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传统精神文化支撑,对其加强研究、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言田野调查就其开展的区域而言,可以分为国内调查和海外调查两大类。后者由于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进行而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文章对语言田野调查的概念以及中国语言田野调查现状作了简要介绍,着重针对海外语言田野调查者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些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6.
实地的调查研究是每一位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最主要的基本功。整个文化人类学领域离开了实地调查研究就没有生命力。文化人类学工作者应特别重视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 ,这一方法是在主动避免“自我文化中心”的偏见的基础上 ,在某一具体民族社会中间通过“三同”生活 ,既研究其文化的不同形式的方面 ,又注意其文化及社会现象的公开一面 ,既留心常态的社会现象 ,又不放过变态社会现象 ,努力取得反映各该社会群体历史和现状的第一手材料。调查研究方法大致分为准备工作、实地调查、整理分析三个阶段进行。从现实入手 ,也就是使用谱系法、搜集“社会的化石”——生活习俗和民族文物等方法进行田野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喜欢过西方节日,却对西方节日一知半解:他们乐于过西方节日,认为这是属于年轻人的节日,这是存在一定的原因的:西方节日会对当代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对大学生过西方节日现象持积极态度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在大学生中保护好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在世界文化融合中更具自身魅力。  相似文献   

8.
田野调查对于民间文学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民间文学的概念与范畴;了解民间文学的传承环境,认识民间文学的特征与功能;体会民间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及民间文学课程的重要性。因此,民间文学教学应带领学生走向田野,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把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链接起来,让学生充分理解民间文学的价值,体验民间文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田野调查对人类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田野调查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发展状况不理想,并由此引起了部分学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质疑。试图从田野调查的数量、质量以及研究自身的主观认知等方面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简要评述,从而肯定田野调查对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闽南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闽南文化是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蕴藏着深厚的思想内涵。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机制,我们可以从闽南文化中挖掘出重要的当代价值,发挥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时代意义,并进而将其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青年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调查访问、对比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闽南金三角"各系统体育场地资源分布优于全省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个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等体育场地资源主要指标,均高于同一时期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具有较显著的区位优势。但相比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厦漳泉地区经济总量过低,影响政府对体育场地资金总量的投入,制约大型的、高品质的体育场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厦漳泉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影响大众均等享有体育场地资源。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应努力谋求建立高效的区域性政府管理组织,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形成"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闽南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颇具特色,是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一朵奇葩。本文通过研究闽南民间舞蹈为素材的创作作品,从准确性、生动性、独特性、文化性等方面解读分析闽南民间舞蹈动作语言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结构三层次视角看,福建普通高校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台湾存在较大差距。物质层面上,福建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不足,开设项目不多,师资匮乏,学生参加民俗体育的时空受限;制度层面上,福建采取的"国家—地方—学校"自上而下的三级纵向管理体制,相较于台湾"省—地市—学校"并列平行纵横向交叉管理而言,自主性和灵活性相对欠缺;精神层面上,福建高校重技术轻文化,学生对民俗体育的自觉性较低,态度相对较冷淡。福建高校应加大民俗体育硬软件建设及政策推广,加强学生民俗体育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采用框架分析法,从报道数量、版面分布、报道类型、议题及叙事框架等方面定量与定性地探讨了《福建日报》2011年的民俗报道样本。在民俗文化这一议题中,媒介民俗事象和媒介民俗事件是《福建日报》拟态环境的重要组构因子。其中,民俗文化呈现以民俗事象为主,民俗事件为辅。媒介民俗事象总体呈不均衡状态,以节庆报道流量最为突出;媒介民俗事件涵盖了事件的各个子议题,呈现出民俗文化在应对外界环境中的重构状态。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中,"民俗"这一文化议题呈现出文化、政治、经济交融的多重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15.
民俗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独特而又普遍的人类文化行为。把民俗节日视作文化传播文本,运用现代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从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传者、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分析民俗节日的文化传播特性,有助于民族传播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它沉积和浓缩了该民族的精华,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调节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成为旅游的载体,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反过来,旅游赋予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新的活力,促使云南少数民族新节日及新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闽南地区农村石结构房屋的爆破振动损伤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台地平整爆破作业造成周边村落民房损伤的实地踏勘基础上,对闽南农村石结构房屋在爆破地震影响下的损伤特征进行描述,并对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基于爆破地震效应和当地石结构的砌筑特点,分析造成震害的主要原因.损伤等级分布统计分析表明,闽南地区石结构房屋抗震能力差是造成爆破震害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减轻爆破地震对闽南石结构房屋影响,以及增强闽南农村房屋防灾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那些形状、用途各异的石器等劳动工具的造型上,我们已能看到闽西古人类最初创造美的萌芽。而从闽西先民新石器时代陶器纹样图案到商周战国时代的青铜器装饰,都反映了上古时代共同的表现手法——装饰实用的器物,并寓审美意识于器物造型及装饰纹样之中。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文学源头的民歌,从《诗经》、汉乐府发展到南北朝乐府,又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形成了我国民歌史上的第三个春天。南北朝乐府民歌,按照地理区域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它们同属一个时代,可反映出的内容和表现出的风格,却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