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敏感区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植被、坡度、水域、土壤侵蚀、人类活动等生态敏感因子,根据生态敏感区的内涵,将该区划分为3种类型:强敏感区、敏感区和弱敏感区.在分析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生态敏感区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可以分为污染性项目和非污染生态类项目,这个分类也体现了我国“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并重”的环像政策.非污染生态类项目指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这类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常涉及生态敏感区,这些区域的识别、保护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现有方法对城市生态敏感区建筑群体的规划研究较少,且规划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城市生态敏感区建筑群体高维空间规划方法。采用矩形拟合优化方法对生态敏感区建筑群体图像进行处理,基于多尺度特征,对优化后的建筑群体图像进行分割。以分割后的图像为基础,将建筑群体数据转换为高维空间数据,建立建筑规划目标模型,并采用微粒群算法对目标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目标模型的全局最优值,完成对城市生态敏感区建筑群体高维空间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建筑图像拟合误差最大不超过2.9%,拟合精度较高,且分割效果优于传统方法,目标模型最优值寻找耗时低于传统方法40%,规划效果评价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2005年国土资源部和山西省政府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政策为背景,在县级市——侯马市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生态敏感区划分理论对生态敏感区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武汉市自然环境与建设方针,探讨武汉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问题,认为武汉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切实做好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②合理规划生态绿地空间;③规划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使二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城市景观的类型及其环境生态效能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主要是由城市的景观格局变化或用地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在城市的自然景观用地中,绿地和水域是两种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景观生态类型.景观生态用地在城市中的分布格局、平面形态及生态体的垂向伸展等状况,都对其生态效能的发挥深具影响.因此,提出用分布指标、形态指标和体量指标3项指标体系来全面真实地刻画生态源地的生态效能,为科学地评价和比较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为研究区,依据2000—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2000—2008年间,农田、园地、湿地、未利用地均减少,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道路用地均增加.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有所上升,从355.19×107元上升到418.2×107元,增加了63.01×107元.农田、林地、水域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占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95%以上,对整个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研究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已处于低度协调的边缘,区域未来的发展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空间与城市生态腹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与区域生态联系的理论梳理,提出了城市生态空间包括城市行政生态空间和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两种类型的观点,认为城市生态空间最理想的结构模式应是上述两种生态空间相吻合.在对腹地概念及其演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科学界定了"城市生态腹地"这一重要概念及其基本属性,提出了城市生态腹地范围的确定原则,并以北京为案例讨论了城市生态腹地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9.
富营养化大型湖泊蓝藻水华的全面控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现提出的十字方略旨在指导如何在富营养化大型湖泊中率先实现局部生态敏感区内的蓝藻水华控制.具体包括控源、集中、借力、防逃、消浪等5个方面,共计十个字.详细论述了该方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参数.既可用于指导全国范围内各种大型湖泊生态敏感区的蓝藻水华控制实践,也可用于中小型湖泊全湖的蓝藻水华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开封市生态建设现状;针对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样性、整体性、持续性等原则,从城市建筑景观、生态绿地和生态敏感区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国内外大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大量资料,论证了城市垃圾处置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运用大量调查实测数据和资料,对上海生活垃圾处置场的环境条件,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评价;并结合上海垃圾处理现状,提出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处置的原则与方法,探讨浦东新区环境卫生发展规划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国内外大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大量资料,论证了城市垃圾处置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运用大量调查实测数据和资料,对上海生活垃圾处置场的环境条件,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评价;并结合上海垃圾处理现状,提出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处置的原则与方法,探讨浦东新区环境卫生发展规划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上海浦东生态林营造过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浦东城市生态林两年生长过程的追踪调查,研究了在上海地区城市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各种植物的生长、越冬、病虫害等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样地中植物成活率较高.虽然样地中植株存在强光干扰、虫害和人为所引起的受损情况,但海桐、女贞及枫香长势仍然很好,作为主要栽植种的红楠生长速度较快,青冈、女贞等样地内的所有植物种类也有很大生长,相对生长量均达15%以上,说明营造城市生态林可以作为城市植被恢复中的主要方法进行推广.为今后的长期追踪调查提供基础资料和对城市生态林的推广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浦东新区的绿地、林地、湿地是其重要生态栖息地,同时构成基本生态网络。受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快速增长影响,上海浦东新区建成区快速扩张,生态栖息地资源不断减少,斑块破碎化加大,基本生态网络连通性下降,生态功能下降。本项研究以2011年福卫二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结合地面调查,通过面向对象遥感分类方法和人工交互后处理,获得浦东新区绿地、林地、湿地土地利用现状。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多层次权重、最小费用路径法和重力模型对浦东新区生态网络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浦东新区湿地、林绿地总面积17.99万hm2,占区域面积的65.41%,生态用地比重较大;(2)生态适宜性较强的大型斑块较少,且南北不均;(3)林地是组成研究区生态网络的优势景观要素类型,10 m缓冲结果中林地占51.39%;(4)由重力模型得到生态斑块间作用强度可知,九段沙及南汇东滩禁猎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5)随着生态廊道缓冲距离的增加,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巨大,生态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利用2000,20003年航空影像解译数据,分析了浦东新区河网变化及其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变的数量特征,对河网缩减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3年浦东新区河网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域面积减少和河网密度的快速降低,纵横交错干支流组成的"网"状水系变成了仅由干流组成的"口"状水系;城镇扩展的同时缺乏对河网水系有效保护机制是河网缩减的直接原因,河网水系的缩减速度与建设用地变化速率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建设用地尤其是交通用地的增加、开发区崛起、人口的大量迁入等在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同时,对河网缩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上海浦东郊区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社区管理模式趋向多样化。浦东新区在积极应对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体制,但是也面临了很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0年和2003年2期航空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影像的机助解译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浦东新区2000-2003年间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变化特征.揭示了该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分异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和分布特征.阐述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与驱动机制,为高强度人类活动下土地利用调控与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海浦东新区城市住宅空间结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上海浦东新区城市住宅统计数据GIS研究与分析基础上,结合对新区24个街道、镇城市住宅空间分布的实地调查,总结了上海浦东新区城市住宅沿江、中部、东部空间分布不同特点.并从经济因子、交通因子、生态因子、世博作用、政府作用等五个方面,对新区城市住宅空间现有格局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新区城市住宅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我国城市道路立交的兴起、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对城市道路立交的规划、选型、设计、施工、采用指标、美学构思及经济效益等逐一阐述,同时指出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上海浦东噪声污染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海市浦东新区15个测站点2007-2010年的噪声监测数据,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浦东噪声污染时空变化模型,并对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浦东地区受到的噪声污染与空间、时间高度关联,其总体污染程度相当严重,但也有部分区域的污染由于成功治理而呈现出减弱的态势.本研究具有定性、定量、定位以及可视化的特点,为环境噪声评价的实地开展提供新方法,对该区噪声环境治理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