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表明,冲绳海槽铜锌黑烟囱内发育的枝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闪锌矿,在枝状闪锌矿内发育片状黄铜矿鱼骨状构造,枝状构造闪锌矿及其内部生长的鱼骨状黄铜矿具有从烟囱外壁向内部生长的特征。从对该烟囱进行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看,组成该烟囱的主要硫化物单矿物(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等)的Cu/Zn值,从外壁至中央通道,具有低-高-低的特征,在该烟囱枝状构造和外壁过渡带达到最高;闪锌矿中特征不明显。Au,As等元素与此有相似的特征,据以上这些特征推断在该烟囱初始喷发时,富含硫化物的高温流体与海水接触,造成了异常高的过饱和度增高,并发生快速冷却结晶,形成闪锌矿淬火构造,外壁的低渗透性阻隔了高温型热液从管壁向海水的扩散,使得高温热液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在靠近外壁的位置和早期枝状闪锌矿进行物质交换取代,从而有利于在外壁和枝状构造接触部位形成Au,Cu和As异常高富集。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冲绳海槽铜锌黑烟囱内发育的枝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闪锌矿,在枝状闪锌矿内发育片状黄铜矿鱼骨状构造.枝状构造闪锌矿及其内部生长的鱼骨状黄铜矿具有从烟囱外壁向内部生长的特征.从对该烟囱进行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看,组成该烟囱的主要硫化物单矿物(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等)的Cu/Zn值,从外壁至中央通道,具有低-高-低的特征,在该烟囱枝状构造和外壁过渡带达到最高;闪锌矿中特征不明显.Au,As等元素与此有相似的特征.据以上这些特征推断在该烟囱初始喷发时,富含硫化物的高温流体与海水接触,造成了异常高的过饱和度增高,并发生快速冷却结晶,形成闪锌矿淬火构造.外壁的低渗透性阻隔了高温型热液从管壁向海水的扩散,使得高温热液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在靠近外壁的位置和早期枝状闪锌矿进行物质交换取代,从而有利于在外壁和枝状构造接触部位形成Au,Cu和As异常高富集.  相似文献   

3.
某100 m钢筋混凝土烟囱,建于20世纪60年代,使用过程中发现烟囱局部外壁保护层出现外鼓起壳现象,纵向钢筋因锈蚀体积膨胀造成保护层脱落,其目前的使用状况不仅难以满足正常使用和耐久性方面的要求,并且可能对结构安全造成威胁.基于烟囱的当前状况,首先,根据烟囱实际的使用状况和计算分析结果,对烟囱的抗震性能做出了评价;其次,...  相似文献   

4.
采用定向控制爆破技术拆除了一座50m高含耐火砖内衬及钢筋混凝土烟道的砖结构烟囱。利用有限元LS-DYNA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分离式建模,用BEAM161梁单元来模拟烟道中的钢筋,得到了倒塌过程钢筋混凝土烟道口对结构失稳和倒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道主要在切口形成后的0~2 s内发生作用。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将钢筋混凝土烟道口设计为定轴转动铰接点采用烟囱内衬与外壁同时爆破方案的可行性。爆破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稳定温度场及内压作用下圆筒应力的规律及计算方法。由于引入无因次量,使圆筒或身管的内、外壁相当应力在改变有关参量条件下用统一的曲线或数表进行计算,它比美国自动武器身管设计中目前沿用的方法有更强的适用性。 根据稳定温度场及内压下圆筒内外壁应力相等条件导出的判别内或外壁应力为最大值的方法,为分析圆筒强度及设计上合理选择参量提供方便。最后举例介绍在迫击炮身管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和空气污染的问题,笔者从事暖通空调设计行业工作多年来参与了数十个与烟囱项目改造设计、咨询的项目,经总结整理发现,需改造重新设计和出现烟囱排烟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与前期设计阶段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烟囱的通风系统在设计时被忽视。因此,本文通过对烟囱通风系统由前期设计配合到设计计算及应注意采取的措施等整个相对完整的环节阐述,呼吁同行在今后的设计中对此问题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河北兴隆中元古代硫化物黑烟囱群发现及其地质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河北兴隆高板河中元古代硫化物矿床中保留完好的古海底黑烟囱群.高板河古海底黑烟囱群呈柱状、锥状、圆丘状、尖顶状及复合状等形态,显示良好的热水通道,一些烟囱顶部还保留明显的喷口以及放射状纹理,记录了海底成矿热水以多种活动方式喷溢.它们的形态和组成类似现代洋底黑烟囱及世界其他地区发现的古海底黑烟囱.研究认为,该区黑烟囱发育于地堑深水盆地,与海底同沉积断裂活动密切相关.结构构造对比分析表明,含矿热水与海水作用形成黑烟囱外壁,通道内含矿热水持续运移及圈闭造成烟囱内部分带性及交代结晶过程.该区保留了不同形态和结构的烟囱类型,表明海底成矿过程中涉及含矿热水的集束喷溢及弥散喷溢.  相似文献   

8.
采用钢筋混凝土和烟囱设计相关规范的设计假定,结合烟囱设计形式,对带孔洞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使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简化了规范中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人工检测锆管内外壁坡口异物存在的效率低、准确度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平均模板法的锆管坡口异物视觉检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复合光源对锆管内外壁坡口圆锥面进行成像,并对所获图像进行插值展开,基于阈值设定进行列像素灰度值的相似性比较与替换,进而设计出坡口无异物状态的平均模板,通过模板与实拍检测图像的差分定位疑似异物,最后根据实际判据规则进行异物识别. 实验测试及企业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锆管坡口处的小尺寸异物,准确度可达99.6%,检测效率为1.84 s/根,相应装备在企业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14年提出瓜环外壁作用的概念以来,促进了“瓜环外壁作用”相关的瓜环化学发展。瓜环外壁作用源于静电势呈正性的外壁与各种静电势呈负性的物种、阴离子以及含芳环有机分子等的相互作用,因而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如外壁作用可驱动瓜环基超分子框架的构筑,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包括:1)自身诱导外壁作用;2)阴离子诱导外壁作用;3)芳环诱导外壁作用等多种构筑方式,而所构筑的瓜环基超分子框架可能涉及到(杂)多酸化学、杯芳烃或柱芳烃化学等,同样也具有框架多孔材料特有的多相催化、吸附和离子交换等特性。设计和构建具有结构新颖和性质特异的瓜环基超分子框架,不仅能进一步扩展框架化学的研究内容,还能开辟新的研究方向。作为最重要的驱动力——自身诱导外壁作用能促使瓜环产生光致聚集发光,这是所有瓜环固有属性。瓜环在固体状态和溶液状态下呈现光致发光特性,而另外2种外壁作用——阴离子诱导和芳环诱导外壁作用则能削弱或改变瓜环聚集状态光致发光特性。这些外壁作用导致的瓜环聚集状态光致发光特性的差异恰好可用于不同阴离子或有机分子的响应,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和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再者,瓜环的自身诱导外壁作用致使瓜环分子具有相互聚集...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文献[2]的受力机理模型提出桩支圆板基础的“环梁法”设计方法,并通过一个算例说明该方法的计算步骤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Lame公式为基础,应用极值原理导出了内壁不允许产生切向拉应力,外径d_3固定的两层组合凹模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步骤。讨论了加强圈材料满足优化设计的强度条件,对比了d_3固定与不固定两种情况的差异,并指出了以往经验设计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市外环线的设计实践,阐述了加筋土挡土墙的工作机理,并结合实践介绍了加筋土挡土墙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During January–May in 2007,the Chinese research cruise DY115-19 discovered an active hydrothermal field at 49°39′E/37°47′S on the ultraslow spreading Southwest Indian Ridge (SWIR).This was also the first active hydrothermal field found along an ultraslow-spreading ridge.We analyzed mineralogical,textural and geo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sulfide chimneys obtained from the 49°39′E field.Chimney samples show a concentric mineral zone around the fluid channel.The mineral assemblages of the interiors consist ...  相似文献   

15.
 自然通风是一种节能的被动式通风冷却技术,其原理是在由温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的作用下驱动室内空间的空气自然流动,与机械通风相比,自然通风具有显著的节能优点。太阳能烟囱利用太阳辐射加热烟囱通道内的空气,提高温差,从而强化自然通风。本研究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墙体(Trombe)式和倾斜集热板屋顶式两种典型太阳能烟囱的结构及其强化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影响太阳能烟囱通风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太阳能烟囱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成果。太阳能烟囱的高度和深度(玻璃盖板与集热墙的间距)影响烟囱内空气的温升以及空气的自然对流的流动特点,从而影响了太阳能烟囱的自然通风流量。空气流量随着烟囱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烟囱深度超过一定值后空气流量不增反减。当烟囱的深高比超过2.5后,烟囱出口端会出现逆流,从而抑制了通风量的增加。集热墙的结构以及倾斜角度对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研究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的理论方法包括基于能量平衡分析的模型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研究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高耸烟囱筒壁开设烟道后对烟囱特性的影响,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分别对120m、180m和240m 3种高度的烟囱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考虑和不考虑烟道2种情况下的重力、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应力、应变。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考虑烟道时对烟囱的影响:烟道周围应力变化复杂,考虑烟道后结构的最大应力、应变的位置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均匀设计法,选取烟囱基础的24组不同几何参数及物性参数,建立了烟囱基础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烟囱基础温度场的分布情况.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表明模拟结果是正确的.并对基础内壁最高温度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基础内壁最高温在烟气温度、由内壁内表面计算的基础内径、基础内衬内表面计算的基础环壁埋深、隔热层厚度、隔热层导热系数、土层导热系数等6个因素影响下的拟合特性,为烟囱基础温度场的计算提供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相变蓄热型太阳能烟囱模型通风蓄放热变化过程的计算,分析比较不同相变蓄热墙导热系数对太阳能烟囱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吸热板最大表面温度随着相变蓄热墙导热系数的增大越接近相变蓄热墙的相变温度;蓄热阶段,入口平均风速随着相变蓄热墙导热系数的增大而减小;放热阶段,入口平均风速随着相变蓄热墙导热系数的增大反而越大;相变蓄热墙导热系数越大,蓄热型太阳能烟囱系统16 h的累计通风量越高,但在导热系数增大到0.66 W·(m·K)-1后,再增大材料导热系数,累计通风量几乎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19.
对水平放置环状扇形通道在内、外管壁为恒热、冷温度,及两侧壁为绝热的边界条件下件下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计算,得出了偏转角、扇角、半径比及Ra数对当量导热系数K∞的影响,基本揭示了各种环状扇形通道内的自然对流换热规律,对工程实际应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浅析混凝土空心砌块复合墙体的保温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混凝土空心砌块复合墙体的构造及热工性能,并与普通砖混结构做对比,得出该砌块复合墙体的夹心保温方式较通常砌体墙体的内,外保温方式有很多优越性,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理想的外墙保温方式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就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推广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